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46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包括集流管(1)、多层设置的油冷管(3)及与油冷管(3)相间排列的散热带(5),所述的集流管(1)设于芯体两侧,所述的油冷管(3)置于芯体两侧的集流管(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1)为设有圆弧状边缘槽孔的圆管,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设有与圆弧状边缘槽孔相匹配的R角,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插在集流管(1)的圆弧状边缘槽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散热性能、节约成本等优点。

An improved automobile engine oil cool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roved steering oil cooler, comprising a core body, the core body comprises a collecting pipe (1), multi set oil cooling pipe (3) and oil cooling pipe (3) and (5)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zone, collecting the pipe (1 sides) at the core, oil cooling pipe of the collector (3) are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core tube (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llecting pipe (1) for circular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arc slot, wherein the oil cooling pipe (3) at both ends of the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matched arc like edge slot R angle, the oil cooling pipe (3) inserted in the both ends of the port collecting pipe (1) of the circular arc slo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optimiz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and sav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
技术介绍
机油冷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对于热负荷较大的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需要安装散热性能较强的机油冷器。汽车方向机油冷器是汽车运转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主要由集流管、油冷管、侧板、散热带、进出液压板、油冷器接头组成。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向机油冷器中,因各组件结构设计的不足,存在着方向机油冷器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工艺较差、散热性能不够高等缺陷。在方向机油冷器的常规设计中,普遍使用的集流管的各槽孔中心距为10.5mm,而现有的冲孔刀具无此规格,因此需额外购买与之相匹配的冲孔刀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集流管多是由两根半圆管钎焊合成,这种制作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现集流管漏液现象。在方向机油冷器的常规设计中,普遍使用的油冷管的规格为20mm*4.4mm,但目前供应商没有该油冷管的规格,这就使得供应商在开模时需要额外增添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油冷管的两端带有尖角,容易造成管体开裂,废品率较高,对方向机油冷器的稳定运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方向机油冷器的常规设计中,普遍使用的波纹状散热带的波距为2.5mm,开窗角度在26°±2°之间,波距较大、开窗角度过小使得散热带的散热面积不足,散热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包括集流管、多层设置的油冷管及与油冷管相间排列的散热带,所述的集流管设于芯体两侧,所述的油冷管置于芯体两侧的集流管之间,所述的集流管为设有圆弧状边缘槽孔的圆管,所述的油冷管的两端端口设有与圆弧状边缘槽孔相匹配的R角,所述的油冷管的两端端口插在集流管的圆弧状边缘槽孔内。优选地,所述的集流管的各圆弧状边缘槽孔间的中心距为12mm。优选地,所述的油冷管的规格为20mm*4.0mm。优选地,所述的散热带为波纹状散热带。优选地,所述的散热带的波距为2.0mm,开窗角度为30°±2°。优选地,所述的芯体还包括堵帽、侧板、第一进出液压板和第二进出液压板,所述的堵帽安装在集流管的两端管口上,所述的集流管置于所述的侧板两端,所述的第一进出液压板固定在芯体一侧集流管的顶部边缘,所述的第二进出液压板固定在芯体另一侧集流管的底部边缘。优选地,所述的芯体组装后通过钎焊固接。优选地,所述的方向机油冷器还包括油冷器接头和防尘帽,所述的油冷器接头安装在固接后的进出液压板上,所述的防尘帽安装在油冷器接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优化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将集流管的结构由两根半圆钎焊合成改为一根完整圆管,消除了因钎焊工序带来的漏液现象;改进后的带R角的油冷管更容易安装,且不易开裂,降低了油冷管的废品率;二、提高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将散热带的波距改为2.0mm,开窗角度改为30°±2°后,增大了散热带整体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性能;三、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将集流管各槽孔的中心距改为12mm后,无需额外购买冲孔刀具,直接借用现有刀具即可完成冲孔工序,同时,在方向机油冷器的整体结构上节省了一根油冷管和一根散热带,节约了生产成本;此外,油冷管的规格改为20mm*4mm,该规格是供应商的现有规格,无需开模,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的结构图;图2为改进前后的集流管各槽孔中心距对比图,其中,图(2a)为改进前的集流管各槽孔中心距示意图;图(2b)为改进后的集流管各槽孔中心距示意图;图3为改进前后的集流管侧视结构对比图,其中,图(3a)为改进前的集流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b)为改进后的集流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改进前后的油冷管规格对比图,其中,图(4a)为改进前的油冷管规格示意图;图(4b)为改进后的油冷管规格示意图;图5为改进前后的散热带波距对比图,其中,图(5a)为改进前的散热带波距示意图;图(5b)为改进后的散热带波距示意图;图6为改进前后的散热带开窗角度对比图,其中,图(6a)为改进前的散热带开窗角度示意图;图(6b)为改进后的散热带开窗角度示意图。图1中标号所示:1、集流管,2、堵帽,3、油冷管,4、侧板,5、散热带,6、第一进出液压板,7、油冷器接头,8、防尘帽,9、第二进出液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包括集流管1、堵帽2、油冷管3、侧板4、散热带5、第一进出液压板6、油冷器接头7、防尘帽8和第二进出液压板9。油冷管3设置在两根集流管1之间,并与散热带5相间排列;集流管1置于侧板4的两端,堵帽2设置在集流管1的两端管口上,第一进出液压板6固定在芯体右侧集流管1的顶部边缘,第二进出液压板9固定在芯体左侧集流管1的底部边缘。集流管1、堵帽2、油冷管3、侧板4、散热带5与第一进出液压板6、第二进出液压板9构成芯体并通过钎焊固接,油冷器接头7安装在进出液压板6上,防尘帽8安装在油冷器接头7上。方向机油冷器内的工质由第一进出液压板6流入,经所在位置的芯体右侧的集流管1流入到分层设置的油冷管3中,通过在油冷管3内流动将热量传到管外的散热带5与管外空气进行换热。管内的工质汇集到芯体左侧的集流管1,由第二进出液压板9流出。本实施例将集流管1上的矩形槽孔改为具有圆弧状边缘的槽孔,且各个槽孔的中心距更改为12mm,更改前后的对比图如图(2a)、图(2b)所示。更改后,无需额外购买集流管冲孔刀具,直接借用现有刀具即可完成冲孔工序,既减少了操作工序,又可在生产结构上节省一根油冷管和一根散热带。此外,本专利技术将集流管1的结构由两根半圆管钎焊合成改为一根完整圆管,如图(3a)、图(3b)所示,消除了因钎焊造成的漏液现象,提高了生产工艺。本实施例将油冷管的规格改为20mm*4.0mm,更改前后的对比图如图(4a)、图(4b)所示。更改后的规格为供应商的现有规格,无需再开模,节约了生产成本。油冷管更改后的端口为带有R角的端口,相比于常规的尖角端口,大大减少了管体开裂的现象,废品率可从1%~1.5%降低到千分之一,有效地提高了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节约成本的优势。针对年产量为3万台的生产任务,改进前的产品生产成本为55元/台,总体生产成本需165万元;采用本技术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则为50元/台,每台节省了5元,总体成本一共节省了15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散热管为波距2.0mm、开窗角度28°的波纹状散热管,与常规散热带的对比图如图(5a)、图(5b)及图(6a)、图(6b)所示,改进后增加了散热带整体的散热面积,经过大量测试,方向机油冷器的整体散热性能提高了5%。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散热管为波距2.0mm、开窗角度30°的波纹状散热管,改进后增加了散热带整体的散热面积,经过大量测试,方向机油冷器的整体散热性能提高了5%。本实施例中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散热管为波距2.0mm、开窗角度32°的波纹状散热管,改进后增加了散热带整体的散热面积,经过大量测试,方向机油冷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包括集流管(1)、多层设置的油冷管(3)及与油冷管(3)相间排列的散热带(5),所述的集流管(1)设于芯体两侧,所述的油冷管(3)置于芯体两侧的集流管(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1)为管面设有圆弧状边缘槽孔的圆管,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设有与圆弧状边缘槽孔相匹配的R角,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插在集流管(1)的圆弧状边缘槽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包括芯体,所述的芯体包括集流管(1)、多层设置的油冷管(3)及与油冷管(3)相间排列的散热带(5),所述的集流管(1)设于芯体两侧,所述的油冷管(3)置于芯体两侧的集流管(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1)为管面设有圆弧状边缘槽孔的圆管,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设有与圆弧状边缘槽孔相匹配的R角,所述的油冷管(3)的两端端口插在集流管(1)的圆弧状边缘槽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管(1)的各圆弧状边缘槽孔间的中心距为1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冷管(3)的规格为20mm*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方向机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带(5)为波纹状散热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德朗汽车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