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957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包括屋面、设置于所述屋面的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屋面上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雨水找坡层,所述雨水管下方设置有蓄排水池,所述蓄排水池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蓄排水池底部形成蓄水腔,所述蓄排水池侧壁设置连通于所述蓄排水池且高于所述过滤层的排水管,所述蓄水腔内连通有抽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在屋面最低点设置排水口,屋面上设置朝向排水口的雨水找坡层,起到快速排水,节省雨水有组织排水所需高度;其次,雨水通过雨水管进入到蓄排水池内,蓄排水池内的过滤层对雨水过滤和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腔内,起到快速排放屋面雨水、收集和净化雨水的效果。

A roof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屋顶排水是为迅速排除建筑物屋面雨水进行的排水设计,屋顶排水方式包括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是指将屋面雨水直接通过檐口滴落到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又称自由落水,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屋面雨水自由落下会溅湿墙面,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侵蚀。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通过排水系统,有组织地排至室外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具有不妨碍人行交通、不易溅湿墙面的优点,因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与无组织排水相比,其构造较复杂,造价相对较高。授权公告号为CN204510636U的中国专利《一种具有结构自找坡的屋面》公开了一种具有结构自找坡的屋面,包括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上部为结构自找坡,结构自找坡包括屋面找坡层和天沟找坡层,屋面找坡层向天沟找坡层倾斜,天沟找坡层向雨水管倾斜。但是上述具有结构自找坡的屋面存在以下问题:屋面的雨水从屋面找坡层流向天沟找坡层,从天沟找坡层流入到雨水管内,沿雨水管内直接排放,不能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具有净化和收集雨水资源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包括屋面、设置于所述屋面的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屋面上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雨水找坡层,所述雨水管下方设置有蓄排水池,所述蓄排水池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蓄排水池底部形成蓄水腔,所述蓄排水池侧壁设置连通于所述蓄排水池且高于所述过滤层的排水管,所述蓄水腔内连通有抽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面的于是沿雨水找坡层流入排水口内,再通过排水口进入到雨水管内,沿雨水管流入到蓄排水池内,蓄排水池内的雨水通过过滤层被过滤和净化后储存在蓄水腔内,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管排走。当需要利用蓄水腔内的雨水时,用抽水管将蓄水腔内的雨水抽出即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层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砂混凝土层、滤布、吸附树脂层一、滤布、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过滤板的通孔,所述蓄排水池内壁设置有一圈内缘,所述过滤板放置于所述内缘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砂混凝土层对雨水初步过滤,吸附树脂层一内的吸附树脂能够吸收雨水内的大量杂质,过滤板放置在内缘上,对吸附树脂层一、无砂混凝土层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无砂混凝土层上端面为倾斜的导流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雨水管内排放至蓄排水池内后,沿导流面流动,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雨水的冲击下汇聚到导流面下端,避免大颗粒杂质铺设在导流面表面形成堵塞。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面下端设置有网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雨水的冲击下进入到网框内,对大颗粒杂质进行收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腔内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树脂,能够提高蓄水腔的蓄水能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内填充有无砂混凝土过滤块、吸附树脂层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内填充无砂混凝土过滤块,对排放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吸附树脂层二再对排放的雨水进行吸附和净化处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排水池上连通有高于所述排水管的溢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水管来不及排放蓄排水池内的雨水时,蓄排水池内的水位上升后通过溢流管直接排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屋面设置排水口,屋面上设置朝向排水口的雨水找坡层,起到快速排水;其次,雨水通过雨水管进入到蓄排水池内,蓄排水池内的过滤层对雨水过滤和净化,净化后的雨水储存在蓄水腔内,起到快速排放屋面雨水、收集和净化雨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A处放大图。图中:1、屋面;11、排水口;12、雨水找坡层;2、雨水管;3、蓄排水池;31、蓄水腔;311、高吸水性树脂;32、内缘;4、排水管;41、无砂混凝土过滤块;42、吸附树脂层二;5、过滤层;51、无砂混凝土层;511、导流面;512、网框;52、滤布;53、吸附树脂层一;54、过滤板;541、通孔;6、抽水管;7、溢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如图1到图2所示,包括屋面1,屋面1的最低点设置有排水口11,屋面1上设置有朝向排水口11倾斜的雨水找坡层12,屋面1的雨水沿雨水找坡层12流动至排水口11处。屋面1下方设置有雨水管2,雨水管2上端连通于排水口11。雨水管2的下方设置有蓄排水池3,蓄排水池3内设置有过滤层5,过滤层5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砂混凝土层51、滤布52、吸附树脂层一53、滤布52二和过滤板54,过滤板54上设置有多个贯穿过滤板54的通孔541。蓄排水池3内壁固定有网格,无砂混凝土层51放置在网格上。蓄排水池3内还设置有一圈内缘32,过滤板54放置在内缘32上。过滤层5内的无砂混凝土层51上端面为倾斜的导流面511,雨水接触到导流面511后沿导流面511向下滑动。雨水内的大颗粒杂质也沿导流面511向下运动。导流面511的下端设置有网框512,大颗粒杂质沿导流面511流动到网框512内。过滤层5与蓄排水池3底部形成蓄水腔31,蓄水腔31内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311,蓄水腔31上还设置有连通蓄水腔31的抽水管6,用于抽取蓄水腔31内的水分。蓄排水池3内还设置有连通于蓄排水池3的排水管4,排水管4高于过滤层5。排水管4内填充有无砂混凝土过滤块41和吸附树脂层二42,用于对排放的雨水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蓄排水池3内还设置有连通于蓄排水池3的溢流管7,溢流管7高于排水管4。工作原理:屋面1的雨水沿雨水找坡层12流动到排水口11中,沿雨水管2向下流动至蓄排水池3内,雨水向下渗透通过过滤层5,过滤层5内的无砂混凝土层51和吸附树脂层一53对雨水起到过滤和净化的作用,雨水穿过过滤层5后进入到蓄水腔31内,在蓄水腔31内储存。当蓄排水池3内的水位上升时,通过排水管4排出,当排水管4来不及排出蓄排水池3内的水分时,雨水通过溢流管7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屋顶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1)、设置于所述屋面(1)的排水口(11)、设置于所述屋面(1)上朝向所述排水口(11)倾斜的雨水找坡层(12),所述雨水管(2)下方设置有蓄排水池(3),所述蓄排水池(3)内设置有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与所述蓄排水池(3)底部形成蓄水腔(31),所述蓄排水池(3)侧壁设置连通于所述蓄排水池(3)且高于所述过滤层(5)的排水管(4),所述蓄水腔(31)内连通有抽水管(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1)、设置于所述屋面(1)的排水口(11)、设置于所述屋面(1)上朝向所述排水口(11)倾斜的雨水找坡层(12),所述雨水管(2)下方设置有蓄排水池(3),所述蓄排水池(3)内设置有过滤层(5),所述过滤层(5)与所述蓄排水池(3)底部形成蓄水腔(31),所述蓄排水池(3)侧壁设置连通于所述蓄排水池(3)且高于所述过滤层(5)的排水管(4),所述蓄水腔(31)内连通有抽水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5)由上到下依次包括无砂混凝土层(51)、滤布(52)、吸附树脂层一(53)、滤布(52)、过滤板(54),所述过滤板(54)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过滤板(54)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玥程成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