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37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在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在钢筋笼的每一根主筋和声测管上套有隔离套管,待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到钻孔中,并向钻孔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待浇注7天后,进行基坑开挖,沿环切位置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直到桩头与桩身分离,再移除桩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主筋上套入隔离套管,有效避免了桩头处理过程中对主筋的损伤。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施工效率高,减少了施工设备的投入,大大降低了施工噪音,防止了尘土飞扬,改善了施工环境,有效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 efficiency honeycomb broken pile hea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broken pile head is disclosed efficient cellular method, the reinforcement cage fabrication, test tube isolation sleeve set in each main rib and reinforcement cage, the reinforcement cage after machining, the reinforcement cage into the borehole, and the drilling concrete pile to be formed,, pouring 7 days later, the excavation, along the ring cutting position of horizontal steel wedge plug, until the pile head and pile separation, and then remove the pile hea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amage to the main rib in the process of pile head treatment by placing an isolated casing on the main rib. Moreover,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simpl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investment i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s reduced, the construction noise is greatly reduced, the dust is blown away, th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s improved, and the health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is effectively pro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但很多城市的地基条件比较差,地下存在着厚度很大的软土或中等强度的豁土层,不能直接承受由高层建筑所传来的荷载。于是就在土中挖孔,并在孔中浇筑钢筋混凝土而成桩。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大功率钻孔机的出现,钻孔灌注桩最开始在美国被人们开始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钻孔灌注桩在公路建设中的设计及施工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噪音低、无振动、无挤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等特点。钻孔灌注桩一般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层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中。但对淤泥及可能发生流砂或承压水的地基,施工较困难,施工前应做试桩以取得经验。我国已施工的钻孔灌注桩的最大入土深度已达百余米。浇注混凝土灌注桩时,灌注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1.0m,以保证桩头砼强度,但高于桩顶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在后续工序施工时必须予以凿除,凿除这部分桩头砼的工作叫作“破桩头”。传统的破桩头工艺,先在桩头顶面线位置对桩头用切割机进行环向切割,用人工风镐剥离无效桩体内的钢筋保护层,然后再水平加钻顶断无效桩体的内芯并整体吊离。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损坏主筋,并且,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破桩头工艺、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在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在钢筋笼的每一根主筋和声测管上套有隔离套管,待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到钻孔中,并向钻孔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待浇注7天后,进行基坑开挖,沿环切位置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直到桩头与桩身分离,再移除桩头。优选的,所述的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所述隔离套管为软质的泡沫管,确保桩头钢筋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以及桩头声测管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且有一定空间。优选的,所述的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所述基坑开挖时桩顶系梁四周多留出1m,基坑的四周设置安全维护与警示标志。优选的,所述的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所述桩头通过吊机整体垂直吊起移除。优选的,所述的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所述桩头移除后,重新测量灌注桩的标高,用高压风枪吹除灌注桩上散落的砼硝和砼块,并用清水冲洗灌注桩,直到露出灌注桩桩顶新鲜的砼骨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筋上套入隔离套管,有效避免了桩头处理过程中对主筋的损伤。并且,操作过程简单、施工效率高,减少了施工设备的投入,大大降低了施工噪音,防止了尘土飞扬,改善了施工环境,有效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具体的阐述,但不可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与调整,也视为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加工制作时,桩头深入系梁内的每一根主筋和声测管上套有隔离套管,隔离套管为软质泡沫管,确保桩头钢筋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以及桩头声测管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且有一定空间。第二步:浇注灌注桩待钻孔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到钻孔中,并向钻孔中浇注混凝土,一段时间后形成灌注桩。第三步:开挖基坑浇筑混凝土7天后,进行基坑开挖,人工配合基坑的修坡、清底工作。基坑开挖时桩顶系梁四周多留出1m,同时做好四周的安全维护与警示标志。第四步:分离桩头沿环切位置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使桩头与桩身分离。利用混凝土抗拉强度的特性,通过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能较轻松的使桩头与桩身分离。第五步:移除桩头将桩头整体吊装出坑,直接用吊机整体垂直吊起移除桩头(好似蜂窝煤)。第六步:清理灌注桩破除桩头后,冲洗测量灌注桩的标高,用高压风枪吹除灌注桩上散落的砼硝和砼块,并用清水冲洗灌注桩,露出灌注桩桩顶处新鲜的砼骨料。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在钢筋笼的每一根主筋和声测管上套有隔离套管,待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到钻孔中,并向钻孔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待浇注7天后,进行基坑开挖,沿环切位置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直到桩头与桩身分离,再移除桩头。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钢筋笼加工制作时,在钢筋笼的每一根主筋和声测管上套有隔离套管,待钢筋笼加工完成后,将钢筋笼放入到钻孔中,并向钻孔中浇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待浇注7天后,进行基坑开挖,沿环切位置对称水平插打钢楔块,直到桩头与桩身分离,再移除桩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蜂窝法破桩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套管为软质的泡沫管,确保桩头钢筋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以及桩头声测管与灌注的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梁毅莫远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