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67501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是由排水井(2)、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排水涵管(6)、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组合构成。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以内、外两层环形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所述的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间隔设置并排列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排水涵管(6)位于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之上并铺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上,排水涵管(6)与排水井(2)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已建尾矿库中需要重新布置排水系统的问题,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各地区的尾矿库,尤其适用于具备增高扩容条件,但受限于排水系统结构安全和排水能力不满足要求的大、中型尾矿库。

A drainage system added to the old tailings b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system installed at the old tailings, by drainage wells (2),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 base (3),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4), (6) drainage culvert and culvert under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4 ') combination.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4) within and outside the two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dry beach tailings under the culvert under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4)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arranged in the dry beach tailings under the drainage culvert (6) located in the culvert under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4 ') and laying in the dry Beach tailings, drainage culvert and drainage wells (6) (2) China unicom.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in built tailings re arrangement of drainage system, the tailings is widely used in the area of various types,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conditions with increased expansion, but limited to the drainage system safety and drainage capacit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tai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尾矿库安全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尾矿库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尾矿库是许多矿山重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它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尾矿库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经统计,尾矿库的坝体溃坝事故多由库内排水系统能力不足或根本失效,导致洪水漫顶引起。所以排水系统是保证尾矿库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目前,在我国内众多的尾矿库中,由于受当时建库设计和施工条件所限,一些尾矿库普遍存在着排水设施断面尺寸过小,泄流能力不足,或是由于年久失修,加之长期矿山恶劣的使用条件使得排水系统结构损坏严重。这样,在已运行多年,已堆积了大量尾矿的尾矿库中,如何重新设计布置尾矿库排水系统,保障尾矿库的安全正常运行,延长尾矿库服务年限,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尾矿库排水系统能力不足、泄流能力低、排水系统受到损坏导致排水不畅或失效等引起的安全问题,而提供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由排水井、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井下钢筋混凝土桩、排水涵管、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组合构成;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以内、外两层环形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同一层的相邻钢筋混凝土桩之间的间距相同为宜,以增加排水井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桩上,所述的排水井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上,在排水井上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的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间隔设置并排列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所述的排水涵管位于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之上并铺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上;排水涵管的一端与排水井联通,排水涵管的另一端与尾矿库的排水沟相连。所述的内、外两层环形布设的钢筋混凝土桩的内层位于排水井的井壁下方位置为佳,所述的内、外两层环形布设的钢筋混凝土桩的外层位于钢筋混凝土基座外缘的下方位置为宜。在排水涵管与排水井连接处设置沉降缝。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尾矿库由于原排水系统结构损坏或过水断面过小,排水能力不足带来的尾矿库排洪安全隐患,确保了尾矿库的正常安全运行。(2)在具备加高扩容条件的尾矿库中,按本技术方法布设排水系统,可以节约巨额的新建尾矿库基建费、征地费;避免了选址新建尾矿库带来的环境危害,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显著。(3)首次提出一种采用排水井和排水涵管及钢筋混凝土桩的尾矿库内布设排水系统方法,能为国内外同行起到借鉴作用,应用于类似的工程项目,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结构联系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双层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采用的排水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用的排水涵管下碎石垫层设计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溢流孔;2-排水井;3-钢筋混凝土基座;4-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5-沉降缝;6-排水涵管;7-碎石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结构联系示意图并结合图2、图3、图4看出,本技术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首先对已建尾矿库内拟增设排水系统的区域进行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查明该区域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取得计算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拟定布设排水井2的位置和排水涵管6的线路。然后,在拟定的排水井2之钢筋混凝土基座3下环形布设、施工内、外两层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在拟定的排水涵管6线路下每间隔一段距离施工、布设一根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最终形成一排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的下端施工到地基岩土层内。在未布设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的排水涵管6下铺设一层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7;在内、外两层环形布设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上施工钢筋混凝土基座3,在钢筋混凝土基座3上施工排水井2,所述的排水井2上设有多个溢流孔1;在拟定的排水涵管6线路上施工、布设排水涵管6,所述排水涵管6的一端与排水井2联通,排水涵管6的另一端与尾矿库的排水沟相连;在排水涵管6与排水井2连接处设置沉降缝5;待排水井2和排水涵管6施工完毕后,对排水井2的下部及排水涵管6的两侧进行尾矿回填,以形成尾矿的保护性覆盖结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的桩径、长短和桩距以及碎石垫层7的厚度等设计参数,要考虑尾矿库内拟增设排水系统区域的工程地层条件,后期是否继续增高扩容尾矿库及增高到什么高度等尾矿库运行工况,并依据排水系统的结构荷载与地基变形联合分析计算得出。当整个排水系统实施完毕后,应对排水井2的钢筋混凝土基座3的下部和排水涵管6周围及两侧进行尾矿回填,回填中注意结构两侧均匀覆盖尾矿,以保护排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排水井(2)、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排水涵管(6)、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组合构成;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以内、外两层环形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上,所述的排水井(2)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上;所述的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间隔设置并排列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所述的排水涵管(6)位于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之上并铺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上;排水涵管(6)的一端与排水井(2)联通,排水涵管(6)的另一端与尾矿库的排水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老尾矿库中增设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排水井(2)、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排水涵管(6)、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组合构成;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以内、外两层环形布设在尾矿库的干滩面下,所述的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桩(4)上,所述的排水井(2)位于井下钢筋混凝土基座(3)上;所述的涵管下钢筋混凝土桩(4′)间隔设置并排列布设在尾矿库的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杨永生房定旺毛权生余克林王雨波吴鹏程张强乐陶张程唐恺陶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