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仲烷基硫酸脂/沸石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638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备含有二级烷基(C↓[8]-C↓[22])硫酸酯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a)用硫酸酯化试剂对(C↓[8]-C↓[22])烯烃和/或(C↓[8]-C↓[22])二级醇进行硫酸酯化,b)把含有烷基硫酸和二烷基硫酸酯的硫酸酯化产物用碱中和,c)加热步骤b)的产物以皂化二烷基硫酸酯并从混合物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水,d)在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存在下把步骤c)的产物冷却到室温,这时有结晶状固体组成物析出,e)回收并干燥结晶状固体组成物,本方法的特征为沸石是在步骤c)和/或步骤d)中加入并从而制得表面活性剂组合物。(*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制备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方法,以及这样制得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组合物以及制备这种组合物的方法。在国际专利申请№.PCT/EP93/01339中,指出了一种固体二级烷基硫酸酯组成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这种组成物可与通常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配伍,后者基本上不含水和未反应的有机物质(UOM)。这样的组成物因而具有最大的处置方面的灵活性。但是,为把表面活性剂组成物制备成无水的可自由流动的粉末形成,专利中公开的方法要求把中间体组成物彻底地干燥(加热至106℃)。此外,它还提议往已经回收的含有固体二级烷基硫酸酯的表面活性剂组成物中加入碳酸钠。本专利技术人准备提供一种简化的制备无水的可自由流动的粉状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避免了过度加热一步,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后来的混合槽即可产生可自由流动的粉末。已经发现一种制备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的方法,其中由烯烃和/或醇类衍生的二级烷基硫酸酯可以这样的方式来产生,即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产物是一种固体。这种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可被用作表-->面活性剂和/或洗涤剂组合物,特别适于家庭应用(自由流动的粉状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和一种沸石的固体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它基本上不含未反应的有机物质和水。这些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是按权利要求1中叙述的方法制备的。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用一种硫酸酯化试剂对(C8-C22)烯烃和/或(C8-C22)二级醇(也可包含一级醇)进行硫酸酯化,b)把步骤a)中产生的含有烷基硫酸和二烷基硫酸酯的硫酸酯化产物用一种在水溶液中的碱中和,c)加热步骤b)的产物以皂化二烷基硫酸酯並从混合物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水,d)在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存在下把步骤c)的产物冷却到室温,这时有结晶状固体组成物析出,e)回收並干燥步骤d)的结晶状固体组成物,其中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是在先于步骤d)的某步加入的;本方法的特征为沸石是在步骤c)和/或步骤d)中加入的。令人惊奇的是,如所附的实例所阐明的那样,沸石可以在步骤c)和或步骤d)引入组合物中,从而避免了国际专利申请中要求进行的那种彻底的干燥操作(加热至106℃)。在上述方法中,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可在硫酸酯化一步的过程中加入,也可在硫酸酯化这一步骤之后加入,或在中和或皂化一步的过程中加入,只要稀释剂在它具体加入的那一步操作中基本上是惰性的就行。同时只要稀释剂在结晶一步以前加入,则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是在什么时间加入並不是很关键性的。术语“基本上不含未反应的有机物质和水”是指组合物中含有少于10(重量),最好是少于5%(重量)的未反应的有机物质,以及少于5%(重量),最好是少于2%(重量)数的水。在本方法的步骤a)中,烯烃,醇类或它们的混合物可被硫酸酯化。在一个经优选的具体实例中,步骤a)中的烷基硫酸是通过硫酸酯化烯烃或者硫酸酯化烯烃和醇类的混合物而制得的。合适的烯烃,醇类和硫酸化试剂对于熟练的专业人员是已知的,也可参照例如上述国际专利申请NO.PCT/EP93/01339。具体的烯烃是C12-C18范围内的烯烃,用浓硫酸作硫酸化试剂被认为是合适的。同样,合适的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诸如庚烷、甲苯、异辛烷、壬烷和它们的混合物在本专利申请中是已知的。此外,在这一文献中还有进行步骤a)直至步骤e)並包括步骤e)的合适的方法。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沸石典型地是那些适合于在洗涤剂组合物中用作助洗涤的沸石。术语“沸石”是用来指那些具有笼状网络结构,孔径为几个埃的结晶状铝硅酸盐矿物。一些普通的材料诸如沸石Y(八面沸石)或沸石A具有三组结构,其小孔的横断面(“超笼”)稍大于小孔的大小。其它沸石诸如沸石L和丝光沸石则具有通道。对于每种类型的沸石都可用理论的晶体结构或“框架结构”来表征,它是由相互连接的硅原子、铝原子和氧原子以有规则的方式组成。在框架结构中找到的铝被称为“框架铝”。典型的沸石框架结构包含角共用的SiO4和AlO4四面体。在Si-O-Al框架中的过量负电荷被存在的合适的正离子诸如氢、铵、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等的正电荷所平衡。每种具体的沸石都有其特定的硅铝比例或特定的硅铝比-->例范围,它应该相应于该种沸石类型的理论晶体结构。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沸石是沸石A、沸石Y、沸石Z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其中沸石A是特别优选的。沸石A可从市场上买到,诸如PQ公司以商品名称VALFOR        100出售的产品和Ethyl公司的产品等。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沸石用量典型地是在最终的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组成物中含有至少25%(重量),最好是由50至75%(重量)(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沸石可以在皂化一步(步骤c)的过程中加入,或在结晶一步(步骤d)的过程中加入。相信沸石是在回收含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产物时作为助滤剂用的。在许多步骤中的任何一步加入沸石也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诸如,例如,沸石可以在结晶一步之前,在结晶一步的过程中以及在结晶一步之后,但在回收产物之前被加入。在皂化和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水之后,再把得到的产物在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存在的条件下冷却到20℃至85℃的范围内,以使固体的二级烷基硫酸酯由步骤c)的皂化产物中结晶出来。冷却一步一般需要0.25小时至18小时,最好是0.5小时至16小时,虽然更短和更长的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在冷却一步的过程中,二级烷基硫酸酯的溶解度被进一步降低,从而有更多的二级烷基硫酸酯形成。然后结晶的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产物即以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组合物的形式被回收和干燥。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结晶可通过过滤或离心操作回收。含有结晶的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产物典型地是在40℃至80℃的温度范围内,用真空氮气吹扫或别的通常使用的干燥方法来进行干燥。在干燥之前,可以用具体使用的那种非离子性有机液体稀释剂或用任何别的通常用的洗涤剂洗涤结晶,以-->增加含有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产物的纯度。步骤e)的产物的其余部份中包含未反应的原料、二级醇和非离子性有机液体稀释剂以及一些未结晶析出的二级烷基硫酸酯,可以重新循环使用。另外,如果需要,可在重新循环之前由步骤e)的产物中除去未结晶析出的二级烷基硫酸酯。此外,如果需要,也可由未反应的原料中通过本专业熟练人员知道的方法,诸如,例如蒸馏来分离二级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间歇方式或连续操作方式来进行操作。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含有固体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典型地含有至少80%(重量)(基于组成物的总重量)的二级烷基硫酸酯和沸石的组合,更好是含有至少90%(重量)的二级烷基硫酸酯和沸石的组合。所产生的固体的二级烷基硫酸酯/沸石产物中包含至少25至75%(重量),最好是25至50%(重量)的二级烷基硫酸酯,以及至少25至75%(重量),最好是50至75%(重量)的沸石。产物中一般还包含一些残余量的硫酸钠。产物中典型地包含少于12%(重量),最好是少于9%(重量)的硫酸钠(基于组成物的总重量计)。在目前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提供的范围和限制,是那些相信能具体地指出並清楚地提出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范围和限制。但是,应该理解,以基本上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含有二级烷基(C↓[8]-C↓[22])硫酸酯的表面活性组成物的方法,它包括:a)用一种硫酸酯化试剂对(C↓[8]-C↓[22])烯烃和/或(C↓[8]-C↓[22])二级醇(也可包含一级醇)进行硫酸酯化,b)把步骤a)中产 生的含有烷基硫酸和二烷基硫酸酯的硫酸酯化产物用一种在水溶液中的碱中和,c)加热步骤b)的产物以皂化二烷基硫酸酯并从混合物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水,d)在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存在的条件下把步骤c)的产物冷却到室温,这时有结晶状固体组成物析 出,e)回收并干燥步骤d)的结晶状固体组成物,其中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是在先于步骤d)的某步加入的;本方法的特征为沸石是在步骤c)和/或步骤d)中加入的。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2-12-15 9909201、一种制备含有二级烷基(C8-C22)硫酸酯的表面活性组成物的方法,它包括:a)用一种硫酸酯化试剂对(C8-C22)烯烃和/或(C8-C22)二级醇(也可包含一级醇)进行硫酸酯化,b)把步骤a)中产生的含有烷基硫酸和二烷基硫酸酯的硫酸酯化产物用一种在水溶液中的碱中和,c)加热步骤b)的产物以皂化二烷基硫酸酯并从混合物中除去基本上所有的水,d)在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存在的条件下把步骤c)的产物冷却到室温,这时有结晶状固体组成物析出,e)回收并干燥步骤d)的结晶状固体组成物,其中非离子有机液体稀释剂是在先于步骤d)的某步加入的;本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M阿波尔EF鲁茨DK施斯拉RS托玛斯科维克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