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62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使用提纯装置对茶叶籽油进行提纯;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关闭开关阀和第二截止阀,打开排气阀;(2)投料: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和水,加入的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3)搅拌:打开搅拌器,搅拌30‑40min后关闭搅拌器;(4)沉降:将沉淀筒体内的茶叶籽油和水的混合液体静置2‑3h;(5)分离:关闭排气阀,打开开关阀,待沉淀筒体内的液面不再降低时,打开第二截止阀;(6)蒸馏:打开加热件,对蒸馏筒体加热1‑2h,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10℃。通过利用茶叶籽油、水和杂质的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会出现分层现象,则水可将茶叶籽油和杂质分隔开,从而避免杂质中还浸有部分茶叶籽油。

A purification process for tea seed oi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tea seed oil, tea seed oil was purified with a purification devic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close the switch valve and the second valve, open the exhaust valve; (2) feeding to precipitation cylinder with tea seed oil and water, add the tea seed oil and water the volume ratio of 1:1; (3) mixing: open the mixer, stirring 30 40min after the closure of mixer; (4) sedimentation: mixed liquid will precipitate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water holding tea seed oil 2 3H; (5) separation: close the exhaust valve, open the valve, the cylinder body no longer reduces the surface sedimentation when open the second valve; (6) distillation: open th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distillation tube heating 1 2h, and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is controlled at 100 DEG C 110. By using the density of tea seed oil, water and impurities, and mutual dissolving, there will be stratification. The water can separate the tea seed oil and impurities, so as to avoid some of the impurities in the tea seed 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冷榨法、热榨法和浸出法;冷榨法、热榨法均属于压榨法,压榨法是茶叶籽油提取的常用工艺,其中冷榨法在低于60℃的环境下进行加工,营养成分保留最为完整,但价格昂贵;而热榨法可最大效率的提取茶叶籽油,因此是准常用的提取工艺。在热榨法工艺中,榨油机是最常用的机械设备,榨油机是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茶叶籽中挤压出来的机器。采用压榨法加工茶叶籽油时,所榨出的茶叶籽油中含有大量油渣等颗粒杂质,因此压榨完成后需要对所获得茶叶籽油进行去渣、提纯。现有的提纯方法主要是对其进行沉淀,经过沉淀后油渣等杂质沉降到容器底部,然后再将上部的油液倾倒出,则可获得较为清澈的油液。但在现有的提纯过程中,沉降到底部的油渣等杂质之间具有间隙,且油渣对油液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分离出的油渣中仍含有大量的茶叶籽油,这些茶叶籽油与油渣一起被作为废料,导致大量的茶叶籽油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可以减少茶叶籽油被浪费的茶叶籽油提纯工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如下:茶叶籽油提纯工艺茶叶籽油提纯采用提纯装置进行提纯,提纯装置包括沉淀部和蒸馏部,所述沉淀部包括沉淀筒体、设于沉淀筒体内的搅拌器和位于沉淀筒体下方的废料槽,沉淀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沉淀筒体的底部设有与沉淀筒体连通的排料管,所述沉淀筒体上固定有虹吸管,虹吸管呈U形,且虹吸管的弯折段位于上端,虹吸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沉淀筒体内,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上方,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虹吸管的弯折段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高于沉淀筒体的进料口,且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浮子,浮子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平衡弹簧一端与浮子固定,平衡弹簧另一端与沉淀筒体侧壁固定,所述排料管上设有开关阀和第一截止阀,且浮子向下移动可关闭第一截止阀;所述蒸馏部包括蒸馏筒体和加热件,所述第二开口与蒸馏筒连通。茶叶籽油提纯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关闭开关阀和第二截止阀,打开排气阀;(2)投料:分别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和水,加入的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且所加入的茶叶籽油的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浮子以下的体积,所述加入的菜籽油和水的总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虹吸管弯折段以下的体积;(3)搅拌:打开搅拌器,搅拌30-40min后关闭搅拌器;(4)沉降:将沉淀筒体内的茶叶籽油和水的混合液体静置2-3h;(5)分离:关闭排气阀,打开开关阀,待沉淀筒体内的液面不再降低时,打开第二截止阀;(6)蒸馏:打开加热件,对蒸馏筒体加热1-2h,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10℃。本方案茶叶籽油提纯工艺的原理在于:茶叶籽油提纯时,将茶叶籽油和水加入沉淀筒体内进行搅拌,从而可使茶叶籽油和水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同时茶叶籽油内的杂质也与水混合。但由于茶叶籽油、水和杂质均不相溶,因此经过长时间静置后,茶叶籽油、水和杂质会出现分层现象;其中茶叶籽油密度最小将位于最上层,杂质密度最大将位于最大层,而水则位于茶叶籽油和杂质之间。由于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而所加入的茶叶籽油的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浮子以下的体积,即在沉淀筒体内仅加入茶叶籽油时,茶叶籽油将淹没浮子。因此在完成沉降步骤后,浮子将被水淹没;由于水的密度比茶叶籽油的密度大,因此浮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茶叶籽油中受到的浮力,则在开关阀和第一截止阀同时打开时,沉淀筒体内位于下层的杂质和水将逐渐排出,茶叶籽油也会随之下移;则浮子将从水中进入茶叶籽油中,当浮子进入茶叶籽油中后,浮子将向下移动,从而将第一截止阀关闭,则水和茶叶籽油的分界面处将不再下移。由于浮子设于第一开口处,当浮子进入茶叶籽油内后,第一开口也将进入茶叶籽油内。另外在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和水时,由于茶叶籽油和水的混合液的液面高于虹吸管的弯折段,且此时排气阀打开,第二截止阀关闭,因此虹吸管从第一开口至第二开口段完全被混合液填充,则关闭排气阀,打开第二截止阀,虹吸管内将形成虹吸现象,虹吸管可将第一开口上方的液体全部排出。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差能造成的,即利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液柱压力差,可使液体上升再流到低处。由于在分离步骤中,打开开关阀后,当浮子进入茶叶籽油中后,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一开口也进入茶叶籽油内,且第一开口位于水和茶叶籽油的交界处,所以此时打开第二截止阀,茶叶籽油将完全排入蒸馏筒体内。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方案通过利用茶叶籽油、水和杂质的密度不同,且茶叶籽油的密度最小,杂质的密度最大,而水的密度介于茶叶籽油和杂质之间,因此经过沉降分层后,水可将茶叶籽油和杂质分隔开,从而避免杂质中还浸有部分茶叶籽油,而无法将杂质和茶叶籽油完全分离。(二)水和茶叶籽油混合后,茶叶籽油中携带有部分水分,而茶叶籽油和水的沸点不同,且水的沸点较低,因此通过低温蒸馏即可将水分排出,完成对茶叶籽油的提纯。(三)本方案利用水和茶叶籽油的密度不同,则浮子在水和茶叶籽油内受到的浮力不同,因此当浮子从水中进入茶叶籽油中时,在平衡弹簧的作用下,浮子将向下移动,并将第一截止阀关闭,从而可对水和茶叶籽油的分界面进行定位,即可将位于最上层的茶叶籽油充分排出,且操作也比较方便。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浮子下部设有按压式开关,所述第一截止阀为电磁阀,所述按压式开关与第一截止阀电连接。通过按压式开关与第一截止阀电连接,可使第一截止阀的关闭速度更快,且结构也更简单。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在投料步骤中,先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再向沉淀筒体内加入水;则水将位于茶叶籽油的上方,在搅拌步骤中,由于水的密度更大,因此水将向下流动,所以更有利于混合茶叶籽油和水。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沉淀筒体上刻有油液定量线和水液定量线;在投料步骤中,茶叶籽油的液面至油液定量线时,停止加入茶叶籽油,水的液面至水液定量线时,停止加入水。通过设置油液定量线和水液定量线,更便于对茶叶籽油和水进行定量。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沉淀筒体的底部为下端较小的锥形,排料管与沉淀筒体底部的最低处连接。从而在水的冲刷作用下,有利于将杂质排入废料槽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茶叶籽油提纯工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茶叶籽油提纯工艺实施例二中浮子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沉淀筒体10、排料管11、开关阀12、第一截止阀13、浮子14、平衡弹簧15、第三截止阀16、排气管30、排气阀31、虹吸管20、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第二截止阀23、滑座40、第一连通块41、第二连通块42、导通块43、滑杆44。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茶叶籽油提纯工艺通过使用提纯装置进行提纯。提纯装置包括沉淀部和蒸馏部;沉淀部包括沉淀筒体10、设于沉淀筒体10内的搅拌器和位于沉淀筒体10下方的废料槽。沉淀筒体10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沉淀筒体10的底部设有排料管11和排料阀,打开排料阀可直接将沉淀筒体10内的液体排出;另外,沉淀筒体10的底部呈下端较小的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其特征在于,茶叶籽油提纯采用提纯装置进行提纯,提纯装置包括沉淀部和蒸馏部,所述沉淀部包括沉淀筒体、设于沉淀筒体内的搅拌器和位于沉淀筒体下方的废料槽,沉淀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沉淀筒体的底部设有与沉淀筒体连通的排料管,所述沉淀筒体上固定有虹吸管,虹吸管呈U形,且虹吸管的弯折段位于上端,虹吸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沉淀筒体内,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上方,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虹吸管的弯折段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高于沉淀筒体的进料口,且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浮子,浮子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平衡弹簧一端与浮子固定,平衡弹簧另一端与沉淀筒体侧壁固定,所述排料管上设有开关阀和第一截止阀,且浮子向下移动可关闭第一截止阀;所述蒸馏部包括蒸馏筒体和加热件,所述第二开口与蒸馏筒连通;茶叶籽油提纯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关闭开关阀和第二截止阀,打开排气阀;(2)投料:分别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和水,加入的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且所加入的茶叶籽油的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浮子以下的体积,所述加入的菜籽油和水的总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虹吸管弯折段以下的体积;(3)搅拌:打开搅拌器,搅拌30‑40min后关闭搅拌器;(4)沉降:将沉淀筒体内的茶叶籽油和水的混合液体静置2‑3h;(5)分离:关闭排气阀,打开开关阀,待沉淀筒体内的液面不再降低时,打开第二截止阀;(6)蒸馏:打开加热件,对蒸馏筒体加热1‑2h,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籽油提纯工艺,其特征在于,茶叶籽油提纯采用提纯装置进行提纯,提纯装置包括沉淀部和蒸馏部,所述沉淀部包括沉淀筒体、设于沉淀筒体内的搅拌器和位于沉淀筒体下方的废料槽,沉淀筒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沉淀筒体的底部设有与沉淀筒体连通的排料管,所述沉淀筒体上固定有虹吸管,虹吸管呈U形,且虹吸管的弯折段位于上端,虹吸管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沉淀筒体内,第一开口位于第二开口上方,第二开口处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虹吸管的弯折段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上端高于沉淀筒体的进料口,且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浮子,浮子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平衡弹簧一端与浮子固定,平衡弹簧另一端与沉淀筒体侧壁固定,所述排料管上设有开关阀和第一截止阀,且浮子向下移动可关闭第一截止阀;所述蒸馏部包括蒸馏筒体和加热件,所述第二开口与蒸馏筒连通;茶叶籽油提纯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关闭开关阀和第二截止阀,打开排气阀;(2)投料:分别向沉淀筒体内加入茶叶籽油和水,加入的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且所加入的茶叶籽油的体积大于沉淀筒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德国梁世康陈玉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