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455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其包括盖板、底座以及连接本体;其中连接本体位于盖板和底座之间,连接本体包括用于与卡托密封连接的通槽,在连接本体对向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圈状的密封件,通槽的一端口位于密封件的内侧;当卡托密封连接在连接本体上时,连接本体、盖板以及密封件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腔,在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测试腔提供气压的吹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通过向测试腔提供一设定的气压,并保持一定的测试时间,从而检测卡托的气密性功能是否合格,提高卡托出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
本技术涉及卡托的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一般都是通过独立的卡托来安装SIM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和存储卡等数据卡,然后再将装载有SIM卡和存储卡的卡托插入到移动终端中,并且现在的很多卡托上都设置有密封件以与移动终端进行密封防水连接,但在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密封件的卡托在制造完成后,并不会对其进行气密性测试,或一般仅仅检测密封件与卡托的外形参数,从而间接判断卡托的气密性是否合格,这样就容易出产气密性不合格的产品。故需要提供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其通过向测试腔提供一设定的气压,并保持一定的测试时间,从而检测卡托的气密性功能是否合格,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对卡托进行气密性测试,或通过检测密封件与卡托的外形参数间接判断卡托的气密性是否合格,导致容易出产气密性不合格产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卡托和卡托槽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气密性,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盖板、底座以及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连接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卡托密封连接的通槽,在所述连接本体对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圈状的密封件,所述通槽的一端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所述通槽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当所述卡托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所述盖板以及所述密封件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腔,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测试腔提供气压的吹气孔。在本技术中,所述卡托的密封圈过盈设置在所述通槽内,过盈干涉量为0.1~0.15mm。在本技术中,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件的设置槽,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在所述设置槽内。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件的内外两侧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设置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相对应的凹槽。在本技术中,在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避开所述卡托的第一避位腔,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一使所述第一避位腔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避开所述卡托的第二避位腔。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本体的四角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螺头的沉孔。在本技术中,在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吹气设备的连接头。在本技术中,当所述连接本体、所述盖板以及所述密封件内侧壁之间形成测试腔进行气密性测试时,所述盖板的一面与所述密封件接触,所述盖板与所述密封件接触的一面与所述连接本体之间相距一设定距离。在本技术中,所述盖板、所述底座以及所述连接本体为铁质材料,在所述盖板、所述底座以及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电镀层,所述密封件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通过向测试腔提供一设定的气压,并保持一定的测试时间,从而检测卡托的气密性功能是否合格,提高卡托出产的合格率;同时连接本体与底座为分离式结构,这样就可通过更换连接本体以连接不同规格的卡托进行气密性测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连接本体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测试卡托气密性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密封件的卡托在制造完成后,并不会对其进行气密性测试,或一般仅仅检测密封件与卡托的外形参数,从而间接判断卡托的气密性是否合格,这样就容易出产气密性不合格的产品。如下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优选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连接本体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用于测试卡托气密性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本技术提供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卡托15设置到对应的卡托槽内时,卡托15和卡托槽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气密性,其包括盖板11、底座13以及连接本体12;其中,连接本体12位于盖板11和底座13之间,连接本体12包括用于与卡托15密封连接的通槽,在连接本体12对向盖板11的一面上设置有圈状的密封件14,通槽的一端口位于密封件14的内侧,通槽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当卡托15密封连接在连接本体12上时,连接本体12、盖板11以及密封件14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腔16,在盖板11上设置有用于向测试腔16提供气压的吹气孔111;卡托15的密封圈过盈设置在连接本体12的通槽内,过盈干涉量为0.1~0.15mm;其中,在盖板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吹气设备的连接头113,吹气设备的连接管通过连接头113向测试腔内吹气,连接管上接有气压检测仪,当向测试腔16内提供一设定的气压值后,停止吹气,然后气压检测仪会对测试腔16进行一段时间的气压检测。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连接本体12上设置有用于设置密封件14的设置槽,密封件14过盈配合在设置槽内;同时,在密封件14的内外两侧设置有凸起部141,在设置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凸起部141相对应的凹槽,保证密封件14稳固的设置到连接本体12上的设置槽内。其中,在底座13内设置有用于避开卡托15的第一避位腔131,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一使第一避位腔131与外部空气连通的开口,在盖板11上设置有用于避开卡托15的第二避位腔112,第二避位腔112包囊在测试腔16内。本优选实施例的连接本体12的四角通过螺栓17与底座13固定连接,这样就可通过拆装螺栓17以更换连接本体12,进而使得能连接不同规格的卡托15进行气密性测试,在连接本体1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螺栓17的螺头的沉孔121,防止螺栓17的螺头与盖板11发生干涉。当连接本体12、盖板11以及密封件14内侧壁之间形成测试腔16进行气密性测试时,盖板11的一面与密封件14接触,盖板11与密封件14接触的一面与连接本体12之间相距一设定距离,进一步保证盖板11与密封件14之间的密封性。本优选实施例中的盖板11、底座13以及连接本体12为铁质材料,在盖板11、底座13以及连接本体12上设置有电镀层,密封件14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取对应卡托15的连接本体12,将连接本体12通过螺栓17与底座固定连接,然后将卡托15稳定的插入到连接本体12的通槽内,其中卡托15具有限位端部,当限位端部与连接本体12相抵时,说明卡托15插入到位,之后将盖板11下压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卡托的密封圈和卡托槽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气密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盖板、底座以及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连接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卡托密封连接的通槽,在所述连接本体对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圈状的密封件,所述通槽的一端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所述通槽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当所述卡托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所述盖板以及所述密封件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腔,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测试腔提供气压的吹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用于测试卡托的密封圈和卡托槽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气密性,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治具包括盖板、底座以及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连接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卡托密封连接的通槽,在所述连接本体对向所述盖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圈状的密封件,所述通槽的一端口位于所述密封件的内侧,所述通槽的另一端与外部空气连通;当所述卡托密封连接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时,所述连接本体、所述盖板以及所述密封件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测试气密性的测试腔,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测试腔提供气压的吹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的密封圈过盈设置在所述通槽内,过盈干涉量为0.1~0.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件的设置槽,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在所述设置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托气密性的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件的内外两侧设置有凸起部,在所述设置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创橡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