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1456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包括屋顶,第一围挡体,第二围挡体,第一透水过滤体,第二透水过滤体及覆土体。当雨天时,雨水首先向覆土体内部渗透,之后通过第一透水过滤体和第二透水过滤体的过滤及渗透作用,可以很好的过滤掉雨水中夹杂的泥土及其他杂质;过滤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第一渗排部和第二渗排部的二次过滤后能够进一步去除内部夹杂的泥土和杂质,使得比较清洁的雨水流入汇水腔后排入排水通道内,由此可避免排水通道发生堵塞,确保覆土体内不会堆积过多的雨水,确保土壤内生态系统和植被生存、以及屋面排水安全;此外,即便是发生堵塞时,采用高压水流进行全方位反冲洗作用,即可疏通堵塞部分,排堵检修方式简单,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排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屋顶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导致暴雨天气增多,使得我国很多城市发生了洪涝灾害,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国家正大力推广海绵城市技术的运用。在海绵城市技术中,一项标志性的技术就是绿化屋顶排水系统的应用,其常规做法是:在屋顶建造混凝土天沟,通过天沟底部预埋排水管连接覆土一侧,将积水引至天沟内通过排水系统排出。由于绿化屋面的特点,其通常缺乏过滤系统,天沟底部预埋排水管排出的水流中不可避免会伴随着很多泥土和其他杂质,容易造成排水管堵塞。一旦发生排水管堵塞,积水将无法进入天沟一侧,土壤和植被不得不浸泡在水中,给土壤内生态系统和植被生存带来不利影响。此外,进入天沟的雨水也不可避免含有较多杂质,容易造成天沟内的排水装置(通常为雨水斗)和下游排水管道的堵塞,危害屋面排水安全。同时,当预埋排水管发生堵塞时,需要挨个点位检测堵塞位置寻找堵塞点,然后挖开天沟疏通管道,如此又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屋顶排水系统,能够避免泥土和其它杂质随雨水一起流入排水管和排水装置造成堵塞,确保土壤内生态系统和植被生存、以及屋面排水安全,同时排堵检修方式简单,节省人力物力。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包括:屋顶,所述屋顶开设有排水通道;第一围挡体,所述第一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渗排部;第二围挡体,所述第二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围挡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渗排部,所述第一围挡体与所述第二围挡体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汇水腔,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均与所述汇水腔连通;第一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第二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及覆土体,所述覆土体围设于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和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上述屋顶排水系统由于在排水通道的两侧分别堆砌形成第一围挡体和第二围挡体,并使第一渗排部和第二渗排部均与汇水腔和排水通道连通;之后将第一透水过滤体设置于第一围挡体背离汇水腔一侧,将第二透水过滤体设置于第二围挡体背离汇水腔一侧,最后将覆土体围设在第一透水过滤体和第二透水过滤体的外侧。如此使得雨天时,雨水首先向覆土体内部渗透,之后通过第一透水过滤体和第二透水过滤体的过滤及渗透作用,可以很好的过滤掉雨水中夹杂的泥土及其他杂质;过滤处理后的雨水通过第一渗排部和第二渗排部的二次过滤后能够进一步去除内部夹杂的泥土和杂质,使得比较清洁的雨水流入汇水腔后排入排水通道内,由此可避免排水通道发生堵塞,确保覆土体内不会堆积过多的雨水,确保土壤内生态系统和植被生存、以及屋面排水安全;此外,即便是发生堵塞时,采用高压水流进行全方位反冲洗作用,即可疏通堵塞部分,排堵检修方式简单,节省人力物力。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和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均包括相互抵接的至少两个过滤颗粒,相邻两个所述过滤颗粒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连通的过滤通道。如此相互抵紧接触的过滤颗粒可以阻挡固体状的泥土及其他杂质,而仅使雨水由过滤通道通过,从而达到良好的过滤效果,且其结构简单,过滤效果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渗排部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渗排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渗排部沿所述第一围挡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渗排部沿所述第二围挡体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合理增加第一渗排部和第二渗排部的数量可大大提升第一围挡体和第二围挡体的过水效能,提高系统过滤及排水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均为渗排小孔,所述渗排小孔的直径范围为5~25mm。该排水结构设计及制造简单,有利于降低制造及使用成本,同时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及排水需要,灵活设计渗排小孔的孔径大小,提高系统的适用范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均包括安装通孔、及可拆卸穿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包括筒本体、及设置于所述筒本体的内筒壁上的过滤网。如此不仅使第一渗排部和第二渗排部具有优良的过滤和排水能力的基础上,当过滤筒发生堵塞时,可整体从安装通孔内抽出进行更换或清洁,使得疏通排堵操作更加便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内的排水管、及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的进水口处并与所述排水管接通的滤水件。如此能够进一步对进入汇水腔的雨水中夹带的泥土或杂质进行过滤隔离,避免进入排水管或排水通道内造成堵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盖,所述第一围挡体还设有第一安装台阶,所述第二围挡体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相对的第二安装台阶,所述防护盖扣压于所述第一安装台阶和所述第二安装台阶上、并覆设于所述汇水腔的上方。如此使得人们不会踏空落入汇水腔内,同时还可阻挡环境中或雨水中较大尺寸的垃圾进入排水通道内,避免发生堵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开设有与所述汇水腔连通的至少一个排水孔。在隔绝外部垃圾的同时能够使雨水穿过排水孔进入汇水腔,降低防护盖的负担,同时提高系统的排水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还设有提拉把手。当需要对汇水腔内部进行清洁或疏通排堵时,通过提拉把手能够更加省力、方便的打开防护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屋顶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屋顶,110、排水通道,200、第一围挡体,210、第一渗排部,220、第一安装台阶,300、第二围挡体,310、第二渗排部,320、第二安装台阶,400、汇水腔,500、第一透水过滤体,600、第二透水过滤体,700、覆土体,800、滤水件,900、防护盖,910、排水孔,1000、提拉把手,1100、防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实施例的屋顶100排水系统,包括:屋顶100,第一围挡体200,第二围挡体300,第一透水过滤体500,第二透水过滤体600及覆土体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屋顶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所述屋顶开设有排水通道;第一围挡体,所述第一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渗排部;第二围挡体,所述第二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围挡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渗排部,所述第一围挡体与所述第二围挡体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汇水腔,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均与所述汇水腔连通;第一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第二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及覆土体,所述覆土体围设于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和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所述屋顶开设有排水通道;第一围挡体,所述第一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渗排部;第二围挡体,所述第二围挡体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围挡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围挡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渗排部,所述第一围挡体与所述第二围挡体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汇水腔,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均与所述汇水腔连通;第一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第二透水过滤体,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屋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围挡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及覆土体,所述覆土体围设于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和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背离所述汇水腔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水过滤体和所述第二透水过滤体均包括相互抵接的至少两个过滤颗粒,相邻两个所述过滤颗粒之间配合形成与所述第一渗排部和所述第二渗排部连通的过滤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渗排部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渗排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渗排部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周元臻李丹吴婉雯王大伟刘锦玉孙守龙王智霞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恒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