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33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包括具有内空腔结构的箱体、铰接在箱体前侧面上的隔热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箱体内安装有恒温回流温控装置,恒温回流温控装置包括进气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通的一级加热装置以及与一级加热装置相连通的二级加热装置以及电控部分,电源为电控部分提供电能。所述的一种鼓风恒温烘箱,采用此种设计的恒温烘箱,利用一级加热装置和二级加热装置相互结合起来,实现了两级温度控制,更加很好的实现了温度的恒温效果,并且使温度实现循环,利用风向导流装置实现了风向的同向流通,达到了恒温循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风恒温烘箱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鼓风恒温烘箱。
技术介绍
烘箱根据性能可分为可编程烘烤箱、精密烘箱充氮烘箱、真空烘箱、防爆烘箱、电热鼓风干燥箱以及热风循环烘箱等,烘箱按行业来分可分为:电子行业专用烘箱、仪器仪表行业专用烘箱、塑料及橡胶行业专用烘箱、眼镜行业专用烘箱、制药行业专用烘箱、电镀行业专用烘箱、印刷行业专用烘箱、机械行业专用烘箱、合成纤维行业专用烘箱、木材行业专用烘箱等,烘箱按外形来分可分为:卧式烘箱和立式烘箱两种。由于目前使用的烘箱,在加热方式中,大多数是在箱体内放入加热丝,这样的加热方式,存在温度要么太高要么太低,而且温度很难控制,更不用说进行实现恒温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能够实现恒温加热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包括具有内空腔结构的箱体、铰接在箱体前侧面上的隔热门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所述的箱体内安装有恒温回流温控装置,恒温回流温控装置包括进气管道、与进气管道相连通的一级加热装置以及与一级加热装置相连通的二级加热装置以及电控部分,电源为电控部分提供电能,所述的一级加热装置包括与进气管道相连通的气体回流箱、回流板、第一风向导流装置、第一加热器、安装在气体回流箱外部的第一温度控制器以及与气体回流箱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空气导管,回流板安装在气体回流箱的中间位置,第一加热器与第一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回流板的四周外侧壁与气体回流箱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形状气体流道,第一风向导流装置和第一加热器均安装在气体回流箱内且位于回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一风向导流装置位于气体回流箱的进气口上方,气体回流箱的出气口和空气导管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导流风扇,所述的二级加热装置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加热循环箱体、第二风向导流装置、第二加热器、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外部的第二温度控制器以及加热框架组件,主加热循环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气口,空气导管的出气口呈喇叭口状并与主加热循环箱体的主进气口相连通,加热框架组件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的开口处,加热框架组件与主加热循环箱体之间形成U形状气体流道,第二风向导流装置和第二加热器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内且位于U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二加热器与第二温度控制器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第二风向导流装置位于主进气口的下方位置,所述的加热框架组件包括连接在主加热循环箱体开口处的内U型支架、横向连接在内U型支架内的转动轴以及连接在转动轴上转动机构,转动轴的一端穿出主加热循环箱体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套装连接在转动轴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左链轮和右链轮、分别固定连接在左链轮和右链轮上的至少一个左Z字形连接支架和右Z字形连接支架以及连接在左Z字形连接支架和右Z字形连接支架之间的用于放置烘干物品的支撑平台,所述的内U型支架由底板和连接在底板两侧镂空结构的连板组成,连板内侧面上连接有金属网格,所述的电控部分分别与第一温度控制器、第一风向导流装置、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二风向导流装置以及转动电机相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风向导流装置和第二风向导流装置均包括中心转轴、若干个弧形导流片以及用于驱动中心转轴转动的转动电机,若干个弧形导流片圆周逆向环形分布在中心转轴上,转动电机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外侧,转动电机与电控部分相电路连接。为了能够实现自动恒温的目的,所述的第一温度控制器和第二温度控制器均包括温度控制器、T型热电偶以及继电器,温度控制器分别与T型热电偶和继电器相电路连接,温度控制器与电控部分相电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鼓风恒温烘箱,采用此种设计的恒温烘箱,利用一级加热装置和二级加热装置相互结合起来,实现了两级温度控制,更加很好的实现了温度的恒温效果,并且使温度实现循环,利用风向导流装置实现了风向的同向流通,达到了恒温循环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透视图;图3是图2中加热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第一风向导流装置或第二风向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温度控制器425或第二温度控制器的结构框图。图中1.箱体,2.隔热门,3.电源,4.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1.进气管道,42.一级加热装置,421.气体回流箱,422.回流板,423.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4.第一加热器,425.第一温度控制器,426.空气导管,427.导流风扇,43.二级加热装置,431.主加热循环箱体,432.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3.第二加热器,434.第二温度控制器,435.加热框架组件,436.主进气口,437.转动轴,438.转动电机,439.左链轮,4310.右链轮,4311.左Z字形连接支架,4312.右Z字形连接支架,4313.支撑平台,4314.底板,4314.连板,4316.金属网格,44.电控部分,45.中心转轴,46.弧形导流片,47.转动电机,48.温度控制器,49.T型热电偶,410.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包括具有内空腔结构的箱体1,在箱体1前侧面上铰接有隔热门2,在箱体1内安装有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3,在箱体1内安装有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包括进气管道41,一级加热装置42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二级加热装置43与一级加热装置42相连通,电控部分44控制一级加热装置42和二级加热装置43,电源3为电控部分44提供电能。如图2和图4所示的一种鼓风恒温烘箱,气体回流箱421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第一温度控制器425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外部,空气导管426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相连通,回流板422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的中间位置,第一加热器424与第一温度控制器425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回流板422的四周外侧壁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形状气体流道,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和第一加热器424均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内且位于回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位于气体回流箱421的进气口上方,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和空气导管426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导流风扇427,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前侧面具有一开口,第二温度控制器434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外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气口436,空气导管426的出气口呈喇叭口状并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主进气口436相连通,加热框架组件435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开口处,加热框架组件435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之间形成U形状气体流道,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和第二加热器433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内且位于U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二加热器433与第二温度控制器434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位于主进气口436的下方位置,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和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均包括中心转轴45、若干个弧形导流片46以及用于驱动中心转轴45转动的转动电机47,若干个弧形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鼓风恒温烘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其特征是:包括具有内空腔结构的箱体(1)、铰接在箱体(1)前侧面上的隔热门(2)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3),所述的箱体(1)内安装有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包括进气管道(41)、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的一级加热装置(42)以及与一级加热装置(42)相连通的二级加热装置(43)以及电控部分(44),电源(3)为电控部分(44)提供电能,所述的一级加热装置(42)包括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的气体回流箱(421)、回流板(422)、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第一加热器(424)、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外部的第一温度控制器(425)以及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空气导管(426),回流板(422)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的中间位置,第一加热器(424)与第一温度控制器(425)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回流板(422)的四周外侧壁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形状气体流道,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和第一加热器(424)均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内且位于回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位于气体回流箱(421)的进气口上方,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和空气导管(426)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导流风扇(427),所述的二级加热装置(43)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第二加热器(433)、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外部的第二温度控制器(434)以及加热框架组件(435),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气口(436),空气导管(426)的出气口呈喇叭口状并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主进气口(436)相连通,加热框架组件(435)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开口处,加热框架组件(435)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之间形成U形状气体流道,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和第二加热器(433)安 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内且位于U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二加热器(433)与第二温度控制器(434)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位于主进气口(436)的下方位置,所述的加热框架组件(435)包括连接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开口处的内U型支架、横向连接在内U型支架内的转动轴(437)以及连接在转动轴(437)上转动机构,转动轴(437)的一端穿出主加热循环箱体(431)连接有转动电机(438),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套装连接在转动轴(437)上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左链轮(439)和右链轮(4310)、分别固定连接在左链轮(439)和右链轮(4310)上的至少一个左Z字形连接支架(4311)和右Z字形连接支架(4312)以及连接在左Z字形连接支架(4311)和右Z字形连接支架(4312)之间的用于放置烘干物品的支撑平台(4313),所述的内U型支架由底板(4314)和连接在底板(4314)两侧镂空结构的连板(4315)组成,连板(4315)内侧面上连接有金属网格(4316),所述的电控部分(44)分别与第一温度控制器(425)、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第二温度控制器(434)、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以及转动电机(438)相电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风恒温烘箱,其特征是:包括具有内空腔结构的箱体(1)、铰接在箱体(1)前侧面上的隔热门(2)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3),所述的箱体(1)内安装有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恒温回流温控装置(4)包括进气管道(41)、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的一级加热装置(42)以及与一级加热装置(42)相连通的二级加热装置(43)以及电控部分(44),电源(3)为电控部分(44)提供电能,所述的一级加热装置(42)包括与进气管道(41)相连通的气体回流箱(421)、回流板(422)、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第一加热器(424)、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外部的第一温度控制器(425)以及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相连通的空气导管(426),回流板(422)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的中间位置,第一加热器(424)与第一温度控制器(425)通过导线相电路连接,回流板(422)的四周外侧壁与气体回流箱(42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回形状气体流道,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和第一加热器(424)均安装在气体回流箱(421)内且位于回形状气体流道内,第一风向导流装置(423)位于气体回流箱(421)的进气口上方,气体回流箱(421)的出气口和空气导管(426)的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导流风扇(427),所述的二级加热装置(43)包括具有一开口的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第二加热器(433)、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外部的第二温度控制器(434)以及加热框架组件(435),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气口(436),空气导管(426)的出气口呈喇叭口状并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主进气口(436)相连通,加热框架组件(435)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的开口处,加热框架组件(435)与主加热循环箱体(431)之间形成U形状气体流道,第二风向导流装置(432)和第二加热器(433)安装在主加热循环箱体(431)内且位于U形状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卫张新春邵大志韩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环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