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7528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59
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感光元件和一线路板元件,所述感光元件包括一感光部和位于所述感光部周围的一非感光部,所述线路板元件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从而有效去除背面的FPC/PCB而减小整体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模组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发展,摄像模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反过来摄像模组的功能和结构也影响着智能设备。多功能、轻薄化是众多智能设备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可是在摄像模组功能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却出现了一个瓶颈性问题:传统的摄像模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轻薄的要求。因此,摄像模组的厚度、体积成了限制智能设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手机的厚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像模组的厚度。传统的摄像模组通常包括一线路板、一感光芯片、一底座、一滤光片和一镜头。所述感光芯片贴附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且通过金线连接,实现二者之间的光电信号传输。所述滤光片通过所述底座被安装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镜头被直接地或通过一马达安装于所述底座,以使得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很明显,摄像模组的厚度取决于元件的数量、各元件的体积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等因素。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到,线路板、底座以及镜头这些部件的高度之和是摄像模组的最小厚度。而由于线路板自身的性能,当厚度太低时,不能满足摄像模组对于结构强度的要求,因此不能小于预定的厚度。另一方面,感光芯片和线路板之间通过呈弧形的金线连接,而底座通常被设置于金线外侧,这使得摄像模组的纵向尺寸也不能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镜头对应的腔体包括容纳金线的部分,而这些空间对于成像并不是必须的空间,且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金线的反射的杂散光会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此外,摄像模组的成像系统中,光轴的一致性是及其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为了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需要保证、镜头和感光芯片光轴的一致,包括水平方向的一致和轴向的一致。而在现有结构中,感光芯片被帖附于线路板,因此在进行AA调整时,通过调节线路板以及镜头、马达等的相对位置来进行校准。感光芯片和线路板之间的粘接关系形成光轴一致性的累积误差,因此在组装感光芯片和线路板时,对芯片贴附的平整性要求较高。综上,很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较好的成像效果,且能够减小体积的摄像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感光元件和一线路板元件,所述线路板元件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从而使得所述线路板元件不构成影响摄像模组厚度的因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通过感光元件为基础来组装摄像模组,替代以线路板为基础组装的方式,从而提供不同于传统摄像模组的新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感光芯片通过搭接的方式实现可通电连接,替代传统的金线连接的方式,提供摄像模组横向尺寸减小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感光元件,从而减少AA调整时的累积误差,即,所述感光元件和所述线路板的连接关系不会影响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的光轴一致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包括一功能层,增强所述感光组件的结构强度以及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支架具有一线路板槽,以便于所述感光组件和所述线路板元件稳定搭接于所述线路板所在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包括一线路板连接部凸出于所述支架,从而提供所述线路板元件稳定连接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滤光元件,所述滤光片呈曲面结构,在滤光的同时具有镜片的功能,可以替代镜头中的镜片,从而减小摄像模组高度。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及优势,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感光组件,应用于一摄像模组,其包括:一感光元件,其包括一感光部和位于所述感光部周围的一非感光部;和一线路板元件;所述线路板元件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和所述线路板元件各自设置有至少一导电单元,所述非感光部和所述线路板元件通过对应的所述导电单元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线路板元件电连接地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元件连接于所述感光元件正面的所述非感光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板元件包括一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元件,以便于所述感光组件被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时,被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元件包括一第一线路板部和所述第二线路板部,所述第二线路板部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线路板部,所述第一线路板部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线路板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路板部和所述第二线路板部的材料选自组合:FPC、PBC和RF中的其中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元件是FPC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功能层,附着于所述感光元件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为一金属镀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层可以通过喷涂、刷涂或贴附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为导电膜,所述线路板元件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导电膜压合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单元为异方性导电胶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摄像模组,其包括:至少一所述的感光组件;和至少一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支架,所述支架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所述感光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支架,以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支架一体地连接于所述感光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支架包括一线路板槽,所述线路板元件穿过所述线路板槽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马达,所述马达被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马达,以便于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滤光元件,所述滤光元件被安装于所述支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选自组合:红外截止滤光片、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窄带滤光片和蓝玻璃滤光片中的其中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呈镜片状的曲面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具有对光线的折射和过滤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中所述滤光元件为镜片状的蓝玻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包括多个所述感光组件和多个所述镜头,形成一阵列摄像模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感光元件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支架,形成一帽檐,以便于为所述线路板元件提供安装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分解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感光组件分解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感光组件的感光元件的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感光组件,应用于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光元件,其包括一感光部和位于所述感光部周围的一非感光部;和一线路板元件;所述线路板元件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感光组件,应用于一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感光元件,其包括一感光部和位于所述感光部周围的一非感光部;和一线路板元件;所述线路板元件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和所述线路板元件各自设置有至少一导电单元,所述非感光部和所述线路板元件通过对应的所述导电单元相互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线路板元件电连接地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所述非感光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线路板元件连接于所述感光元件正面的所述非感光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线板元件包括一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元件,以便于所述感光组件被应用于一电子设备时,被电连接于所述电子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线路板元件包括一第一线路板部和所述第二线路板部,所述第二线路板部可通电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线路板部,所述第一线路板部搭接于所述感光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线路板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线路板部和所述第二线路板部的材料选自组合:FPC、PBC和RF中的其中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线路板元件是FPC板。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感光组件包括一功能层,附着于所述感光元件背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功能层为一金属镀层。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感光组件,其中所述功能层可以通过喷涂、刷涂或贴附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的背面。12.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所述的感光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平范秋林毛狄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