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悦丰专利>正文

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913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和控制系统,所述充气气囊包括放置被保护物体的内腔,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所述被保护物体被包裹在所述内腔中;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和泵,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放气阀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冲击保护装置,通过对内置的柔性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有效对运输中需要保护的物体实现保护,降低物体的损害。

An anti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 resistant protective device, the protective device comprises an inflatable airbag and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inflatable airbag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protected object, the inflatable airbag after the protected object is wrapped in the inner cavity; in the inflated airbag out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gas valve, the control system and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gas valve is connected; the control system includes the battery, controller and pump,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pressure sensor by the controller, wherein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as valve through the control system. The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flates and deflates the built in flexible inflatable balloon, effectively protects the objects needing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and reduces the damage of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护机械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用途的安全装置内部防护装置一般为海绵块隔层,质量要求高的器材会用高密度海绵,这些海绵是由若干小的立方体组成的,每一小块立方体海绵均可以被直接拽掉,通过去除衬垫上的部分海绵形成一个与装备相吻合的空腔,然后再把器材装进去,或者直接按照器材本身的尺寸在海绵体上“量身”裁出相应的空腔用于安放此器材。此种防护装置主要依赖海绵物质,在遭遇极端或者恶劣条件下,海绵的缓冲作用有很大局限性,并不能适应更高强度或是更高条件的防护需求。此外,为达到较高的防护效果,海绵体需按照相应器材尺寸“量身打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一种包裹性好、不受被保护物体形状限制、支撑力可以遍布被保护物体外表面、可重复使用,以及既环保又节约成本的抗冲击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和控制系统,所述充气气囊包括放置被保护物体的内腔,所述气囊充气后所述被保护物体被包裹在所述内腔中;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放气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和泵,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放气阀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容纳于安全箱内。优选地,所述安全箱包括沿所述安全箱箱体内壁贴合设置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箱体内壁之间优选具有容纳控制系统的空腔。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和泵。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呈圆柱状、正方体状或长方体状。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外部具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控制器通过无线连接或者通过穿过箱体的电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状态显示器和操作界面;所述状态显示器,用于显示充气气囊内压力状态,所述操作界面,用于充气或放气指令的输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具有可以开合的两个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两个部分为一个大、一个小的非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置于所述箱体的两个部分中。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采用耐弯折、耐撕裂的柔性材质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可以充分填充物体与预置空腔体之间的空隙,充气气囊具有很好的包裹性,支撑力可以遍布被保护物体外表面,减少了局部受力点。支撑物体因摇晃而产生的重量,吸收震动,保护物体免于在运输中受到损害。本技术提供的抗冲击保护装置,不受被保护物体形状限制,可以任意放置空腔体可容纳空间以内的物体,可重复使用,既环保又节约成本。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箱体盖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箱体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中,充气气囊充气后所述被保护物体被包裹在所述内腔中,充气气囊呈圆柱状、正方体状或长方体状,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形状。优选地,所述充气气囊外侧可以缠绕绷带,以固定所述充气气囊。在具有箱体的情况下,所述箱体的形状、大小与所述充气气囊的形状、大小相适应,起到保护所述气囊的作用。在本技术中,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充气气囊中,充气气囊充气后对所述控制系统有保护作用。在具有箱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系统也可以位于充气气囊与箱体之间。在本技术中,充气气囊优选设计为填充气体或液体的气囊,利用气体的可压缩性和液体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结构图,图2所示所述抗冲击保护装置的箱体盖结构图。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抗冲击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充气气囊103和控制系统104,在充气气囊103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1031和放气阀门1032,控制系统104与压力传感器1031和放气阀门1032相连接,其中,控制系统104包括电池1043、控制器1041和泵1042,压力传感器1031通过控制器1041连接控制系统104,放气阀门1032通过控制器1041连接控制系统104。本实施例中,充气气囊103容纳于安全箱内,所述安全箱包括箱体101、以及沿所述箱体101内壁贴合设置的缓冲层102,缓冲层102与箱体101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控制系统104的空腔。缓冲层102沿箱体101内壁向内形成一敞开的空间A,在形成所述空间A内容置充气气囊103。本实施例箱体101具有可以开合的箱体盖106,箱体盖106外层具有由箱体紧密配合的壳体1061,在箱体盖106内侧设有缓冲层1062。当箱体盖106盖合与箱体101上,箱体101内壁的贴合的缓冲层102与箱体盖106内侧的缓冲层1062形成一个可以容纳物体的空腔。在具有箱体的实施方案中,虽然所述被保护物体可以位于所述充气气囊和所述箱体内壁缓冲层之间,但这样效果不如所述被保护物体位于所述充气气囊内腔中,所述充气气囊外被所述箱体保护。根据本技术,本实施例在充气气囊103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031和放气阀门1032。控制系统104与压力传感器1031相连接,控制系统104与放气阀门1032相连接。应当理解,控制系统104与压力传感器1031以及放气阀门1032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的接线方式,应当尽量降低接线引起的传感误差。控制系统104包括电池1043、控制器1041和泵1042,压力传感器1031通过控制器1041连接控制系统104,放气阀门1032通过控制器1041连接控制系统104。泵1042与充气气囊103直接连接,控制系统104控制气泵1042为充气气囊103充气。根据本技术,在箱体101外部具有控制板105,控制板105与控制器1041通过穿过箱体101的电线连接。本实施例中控制板105包括状态显示器和操作界面;所述状态显示器,用于显示充气气囊内压力状态,所述操作界面,用于充气或放气指令的输入。优选地,本实施例充气气囊采用耐弯折、耐撕裂的柔性材质制成。下面对本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抗冲击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对需要防止冲击造成损害的物体107放入缓冲层102沿箱体101内壁向内形成一敞开的空间A中的充气气囊103上,盖合箱体盖106,箱体盖106的壳体1061与箱体101通过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和控制系统,所述充气气囊包括放置被保护物体的内腔,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所述被保护物体被包裹在所述内腔中;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和泵,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放气阀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和控制系统,所述充气气囊包括放置被保护物体的内腔,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所述被保护物体被包裹在所述内腔中;在所述充气气囊外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放气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控制器和泵,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放气阀门通过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容纳于安全箱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箱包括沿所述安全箱箱体内壁贴合设置的缓冲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充气后呈圆柱状、正方体状或长方体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悦丰
申请(专利权)人:田悦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