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穹顶式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穹顶式管廊。
技术介绍
我国有很多城市在遭遇强降雨时会出现内涝,除了极端恶劣天气的出现频率高的原因外,城市建设本身也存在问题。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其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容易形成路面的积水。而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匹配的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则是引发内涝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造成目前城市内涝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现有的城市综合排水管网系统存在的不足,二是城市道路地面渗水性吸水性不好。城市里主要是靠管道来排水,过去是“先地上后地下”发展,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偏低,导致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发生内涝现象。现在想改变这个状态,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管子加粗,但是地底下不是只有一个排水管: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管网密度越来越大,供水、供气、供电、供油等综合管线均布置在地下,加上因各种反复开挖、维修、加设管道等原因,城市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杂乱无章,存在太多的安全隐患,犹如不定时的“地下炸弹”。所以根本没有空间余地来加粗排水管道。道路堵塞了可以把一个局部拓宽,但水 ...
【技术保护点】
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穹顶式管廊,其特征是:包括管廊体(1);管廊体(1)呈圆管形,其位于人行道(3)下方,其内腔中部设有水平布置的且带有检修人孔(111)的隔层(11),隔层(11)将管廊体内腔分隔为综合管线腔(12)和排水腔(13);综合管线腔(12)位于排水腔(13)的上部;排水腔(13)的腔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31)。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8 CN 20161047752911.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穹顶式管廊,其特征是:包括管廊体(1);管廊体(1)呈圆管形,其位于人行道(3)下方,其内腔中部设有水平布置的且带有检修人孔(111)的隔层(11),隔层(11)将管廊体内腔分隔为综合管线腔(12)和排水腔(13);综合管线腔(12)位于排水腔(13)的上部;排水腔(13)的腔壁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人行道地下空间建造的穹顶式管廊,其特征是:其还包括集水井(2);集水井(2)设在行车道侧边下方且间隔布置,相邻集水井(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集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