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折叠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902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O型基座杆前端两侧分别与前轮接头中部铰接,前轮接头下端连接有前轮,O型基座杆后端两侧分别与后轮固定杆中部靠下侧位置铰接,后轮固定杆分别连接在轴杆两端,并通过轴杆连接有后轮,同时,轮接头上端与粗方管连接固定,后轮固定杆上端通过铰接的滑套与粗方管滑动连接,∩型细方管开口两端通过锁定杆与粗方管上端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杆长度可调、滑动折叠、折叠简单便捷、便于携带并且因折叠按钮不可外部操作从而稳定性高。

Sliding folding baby car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iding folding stroller, O type base rod at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end and the front wheel are respectively hing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ont wheel joint, the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wheel, O type base rod respectively and both sides of the rear end of a rear wheel fixing ro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hinge, a rear wheel fix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shaft rod, and th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rear wheel at the same time, the wheel joint, the upp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ck tube, a rear wheel fixing rod is hinged through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thick square tube sliding connection, a fine tube open at both ends through the locking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leeve with coars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able length, sliding folding,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lding, easy to carry, and high stability because the folding button can not be operated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折叠婴儿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特别涉及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由于其便利性和舒适性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具有婴儿的家庭中,并且现有的婴儿推车都采用可折叠结构,以方便乘坐完后折叠存放和携带。但是现在的折叠婴儿车实用性较低,推杆的长度较为固定,不能够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而且,传统的婴儿推车的折叠都通过铰接的旋转实现折叠,传统的折叠推车在进行折叠时,折叠按钮均设置在底部,这一定程度增大了折叠的繁琐性,消费人群的使用便捷性降低,从而消费体验差,故而一种推杆隐藏式的折叠锁按钮具有市场前景,不仅能够提高操作感受和消费体验,更能增加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推杆长度可调、滑动折叠、折叠简单便捷、便于携带并且因折叠按钮不可外部操作从而稳定性高的滑动折叠婴儿推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包括O型睡篮杆1、O型基座杆2、扶手组件3、前轮组件4、后轮组件5和锁定杆6;扶手组件3包括∩型细方管31和对称的粗方管32,∩型细方管31开口两端通过锁定杆6与粗方管32套接,粗方管32上设有滑套321;前轮组件4的两个前轮41分别连接在两个前轮接头42上,两个前轮接头42的中部分别铰接在O型基座杆2前端两侧,上部与粗方管32下部连接固定,为一体式结构;后轮组件5的两个后轮51通过轴杆7与两个后轮固定杆52下端连接,两个后轮固定杆52的下端具体连接在轴杆7两侧,中部靠下侧位置铰接在O型基座杆2后端两侧,上部与滑套321铰接;O型睡篮杆1中部通过T型铰接件8连接在锁定杆6上;进一步地,前轮接头42与粗方管32固定,粗方管32与后轮固定杆52滑动连接,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后端铰接,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形成四连杆折叠结构;四连杆折叠结构为婴儿推车实现其折叠功能的主要机构,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铰接位置为旋转的轴点,具体为逆时针旋转,后轮固定杆52沿着粗方管32向下滑动,同时带动粗方管32以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处为轴点,顺时针旋转,同时后轮固定杆52会以与滑套321铰接处为轴点转动,使得整个粗方管32、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三者形成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得以折叠收缩;进一步地,锁定杆6内部设有限位固定锁;进一步地,∩型细方管3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调节按钮311,调节按钮311作用在限位固定锁上;调节按钮311与限位固定锁同时作用,当调节按钮311解锁时,限位固定锁处于解锁状态,∩型细方管31可以在粗方管32内自由滑动,实现∩型细方管31的自由调节,从而实现推把的可调;进一步地,滑套321内部设有限位固定滑块,限位固定滑块为整个车体的折叠开关,当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限位固定滑块处于锁定状态,则滑套321无法沿着粗方管32滑动,而当∩型细方管31推至最底端,撞击限位固定滑块,即为解锁了整个婴儿车的折叠功能,此时四连杆结构作用,实现车体的折叠;进一步地,轴杆7中部设有刹车板71,确保推车的安全性。进一步地,O型睡篮杆1后端近中部铰接有蓬头杆11,前端近中部铰接有扶手杆12,保证推车的舒适性;进一步地,对称的粗方管32之间还设有固定杆9,固定杆9在增加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还是O型睡篮杆1上睡篮底部的支撑点;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通过调节∩型细方管42在粗方管41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推杆组件4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人群,提高了本婴儿推车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限位固定滑块的开关作用,从而限制推车折叠过程,折叠过程中用∩型细方管31撞击解锁,实现了折叠过程的便捷化,提高了消费体验,同时限位固定滑块处于内部隐藏式折叠开关,避免了误操作导致车体折叠,提高了整个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本技术采用扶手组件3与前轮组件4一体联动设计,在力的传递上更为直接,折叠过程中仅需一个四连杆结构就能完成整个车体的折叠,结构设计简洁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其中:1、O型睡篮杆;2、O型基座杆;3、扶手组件;4、前轮组件;5、后轮组件;6、锁定杆;7、轴杆;8、T型铰接件;9、固定杆、11、蓬头杆,12、扶手杆;31、∩型细方管;32、粗方管;311、调节按钮;321、滑套;41、前轮;42、前轮接头;51、后轮;52、后轮固定杆;71、刹车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4所示,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O型基座杆2前端两侧分别与前轮接头42中部铰接,前轮接头42下端连接有前轮41,O型基座杆2后端两侧分别与后轮固定杆52中部靠下侧位置铰接,后轮固定杆52分别连接在轴杆7两端,并通过轴杆7连接有后轮51,同时,轮接头42上端与粗方管32连接固定,后轮固定杆52上端通过铰接的滑套321与粗方管32滑动连接,∩型细方管31开口两端通过锁定杆6与粗方管32上端套接。上文中,O型睡篮杆1中部通过T型铰接件8连接在锁定杆6上,且打开状态中,以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铰接位置为第一支点,滑套321位第二支点,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处为第三支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结构,而前轮接头42与粗方管32固定,粗方管32与后轮固定杆52滑动连接,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后端铰接,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形成四连杆折叠结构。具体的,四连杆折叠结构为婴儿推车实现其折叠功能的主要机构,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铰接位置为旋转的轴点,具体为逆时针旋转,后轮固定杆52沿着粗方管32向下滑动,同时带动粗方管32以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处为轴点,顺时针旋转,同时后轮固定杆52会以与滑套321铰接处为轴点转动,使得整个推车车体向O型基座杆2折叠收缩。值得一提的是,锁定杆6内部设有限位固定锁,且∩型细方管3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调节按钮311,调节按钮311作用在限位固定锁上,两者的作用机理为:调节按钮311与限位固定锁同时作用,当调节按钮311解锁时,限位固定锁处于解锁状态,∩型细方管31可以在粗方管32内自由滑动,实现∩型细方管31的自由调节,从而实现推把的可调;为实现对滑套321的固定,同时实现对整个车体折叠锁定的控制,滑套321内部设有限位固定滑块,限位固定滑块为整个车体的折叠开关,当婴儿车处于展开状态时,限位固定滑块处于锁定状态,则滑套321无法沿着粗方管32滑动,而当∩型细方管31推至最底端,撞击限位固定滑块,即为解锁了整个婴儿车的折叠功能,此时四连杆结构作用,实现车体的折叠;优选的,通杆9中部设有刹车板91,确保推车的安全性。本技术工作原理参见图2~4,具体为:展开状态:后轮固定杆52与O型基座杆2铰接位置为第一支点,滑套321位第二支点,前轮接头42与O型基座杆2前端铰接处为第三支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受力结构,此时滑套321内限位固定滑块处于锁定状态,而在这个状态下,可以操控调节按钮311在不触碰限位固定滑块的前提下,调节∩型细方管31在粗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动折叠婴儿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O型睡篮杆(1)、O型基座杆(2)、扶手组件(3)、前轮组件(4)、后轮组件(5)和锁定杆(6);所述扶手组件(3)包括∩型细方管(31)和对称的粗方管(32),所述∩型细方管(31)开口两端通过所述锁定杆(6)与所述粗方管(32)套接,所述粗方管(32)上设有滑套(321);所述前轮组件(4)的两个前轮(41)分别连接在两个前轮接头(42)上,所述两个前轮接头(42)的中部分别铰接在所述O型基座杆(2)前端两侧,上部与所述粗方管(32)下部连接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轮组件(5)的两个后轮(51)通过轴杆(7)与两个后轮固定杆(52)下端连接,所述两个后轮固定杆(52)的下端具体连接在所述轴杆(7)两侧,中部靠下侧位置铰接在所述O型基座杆(2)后端两侧,上部与所述滑套(321)铰接;所述O型睡篮杆(1)中部通过T型铰接件(8)连接在所述锁定杆(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O型睡篮杆(1)、O型基座杆(2)、扶手组件(3)、前轮组件(4)、后轮组件(5)和锁定杆(6);所述扶手组件(3)包括∩型细方管(31)和对称的粗方管(32),所述∩型细方管(31)开口两端通过所述锁定杆(6)与所述粗方管(32)套接,所述粗方管(32)上设有滑套(321);所述前轮组件(4)的两个前轮(41)分别连接在两个前轮接头(42)上,所述两个前轮接头(42)的中部分别铰接在所述O型基座杆(2)前端两侧,上部与所述粗方管(32)下部连接固定,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轮组件(5)的两个后轮(51)通过轴杆(7)与两个后轮固定杆(52)下端连接,所述两个后轮固定杆(52)的下端具体连接在所述轴杆(7)两侧,中部靠下侧位置铰接在所述O型基座杆(2)后端两侧,上部与所述滑套(321)铰接;所述O型睡篮杆(1)中部通过T型铰接件(8)连接在所述锁定杆(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动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接头(42)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军
申请(专利权)人:汉川市凯特塑料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