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925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其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

An intelligent elevator door handle and its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梯
,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电梯门把手通常凸出门板面仅作为开门的辅助部件,会发生与在门附近移动的人或物的碰撞,不能智能识别开门者的身份,无法避免陌生人借助门把手自由进入轿厢使用电梯。因此,本技术的技术人亟须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其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优选地,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优选地,所述信息识别界面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为触摸屏。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上设有楼层按钮。一种基于上述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其包括位置检测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位置检测器、所述信息识别界面、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电梯控制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梯控制柜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上位机,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其可以识别和判断使用者是否经过授权,进而智能控制门把手本体的凸出或嵌入,并且还可通过门把手本体上面的人机交互界面智能呼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凸出状态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嵌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嵌入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其中:1.门把手本体,2.门立柱,3.滑轨组件,4.人机交互界面,5.信息识别界面,6.导靴,7.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包括:门把手本体1和门立柱2,其中所述门立柱2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2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3;所述门把手本体1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4,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5;在所述门把手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3运动的导靴6,所述门把手本体1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优选地,所述门把手本体1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7。优选地,所述信息识别界面5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4为触摸屏。优选地,所述人机交互界面4上设有楼层按钮。即通过触摸屏或者楼层按钮使用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去的楼层,进入电梯后则无需再次选择,如果按错后,可以选择在该界面取消或者进入电梯后取消,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本实施例所述的门把手由门把手本体1、滑轨和门立柱2组成,门把手本体1正面面板上有信息识别界面5,当控制系统接收到已授权的信号时,自动伸出门把手本体1,该门把手本体1除可用于辅助开门外(门把手本体1上设有用于抓握的凹槽7),还可通过安装在其上的人机交互界面4控制电梯。当一段时间内不使用该门把手时,门把手本体1会自动缩回至门立柱2内。门把手本体1与立柱的配合采用如图1-6所示的结构,在门立柱2的正面加工一个与门立柱2等宽的缺口,门把手本体1的信息识别界面5的面板与门立柱2宽度相等,此时,从正面观看嵌入的门把手,仅可看到两道横线,此结构方案增加了门把手嵌入时的美观性。在门把手本体1的上下两个面的尾部装有可沿滑轨运动的导靴6,滑轨固定于立柱内。该门把手本体1上装有用于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人们可以通过该界面控制电梯到达想去的楼层。当人操作下达命令一段时间后,门把手本体1自动缩回至门立柱2内,在门把手本体1自动缩回至门立柱2内的过程中,如果门把手本体1受到一定阻力或者门把手本体1再次接收到控制信号时,门把手本体1会停止缩回的动作,并执行伸出动作,一定时间后,门把手本体1继续执行之前的动作(缩回至门立柱2内),待门把手本体1完全缩回至门立柱2内,电梯才会执行输入的信号。实施例2如图7所示,一种基于实施例1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的控制系统,其包括位置检测器、微处理器、控制器和电机,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位置检测器、所述信息识别界面5、所述人机交互界面4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电连接。优选地,还包括一电梯控制柜,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梯控制柜电连接,所述电梯控制柜内设有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当人机交互界面4发送出乘坐楼层的信号时,可以通过该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带动整个电梯运行到相应的楼层。优选地,还包括一上位机,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所述上位机内可以存储和更新信息库中的信息,所述数据库与所述信息识别界面5相匹配,其可以包括指纹数据库、面部数据库、声控数据库、ID卡数据库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以微处理器在对信息识别界面5发送的信号进行判断时,可以结合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检测器可以设置在门立柱2的缺口内,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门把手本体1上;电机的位置设置亦然,只要其可以带动门把手本体1在滑轨组件3上移动即可。即本实施例对其具体位置的设定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所述位置检测器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所述门把手本体1的实际位置,为微处理器的分析和判断提供必要的参数,提高整体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如图8所示,其为基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信息识别界面5接收到用户的输入信号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S2:微处理器通过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下达命令至控制器;S3:控制器接收微处理器的指令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运行行程和速度程序下达命令至电机;S4:电机执行控制器的命令,带动门把手本体1运动;S5:人机交互界面4接收到输入信号时,将输入信号发送给微处理器;重复步骤S2-S4,而后微处理器将该输入信号发送至电梯控制柜。优选地,所述步骤S2还包括:位置检测器发送位置检测信号给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对输入信号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梯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把手本体和门立柱,其中所述门立柱的正面设有一个与所述门立柱等宽的缺口,该缺口内固定设有滑轨组件;所述门把手本体为一方体结构,其上端面设有一人机交互界面,前端面设有一信息识别界面;在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装有可沿所述滑轨组件运动的导靴,所述门把手本体可滑动的设置在该缺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把手本体的侧端面上设有一用于抓握的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梯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识别界面为指纹识别模块、面部识别模块、声控识别模块、ID卡读取模块或其他信息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仙
申请(专利权)人:派克诺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