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锅炉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60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锅炉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内固接有锅炉和热水泵,热水泵和锅炉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连通,在箱体内还固接有水箱,水箱与锅炉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并且两者通过进水管连通,水箱还连通有回水管,在水箱内还设置有储水层,储水层固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储水层与水箱连通,储水层与水源连通,达到了对锅炉房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锅炉房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能源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建设中新开发的小区大多数采用锅炉供热,居民小区的建筑面积一般在几十万平到几百万平米。小区的建筑面积逐步递增,而匹配的锅炉房往往后建,锅炉房后期建设,又不能对分批建成的住宅提供供热。现有的除了土建的锅炉房,还有一种可移动集装式锅炉房,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457499Y的专利,其将锅炉、水泵机组、控制系统和管道等一起设置在一个箱式结构房中,之后可以将箱式结构房运送至需要的小区等地,基建成本和管理成本均较低。而在锅炉工作时,箱体内有较多的热量,通常这些热量是直接散发至外界,较为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锅炉房,其优点是对锅炉房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锅炉房,包括箱体,箱体内固接有锅炉和热水泵,热水泵和锅炉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连通,在箱体内还固接有水箱,水箱与锅炉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并且两者通过进水管连通,水箱还连通有回水管,在水箱内还设置有储水层,储水层固接在箱体的内壁上,储水层与水箱连通,储水层与水源连通。较佳的,靠近箱体顶部的储水层上连通有加水管,加水管与水源连通。较佳的,箱体的内壁上均涂布有隔热涂层,隔热涂层位于储水层和箱体之间。较佳的,锅炉有多个,且多个锅炉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水箱也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向设置,锅炉和水箱之间形成有供人员通过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留出了人员行走以及操作的空间,方便人员进行检修;同时,在分别在两侧的水箱和锅炉,对箱体的整体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使得箱体在搬运时较为的平稳。较佳的,相邻的进水管之间连通有调节管,调节管上连通头调节阀,在进水管上连通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进水泵损坏后,可以打开相邻调节管上的调节阀,之后关闭所在进水泵损坏的进水管上的控制阀,即可通过相邻的进水泵进行对连个锅炉进水,可以持续使用多个锅炉的同时,对损坏的进水泵进行检修,进一步保证了供暖效果。较佳的,出水管包括总管和支管,支管的两端分别和锅炉以及总管连接,总管与热水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为集中的热水进行输送。较佳的,箱体的顶部处设置有安装架,热水泵通过安装架悬挂在箱体的顶部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约了热水泵在箱体底部放置的空间,同时箱体内各个组件较为分散,较为方便检修。较佳的,热水泵悬挂于水箱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热水泵对锅炉进行进一步的配重,使得搬运箱体时更加的稳定。较佳的,水箱的顶部固接有与水箱连通的输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泵可以将水箱中的水输送至小区内形成生活用水,而不是直接将回水管和出水管中的水直接作为生活用水,这样可以充分的保证小区供暖效果的同时,保证小区温水的供应。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对锅炉房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能够给小区供暖的同时提供温水,同时箱体搬运较为的稳定,方便人们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移动锅炉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锅炉与水箱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移动锅炉房的剖视图。图中,1、箱体;11、顶板;12、侧板;13、端板;131、门扇;14、底板;15、隔热涂层;2、水箱;21、进水泵;22、进水管;221、控制阀;23、调节管;231、调节阀;24、回水管;25、连接管;26、输水泵;3、锅炉;4、热水泵;41、出水管;411、总管;412、支管;5、储水层;51、储水空腔;52、加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锅炉3房,包括呈长方形的箱体1以及放置在箱体1内的锅炉3,箱体1包括底板14、顶板11、两侧的两块侧板12以及两端的端板13,其中一侧的端板13为两块门扇131,两块门扇131分别铰接在侧板12上。锅炉3可以为多个,多个锅炉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4上,且多个锅炉3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同时箱体1内还设置有水箱2,水箱2也固定在底板14上,水箱2也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水箱2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上连通有进水泵21,锅炉3通过进水管22加水。锅炉3和水箱2分别靠近两侧的侧板12,在锅炉3和水箱2之前形成有一个供人员通过的通道。当然,水箱2可以连接水源,同时,热水泵4的水输出后经过小区中的暖气片后又通过回水管24回流至水槽中。进水泵21的数量可以与锅炉3相匹配,一个锅炉3对应一个进水泵21以及一根进水管22。而相邻进水管22之间通过调节管23连通,调节管23上连通的调节阀231,同时的进水泵21和锅炉3之间的进水管22上连通有控制阀221。移动锅炉3房还包括热水泵4,在顶板11处设置有安装架,热水泵4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架上,热水泵4通过安装架悬挂在顶板11处,热水泵4可以位于水箱2的上方。热水泵4通过出水管41和锅炉3连接,出水管41包括总管411和支管412,支管412的一端和锅炉3连通,另一端和总管411连通,热水泵4和总管411连通,通过热水泵4输出热水。结合图3,在箱体1内部设置有储水层5,储水层5可以是分布在侧板12、顶板11以及端板13处(除门扇131),储水层5内形成有储水空腔51,储水层5连接有加水管52,加水管52可以和固接在顶板11处的储水层5连通。同时,侧板12处的储水层5和水箱2之间设置有连接管25,两者通过连接管25连通。而在水箱2的顶部固接有输水泵26,通过输水泵26能够供应小区的生活用水。为了进一步保证热量不容易散失,在侧板12、顶板11以及端板13内部上均涂布有隔热涂层15,隔热涂层15可以位于储水层5和箱体1之间。在移动锅炉3房使用时,散发的热量可以对储水层5中的水进行加热,之后再将水送入至水箱2中;而水箱2中的温水可以通过输水泵26提供小区的生活用水。同时,水箱2中的温水可以通过进水泵21进入至锅炉3中加热,减小加热的时间,减小耗能;如果其中一个进水泵21损坏,可以关闭损坏的进水泵21所在进水管22上的控制阀221,再打开相邻的调节管23上的调节阀231,通过一个进水泵21对两个锅炉3进行输水。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锅炉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锅炉房,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接有锅炉(3)和热水泵(4),热水泵(4)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出水管(41),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41)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还固接有水箱(2),水箱(2)与锅炉(3)之间设置有进水管(22),并且两者通过进水管(22)连通,水箱(2)还连通有回水管(24),在水箱(2)内还设置有储水层(5),储水层(5)固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储水层(5)与水箱(2)连通,储水层(5)与水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锅炉房,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接有锅炉(3)和热水泵(4),热水泵(4)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出水管(41),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41)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还固接有水箱(2),水箱(2)与锅炉(3)之间设置有进水管(22),并且两者通过进水管(22)连通,水箱(2)还连通有回水管(24),在水箱(2)内还设置有储水层(5),储水层(5)固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储水层(5)与水箱(2)连通,储水层(5)与水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锅炉房,其特征在于:靠近箱体(1)顶部的储水层(5)上连通有加水管(52),加水管(52)与水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锅炉房,其特征在于:箱体(1)的内壁上均涂布有隔热涂层(15),隔热涂层(15)位于储水层(5)和箱体(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锅炉房,其特征在于:锅炉(3)有多个,且多个锅炉(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张姝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德洁天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