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797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全用电装置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第二壳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插脚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可随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时带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撑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的弹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用于限位及导向所述插脚组件的限位组件;这样设计可以解决现有的插头在拔插时较为费力,并且无法通过单手操作来实现插拔的问题。

An automatic pop-up plug for single hand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ctric safety device structure, provides a kind of automatic pop-up plug on manual oper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hell, the second shell relative to the first shell mobile and connected to the first housing and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first housing assembly pins move,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the first shell and the second shell and drives the elastic module pin assembly movement with the second mobile shell, the elastic module includes second housing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member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pport spring and the pin in the assembly, and connected between the second housing and the pin assembly and for limiting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the limiting component pin assembly; this design can solve the existing plug laboursome in the plug, and no The problem of a single hand operation is realized by a single han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
本技术属于安全用电装置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大量的用电产品,如家用电器、手机或数码产品,这些用电产品也有一个共性都需经常使用插拔插头来供电或充电,而在电工、电气行业内,考虑到用电安全,通常在插座插孔配合时都会设定一定的插拔力来将两者分离,这样就使得我们在拔出插头时比较费力。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用比较大的力气才能拔出插头,或者一只手按住插线板同时另一只手才能拔出插头,同时在拔插头时,使用者为达到省力拔出的目的,往往会左右摇晃插头,这样容易损坏插座与插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旨在解决现有的插头在拔插时较为费力,并且无法通过单手操作来实现插拔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第二壳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插脚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可随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时带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撑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的弹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用于限位及导向所述插脚组件的限位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弹簧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单个所述支撑件下方连接若干个所述弹簧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限位板和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插脚组件上的连杆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的一端为活动端,连接在所述插脚组件上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便于所述活动端移动的限位槽组件,所述活动端可限位卡接在所述限位槽组件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组件包括可供所述活动端向上移动的第一滑槽、可供所述活动端向下移动的第二滑槽和可供所述活动端限位连接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滑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面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面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三滑槽呈“V”形结构或内凹的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三滑槽的最低面位于所述第三滑槽的中间,且所述第三滑槽的最低面低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面及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沿竖直方向呈弧形或呈两段直线相交连接,所述第二滑槽沿竖直方向呈直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还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弹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轴上,且所述弹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支撑件的底面和所述插脚组件的上端面上,所述支撑件底面上凹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轴一端连接在所述插脚组件的上端面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插脚组件包括可限位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连接板和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多个插脚件,多个所述插脚件沿所述连接板底面垂直向外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底部开设有可供所述插脚件伸出的开槽,所述开槽的纵截面宽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穿过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与所述插脚组件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一壳体和可相对于第一壳体移动的第二壳体的设置,并且在第二壳体被按压移动时,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弹性模块会带动连接在第一壳体上的插脚组件移动,进而可以实现插脚组件拔出更加的容易。此外,该弹性模块包括支撑件和连接在支撑件和插脚组件之间的弹簧件,以及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的设置可以导向和限位该插脚组件的移动,并结合弹簧件的作用,进而插脚组件在插拔过程中通过弹簧件的弹性作用,进而插拔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的弹性模块与插脚组件的配合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的纵向半剖图,其中该连杆件的活动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的纵向半剖图,其中该连杆件的活动端限位连接在该第三滑槽上。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的纵向半剖图,其中该连杆件的活动端从第一滑槽内滑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照附图1和图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的弹性模块30,以及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上的插脚组件40。该第二壳体20连接在该第一壳体10的上方并可以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移动,也即该第二壳体20可以在外力作用时相对于第一壳体10进行上下移动。该插脚组件40连接在该第二壳体20上并可以相对于该第一壳体10进行移动。该弹性模块30与该插脚组件40连接,并且在该第二壳体20被外力作用时带动该插脚组件40向上移动。该弹性模块30包括支撑件301、弹簧件302和限位组件303。该支撑件301连接在该第二壳体20的内侧,该弹簧件302弹性连接在该支撑件301和该插脚组件40之间。也即该弹簧件302在外力作用于第二壳体20时可以发生弹性形变。该限位组件303连接在该第二壳体20和该插脚组件40之间,并且该限位组件303用于在不同的状态下限位并且导向该插脚组件40上下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需要插接时,使用者通过对第二壳体20的顶面用力使得第二壳体20相对于第一壳体10向下移动,这个过程中,插脚组件40在与限位组件303发生一定的相对移动,使得该弹簧件302被压缩,同时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第二壳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插脚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可随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时带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撑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的弹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用于限位及导向所述插脚组件的限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第二壳体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移动的插脚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可随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时带动所述插脚组件移动的弹性模块,所述弹性模块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撑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的弹簧件,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插脚组件之间并用于限位及导向所述插脚组件的限位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弹簧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单个所述支撑件下方连接若干个所述弹簧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的限位板和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插脚组件上的连杆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的一端为活动端,连接在所述插脚组件上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限位板上设有与便于所述活动端移动的限位槽组件,所述活动端可限位卡接在所述限位槽组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组件包括可供所述活动端向上移动的第一滑槽、可供所述活动端向下移动的第二滑槽和可供所述活动端限位连接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滑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上端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单手操作自动弹出式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刘建辉林志敏陈金燕陈洁丘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嘉驰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