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2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包括有推杆组件、座椅组件、连杆组件、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动枢接件、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及第四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一端通过连动枢接件与推杆组件连动连接,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一端铰接连动,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后轮组件连动连接;推杆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三连动杆;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由第四连动杆连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连杆结构的联动方式收叠后轮,使婴童推车体积变小,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方便,不但方便消费者随身携带和放置,还有利于婴童推车的装箱运输。

A baby cart with a foldable rear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by stroller foldable rear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pusher assembly, seat assembly and a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a front wheel component and a rear wheel assembly; th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includes a linkage pivoting member and a first and a second linking rods, third linkage rod and the four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pivoting element and the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wheel assembly is interlocked; third linkag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ush rod assembly and a rear wheel assembly; between the front wheel component and the rear wheel assembly is connected by linking the fourth link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rear wheels through the linkage mode of the four link structure, so that the volume of the baby trolley is reduced, the space is save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the consumers to carry and place, but also for the pack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baby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
技术介绍
婴童推车是供婴儿、幼童乘坐或躺的家庭必备之物,使用非常广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它可方便看护者外出时推移婴童,以减轻看护者的负担。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式婴童推车,收车后不能收合后轮部分,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消费者随身携带和放置,不符合使用之需求,同时也不利于婴童推车的装箱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能节省装箱和放置空间,折叠方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包括有推杆组件、座椅组件、连杆组件、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动枢接件、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及第四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一端通过连动枢接件与推杆组件连动连接,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一端铰接连动,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后轮组件连动连接;推杆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三连动杆;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由第四连动杆连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支架、连接件及后轮;该后轮支架呈T形,左上端枢接前轮组件,右上端枢接推杆组件,下端枢接连接件;该连接件分别枢接第二连动杆和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把、上推杆支架及下推杆支架,上推杆支架与下推杆支架通过连动枢接件枢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座椅支架和脚踏支架;该座椅支架左端枢接脚踏支架,中部安装在下推杆支架上,右部枢接在第一连动杆中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支架、前叉及前轮;该前轮支架上端与后轮支架的左上端枢接,下端通过前叉连接后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动杆一端枢接于下推杆支架下部,另一端枢接于后轮支架上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动杆为可折叠的连动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连动杆为可折叠的连动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四连杆结构的联动方式收叠后轮,使婴童推车体积变小,节省空间,操作简单方便,不但方便消费者随身携带和放置,还有利于婴童推车的装箱运输。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推车的半折叠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推车的折叠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推车半折叠状态时连接件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推车折叠状态的连接件局部放大图。附图说明:10、推杆组件11、推把12、上推杆支架13、下推杆支架20、座椅组件21、座椅支架22、脚踏支架30、连杆组件31、连动枢接件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35、第四连杆40、前轮组件41、前轮支架42、前叉43、前轮50、后轮组件51、后轮支架52、连接件53、后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包括有推杆组件(10)、座椅组件(20)、连杆组件(30)、前轮组件(40)及后轮组件(50);所述连杆组件(30)包括有连动枢接件(31)、第一连动杆(32)、第二连动杆(33)、第三连动杆(34)及第四连动杆(35);第一连动杆(32)一端通过连动枢接件(31)与推杆组件(10)连动连接,第一连动杆(3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33)一端铰接连动,第二连动杆(33)的另一端与后轮组件(50)连动连接;推杆组件(10)与后轮组件(50)之间还设有第三连动杆(34);前轮组件(40)与后轮组件(50)之间由第四连动杆(35)连动连接。所述后轮组件(50)包括后轮支架(51)、连接件(52)及后轮(53);该后轮支架(51)呈T形,左上端枢接前轮组件(40),右上端枢接推杆组件(10),下端枢接连接件(52),该连接件(52)分别枢接第二连动杆(33)和后轮(53)。所述推杆组件(10)包括有推把(11)、上推杆支架(12)及下推杆支架(13),上推杆支架(12)与下推杆支架(13)通过连动枢接件(31)枢接。所述座椅组件(20)包括座椅支架(21)和脚踏支架(22);该座椅支架(21)左端枢接脚踏支架(22),中部安装在下推杆支架(13)上,右部枢接在第一连动杆(32)中部。所述前轮组件(40)包括前轮支架(41)、前叉(42)及前轮(43);该前轮支架(41)上端与后轮支架(51)的左上端枢接,下端通过前叉(42)连接后轮(43)。所述第三连动杆(34)一端枢接于下推杆支架(13)下部,另一端枢接于后轮支架(51)上部。所述第三连动杆(34)、第四连动杆(35)为可折叠的连动杆。本婴童推车收车时,与推杆组件(10)连动连接的连动枢接件(31)首先发生角度变化,接着上推杆支架(12)向下推杆支架(13)方向收折,进而开启四连杆结构连动方式收叠婴童推车:第一连动杆(32)向第二连动杆(33)方向收折,第一连动杆(32)拉动座椅支架(21)向后轮支架(51)方向收折,第三连动杆(34)拉动下推杆支架(13)向后轮支架(51)方向收折,第四连动杆(35)拉动前轮组件(40)向后轮支架(51)方向收折,由于整个婴童推车都向后轮支架(51)方向收折,角度的变化使第二连动杆(33)进而拉动连接件(52)向后轮支架(51)方向收折,完全收折后,该后轮(43)呈向后轮支架(51)方向向上收折状态。整个收折过程中无需手动,全部由四连杆结构连动完成收折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杆组件、座椅组件、连杆组件、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动枢接件、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及第四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一端通过连动枢接件与推杆组件连动连接,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一端铰接连动,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后轮组件连动连接;推杆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三连动杆;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由第四连动杆连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杆组件、座椅组件、连杆组件、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动枢接件、第一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第三连动杆及第四连动杆;第一连动杆一端通过连动枢接件与推杆组件连动连接,第一连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动杆一端铰接连动,第二连动杆的另一端与后轮组件连动连接;推杆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三连动杆;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之间由第四连动杆连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组件包括后轮支架、连接件及后轮;该后轮支架呈T形,左上端枢接前轮组件,右上端枢接推杆组件,下端枢接连接件;该连接件分别枢接第二连动杆和后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折叠后轮的婴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推把、上推杆支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