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5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在利用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时,有助于避免检查精度因检查部件的检测受到外部的干扰而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查夹具安装在用于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具有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检查夹具包括:板状部,该板状部接地;电压施加部,该电压施加部对所述检查对象施加瞬变电压;以及检查部件,该检查部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并且,该检查部件能以与所述检查对象隔开间隔相向的方式对所述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所述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所述夹持机构的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伸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对电路基板等检查对象进行电检查的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利用检查装置对电路基板等检查对象进行断路等电检查时,既可采用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也可采用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在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中,通常是使电路基板等检查对象相对于检查装置包括的检查夹具配置于规定位置,并使检查夹具的探针与检查对象的检查部位(例如配线图案)接触,然后,经由探针对检查对象的检查部位供给过渡电压,以便由与检查对象等隔开间隔相向配置的传感器等检查部件检测出对应的电压,然后,将该检测出的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的峰值与规定的基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分,从而根据该差分是否落在规定范围内来判断检查对象是否出现了断路。作为上述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相关的方法,特别地,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即使是具有呈矩阵状配置的配线的触摸面板那样的检查对象也能实施检查的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此外,在利用接触式的检查方法对检查对象进行电检查时,若检查对象具有柔性,则如专利文献3公开的那样,常常需要在利用夹持机构对检查对象进行适当夹持的状态下进行检查。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331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299571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2014-228347号公报然而,在利用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时,传感器等检查部件的检测精度容易受到外部干扰(电磁干扰)的影响,尤其是在检查夹具带电时,存在检测精度容易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在利用非接触方式的检查方法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时,有助于避免检查精度因检查部件的检测受到外部的干扰而降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查夹具,其安装在用于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具有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检查夹具包括:板状部,该板状部接地;电压施加部,该电压施加部对所述检查对象施加过渡电压;以及检查部件,该检查部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并且,该检查部件能以与所述检查对象隔开间隔相向的方式对所述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所述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所述夹持机构的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伸入。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检查夹具,检查部件设置于接地的板状部,因此,即使检查部件以与检查对象隔开间隔相向的方式对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进行非接触方式的检查,也能利用接地的板状部来减小外部干扰(电磁干扰)对检查部件的检查精度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夹持机构的对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部位伸入,因此,即使在检查时需要利用夹持机构对检查对象进行夹持,也不必为了避免在检查时板状部与夹持机构相互干涉而将板状部形成得较小,反过来说,可以确保板状部形成得较大,因此,能增强板状部的抗外部干扰的效果,提高检查部件的检查精度。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在沿所述板状部的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板状部整体呈矩形,并且,所述缺口部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角部和/或所述板状部的相邻角部之间的中间部。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检查夹具,通过在呈矩形的板状部的外缘设置缺口部,能避免在检查时板状部与夹持机构相互干涉,与此同时,能尽可能地增大接地的板状部,因此,能增强板状部的抗外部干扰的效果,提高检查部件的检查精度。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电压施加部包括:夹具头部;以及以能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夹具头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具头部的同所述检查对象相反的一侧,且安装有电极的电极安装部,其中,所述夹具头部包括:具有检查侧贯通孔的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检查侧支承体隔开间隔配置,且具有电极侧贯通孔的电极侧支承体;将所述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以及贯穿所述检查侧贯通孔和所述电极侧贯通孔、前端从所述检查侧支承体突出而能够与所述检查对象接触、后端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突出而与所述电极接触的多根探针。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检查夹具,能够根据需要实现对检查对象施加过渡电压。本技术第四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板状部与所述电压施加部分别位于所述检查对象的两侧。也就是说,在检查时,所述检查对象位于所述板状部与所述电压施加部之间。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的检查夹具,能够简化板状部的功能,来进一步扩大板状部中的接地部的面积,从而能进一步增强板状部的抗外部干扰的效果,提高检查部件的检查精度。本技术第五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三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板状部与所述电压施加部位于所述检查对象的同一侧,且所述板状部为所述检查侧支承体。根据本技术第四方面的检查夹具,通过使板状部与检查侧支承体为同一部件,能够使检查夹具的结构集约化,从而减少检查夹具的制造成本。本技术第六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检查部件为传感器,用于对与所述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之间的耦合电容进行检测。根据本技术第六方面的检查夹具,通过在检查夹具中集成传感器,能简化安装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的结构。本技术第七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六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检查夹具还包括判断部件,该判断部件将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耦合电容的峰值直接或间接地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所述检查对象的导通状态。根据本技术第七方面的检查夹具,通过在检查夹具中集成判断部件,能简化安装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侧的结构。本技术第八方面的检查夹具是在本技术第七方面的检查夹具的基础上,所述检查夹具还包括放大器,该放大器对由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耦合电容进行放大,所述判断部件将由所述放大器放大后的耦合电容的峰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所述检查对象的导通状态。根据本技术第八方面的检查夹具,判断部件将由放大器放大后的耦合电容的峰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检查对象的导通状态,因此,能减小外部干扰造成的影响,提高检查的正确性。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检查装置,其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检查夹具;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用于使所述检查夹具移动;搬运机构,该搬运机构用于搬运所述检查对象;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以使所述检查对象处于能够被检查的状态;控制部,该控制部对所述移动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进行控制;以及显示部,该显示部显示对所述检查对象检查的结果。根据本技术第九方面的检查装置,通过包括检查夹具、移动机构、搬运机构、夹持机构、控制部和显示部,能利用检查夹具对检查对象进行电检查。此外,由于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夹持机构的对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部位伸入,因此,即使在检查时需要利用夹持机构对检查对象进行夹持,也不必为了避免在检查时板状部与夹持机构相互干涉而将板状部形成得较小,反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检查夹具及具备该检查夹具的检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查夹具,安装在用于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具有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夹具包括:板状部,该板状部接地;电压施加部,该电压施加部对所述检查对象施加过渡电压;以及检查部件,该检查部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并且,该检查部件能以与所述检查对象隔开间隔相向的方式对所述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所述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所述夹持机构的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伸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查夹具,安装在用于对检查对象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具有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夹具包括:板状部,该板状部接地;电压施加部,该电压施加部对所述检查对象施加过渡电压;以及检查部件,该检查部件设置于所述板状部,并且,该检查部件能以与所述检查对象隔开间隔相向的方式对所述检查对象上的检查部位进行检查,所述板状部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在检查时供所述夹持机构的对所述检查对象进行夹持的夹持部伸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板状部的板厚方向观察时,所述板状部整体呈矩形,并且,所述缺口部设置于所述板状部的角部和/或所述板状部的相邻角部之间的中间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施加部包括:夹具头部;以及以能装卸的方式与所述夹具头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夹具头部的同所述检查对象相反的一侧,且安装有电极的电极安装部,其中,所述夹具头部包括:具有检查侧贯通孔的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检查侧支承体隔开间隔配置,且具有电极侧贯通孔的电极侧支承体;将所述检查侧支承体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以及贯穿所述检查侧贯通孔和所述电极侧贯通孔、前端从所述检查侧支承体突出而能够与所述检查对象接触、后端从所述电极侧支承体突出而与所述电极接触的多根探针。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与所述电压施加部分别位于所述检查对象的两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津卓也李俊华何幼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理德机器装置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