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能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60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能源站,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内固接有锅炉和热水泵,热水泵和锅炉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连通,箱体包括底板、顶板、两侧的两块侧板以及两端的端板,侧板的下边缘与底板铰接,顶板靠近侧板的边缘处形成折边,折边扣合在侧板的上边缘处且与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达到了在有多个锅炉时,锅炉方便拆装更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能源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能源站。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建设中新开发的小区大多数采用锅炉供热,居民小区的建筑面积一般在几十万平到几百万平米。小区的建筑面积逐步递增,而匹配的锅炉房往往后建,锅炉房后期建设,又不能对分批建成的住宅提供供热。现有的除了土建的锅炉房,还有一种可移动集装式锅炉房,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457499Y的专利,其将锅炉、水泵机组、控制系统和管道等一起设置在一个箱式结构房中,之后可以将箱式结构房运送至需要的小区等地,基建成本和管理成本均较低。而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检修或更换,而在侧壁上开设活动门一定程度上可以方便的进行检修,但是,在需要对锅炉进行更换时,锅炉位于箱式结构房的内部,特别是有多个锅炉的情况下,叉车、吊车等工具不方便对锅炉进行搬运,同时内部空间也较为的狭小,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能源站,其优点是在有多个锅炉时,锅炉方便拆装更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移动能源站,包括箱体,箱体内固接有锅炉和热水泵,热水泵和锅炉之间设置有出水管,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连通,箱体包括底板、顶板、两侧的两块侧板以及两端的端板,侧板的下边缘与底板铰接,顶板靠近侧板的边缘处形成折边,折边扣合在侧板的上边缘处且与侧板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拆装更换锅炉时,拆下顶板,之后侧板向外打开,使得箱体较为充分的打开,有较为充足的操作空间。较佳的,端板为两块门扇,两块门扇分别和侧板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常时可以打开门扇进出箱体,同时侧板向外打开时也不容易受到影响。较佳的,侧板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限位边,折边向内翻折形成有与折边层叠的叠边,叠边的端部支撑与限位边的底部,折边与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板和侧板固定时,可以通过限位边初步与叠边相扣合,进行初步的定位,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固定更加的稳固。较佳的,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杆,在叠边的端部和顶板之间形成有间隙,加强杆的两端卡接于间隙内且支撑在限位边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对顶板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使得顶板不容易下陷;同时加强杆对限位边也形成一定的限制,使得顶板与侧板连接更加的稳固。较佳的,加强杆上固接有安装架,热水泵固定在安装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约了热水泵在箱体底部放置的空间,同时箱体内各个组件较为分散,较为方便检修。较佳的,在箱体内还固接有水箱,水箱与锅炉之间设置有进水管,并且两者通过进水管连通,水箱还连通有回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可以对返回的水进行储层和缓冲,方便水的再次分配。较佳的,锅炉有多个,且多个锅炉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排列,水箱也沿着箱体的长度方向向设置,锅炉和水箱之间形成有供人员通过的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留出了人员行走以及操作的空间,方便人员进行检修;同时,在分别在两侧的水箱和锅炉,对箱体的整体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使得箱体在搬运时较为的平稳。较佳的,相邻的进水管之间连通有调节管,调节管上连通头调节阀,在进水管上连通有控制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中一个进水泵损坏后,可以打开相邻调节管上的调节阀,之后关闭所在进水泵损坏的进水管上的控制阀,即可通过相邻的进水泵进行对连个锅炉进水,可以持续使用多个锅炉的同时,对损坏的进水泵进行检修,进一步保证了供暖效果。较佳的,出水管包括总管和支管,支管的两端分别和锅炉以及总管连接,总管与热水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较为集中的热水进行输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给小区供暖的同时提供温水,同时箱体搬运较为的稳定,方便人们进行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移动能源站结构示意图;图2是锅炉和水箱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突出加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移动能源站剖视图。图中,1、箱体;11、顶板;111、折边;112、叠边;12、侧板;121、限位边;13、端板;131、门扇;14、底板;15、加强杆;2、水箱;21、进水泵;22、进水管;221、控制阀;23、调节管;231、调节阀;24、回水管;3、锅炉;4、热水泵;41、出水管;411、总管;412、支管;42、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移动能源站,包括呈长方形的箱体1以及放置在箱体1内的锅炉3,箱体1包括底板14、顶板11、两侧的两块侧板12以及两端的端板13,端板13可以是两块门扇131,两块门扇131分别铰接在侧板12上。侧板12的下边缘与底板14铰接,侧板12的上边缘与顶板11可拆卸固定连接。锅炉3可以为多个,多个锅炉3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4上,且多个锅炉3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同时箱体1内还设置有水箱2,水箱2也固定在底板14上,水箱2也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水箱2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上连通有进水泵21,锅炉3通过进水管22加水。锅炉3和水箱2分别靠近两侧的侧板12,在锅炉3和水箱2之前形成有一个供人员通过的通道。当然,水箱2可以连接水源,同时,热水泵4的水输出后经过小区中的暖气片后又通过回水管24回流至水箱2中。进水泵21的数量可以与锅炉3相匹配,一个锅炉3对应一个进水泵2121以及一根进水管22。而相邻进水管22之间通过调节管23连通,调节管23上连通的调节阀231,同时的进水泵21和锅炉3之间的进水管22上连通有控制阀221。移动能源站还包括热水泵4,在顶板11处设置有安装架42,热水泵4可以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架42上,热水泵4通过安装架42悬挂在顶板11处,热水泵4可以位于水箱2的上方。热水泵4通过出水管41和锅炉3连接,出水管41包括总管411和支管412,支管412的一端和锅炉3连通,另一端和总管411连通,热水泵4和总管411连通,通过热水泵4输出热水。结合图3,顶板11的靠近侧板12两侧的边缘处向侧板12一侧翻折形成折边111,折边111向内翻折形成有与折边111层叠的叠边112,叠边112端部与顶板11之间形成有间隙。侧板12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限位边121,叠边112的端部抵接于限位边121的下表面,限位边121处于间隙中。而在顶板11的下方沿着箱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加强杆15,加强杆15可以为多根,多根加强杆15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加强杆15的两端可以位于间隙中,且加强杆15的端部支撑在限位边121上,而加强杆15可以与顶板11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同时,安装架42可以是焊接在加强杆15上。当然,为了顶板11和侧板12连接更加的稳固,折边111可以通过螺栓和侧板12进行固定。在需要对箱体1内部的组件进行更换或检修时,可以拆除折边111和侧壁之间的螺栓,然后拆除顶板11,之后两边的侧板12可以向外打开,使得搬运锅炉3等组件时空间较为宽阔,检修也更加的方便;而下需要拆下热水泵4时,只需拿下安装架42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能源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能源站,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接有锅炉(3)和热水泵(4),热水泵(4)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出水管(41),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41)连通,箱体(1)包括底板(14)、顶板(11)、两侧的两块侧板(12)以及两端的端板(13),其特征在于:侧板(12)的下边缘与底板(14)铰接,顶板(11)靠近侧板(12)的边缘处形成折边(111),折边(111)扣合在侧板(12)的上边缘处且与侧板(12)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能源站,包括箱体(1),箱体(1)内固接有锅炉(3)和热水泵(4),热水泵(4)和锅炉(3)之间设置有出水管(41),并且两者通过出水管(41)连通,箱体(1)包括底板(14)、顶板(11)、两侧的两块侧板(12)以及两端的端板(13),其特征在于:侧板(12)的下边缘与底板(14)铰接,顶板(11)靠近侧板(12)的边缘处形成折边(111),折边(111)扣合在侧板(12)的上边缘处且与侧板(12)可拆卸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端板(13)为两块门扇(131),两块门扇(131)分别和侧板(12)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侧板(12)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限位边(121),折边(111)向内翻折形成有与折边(111)层叠的叠边(112),叠边(112)的端部支撑与限位边(121)的底部,折边(111)与侧板(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顶板(11)的底部设置有加强杆(15),在叠边(112)的端部和顶板(11)之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张姝陈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德洁天能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