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9704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承压外管和保温内管,承压外管的一端被仪器下接头完全封闭,承压外管的另一端通过仪器上接头封闭,保温内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仪器上接头和温度传感器接头封闭,保温内管中设置有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NaI晶体、光电倍增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同时进行井温测井、压力测井和伽玛射线测井,有利于更加全面的测量各项参数,且承压外管、保温内管分别形成一个独立的密封腔体;顺利实现保温内管内、外的隔热隔压,可靠工作温度区间达到‑10℃—+250℃,承压达到55 MPa,顺利实现在高温、高压工况下的测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井仪,特别涉及一种高温数字地热测井系统。
技术介绍
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矿场地球物理,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核)之一,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来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测井的方法由很多种,例如井温测井、自然伽马测井、中子测井、声幅测井、井斜测井、地层压力测井等。测井时,通过把利用电、磁、声、热、核等物理原理制造的各种测井仪器,由测井电缆下入井内,使地面电测仪可沿着井筒连续记录随深度变化的各种参数,通过表示这类参数的曲线,结合地下岩层的物理参数来间接的识别地下岩层的物理特性。测井作为勘探与开发油气田的重要方法技术,它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和测井应用的发展,测井技术及设备也需要不断发展。例如,近年来随着地热资源开发,饮用水资源开发,以及各类建井工程需要,常规的井温、压力及井温梯度等测井方法变得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但是,目前已知的井温测井仪、压力测井仪在应用至上述地热资源、饮用水资源开发时,由于其结构设计限制,井温测井仪温度工作范围在-5-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压外管,所述承压外管为一横截面为圆环的管体结构,限定承压外管在沿其自身管体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承压外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自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设有密封配合段和内螺纹段,承压外管的密封配合段内径记为R1,承压外管的内螺纹段大径记为R2,R1>R2,所述承压外管的第二端具有一个尾部内台阶孔;一用于对承压外管第二端进行封闭的仪器下接头,所述仪器下接头具有一个刚好可嵌入尾部内台阶孔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嵌入承压外管的尾部内台阶孔后与承压外管焊接固定实现承压外管第二端的封闭;一同轴内置于承压外管中的保温内管,所述保温内管为一横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压数字地热测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压外管,所述承压外管为一横截面为圆环的管体结构,限定承压外管在沿其自身管体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承压外管的第一端内壁上自第一端向第二端依次设有密封配合段和内螺纹段,承压外管的密封配合段内径记为R1,承压外管的内螺纹段大径记为R2,R1>R2,所述承压外管的第二端具有一个尾部内台阶孔;一用于对承压外管第二端进行封闭的仪器下接头,所述仪器下接头具有一个刚好可嵌入尾部内台阶孔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嵌入承压外管的尾部内台阶孔后与承压外管焊接固定实现承压外管第二端的封闭;一同轴内置于承压外管中的保温内管,所述保温内管为一横截面为圆环的管体结构,限定保温内管在沿其自身管体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三端,另一端为端部封闭的第四端;所述保温内管的第三端靠近承压外管的第一端,并位于承压外管的内螺纹段处,所述保温内管的第四端靠近承压外管的第二端,且第四端端面抵住仪器下接头的环形凸台端面实现保温内管的第四端限位;一用于保温内管定位的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具有一个可与承压外管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压紧螺母的中心具有一个直径大于保温内管内径的圆孔,并在压紧螺母的端面上开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压紧螺母与承压外管通过内、外螺纹段螺纹连接并抵住保温内管的第三端端面实现保温内管的第三端限位;一仪器上接头,所述仪器上接头为一与承压外管同轴设置的台阶状回转体结构,限定仪器上接头在沿其自身管体轴线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为第五端,另一端为第六端;台阶状回转体结构的外表面在沿自身轴线方向上,自第五端向第六端依次设置第一外圆柱段、外导向圆锥段、拆卸圆柱段、第一密封圆柱段、第一过渡圆柱段、第一锁紧圆柱段、第二密封圆柱段和隔热体连接圆柱段;所述第一密封圆柱段的外圈上沿自身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道沿外圈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槽,第一锁紧圆柱段外圈设置有可与承压外管内螺纹段配合的外螺纹段,第二密封圆柱段的外圈上沿自身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有数道沿外圈圆周方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槽,所述隔热体连接圆柱段的外圈上钻有保温套连接孔;所述拆卸圆柱段的外径记为R3,第一密封圆柱段的外径记为R4,过渡圆柱段的外径记为R5,第一锁紧圆柱段的外螺纹段大径记为R6,第二密封圆柱段的外径记为R7,隔热体连接圆柱段的外径记为R8,R3>R4>R6>R5>R7>R8,且第一密封圆柱段外径R4与承压外管的密封配合段R1相匹配,第二密封圆柱段外径R7与保温内管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拆卸圆柱段与第一密封圆柱段之间的台阶面抵住承压外管的第一端端面,第一密封圆柱段刚好嵌入承压外管的密封配合段内,并在第一密封圆柱段的第一密封槽与密封配合段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嵌入第一密封圈组;第一锁紧圆柱段与承压外管的内螺纹段配合锁紧实现仪器上接头与承压外管的连接固定;第二密封圆柱段穿过压紧螺母的中心圆孔后刚好嵌入保温内管的第三端内壁中,并在第二密封圆柱段的第二密封槽与保温内管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嵌入第二密封圈组;所述隔热体连接圆柱段外套装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通过与保温套连接孔螺纹连接的螺钉固定在隔热体连接圆柱段上;台阶状回转体结构的中心在沿自身轴线方向上,自第五端向第六端依次设置密封配合圆孔段、锁紧圆孔段、第一过渡圆孔段、锥孔段和第二过渡圆孔段,锁紧圆孔段上设置有内螺纹;一传感器接头,该传感器接头沿其自身轴线方向依次分为吊环连接部、测量部和上接头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广陆川王思琪李亭昕李龙李学文蔺文静朱喜陆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