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5592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现有快件分拨装置需要按照场地专门定制,价格昂贵。因此许多快递公司的快递分拨还是由人工完成,其分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模块化快件分拨装置,硬件由传动部分、转向部分和辅助部分三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整体式分拨装置为可拓展式(模块化)分拨装置,可根据场地任意拼装,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组矢量轮组利用快件本身的惯性来分离发往不同地区的快件。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准确性。

A kind of extended express alloc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ended express allocation device. The existing express distribution device needs to be specially customiz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e, and the price is expensive. So a lot of express delivery company's express delivery is done manually, its allocation efficiency is low,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grea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dular express distribution device, the hardware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s, steering parts and auxiliary parts of three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integral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expanding type (Modular) distribution device, can be arbitrarily assembled according to the site, greatly reducing the cos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multi group vector wheel group to separate the express parts to different regions by using the inertia of the expre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allocation of the express is improved, the labor intensity is reduc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allocation of the express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快递业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已经突破200亿件大关,2015年”双十一”业务高峰期,单日处理量突破1.6亿件。然而快件的分拣系统并没有随业务量的上升而发展。目前,在很多快递公司里,都还是靠”人工+传动带”的形式来分拣因此快递乱象丛生,其中之一就是暴力分拣,其根本原因就是快递的分拨作业完全依靠人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小型快递公司没有资金购买成套的快递分拨系统,而目前使用效率低下的人工加传送带的分拣形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传送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控制单元;识别传送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依次布置;所述识别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架、第一光轴、第二光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手柄、第一滚筒、第一传送带、第一连接板、挡板、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第一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第二滚筒、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直流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滚珠丝杆、滚珠螺母;所述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均铰接在第一机架的一侧,主动齿轮固定在第一光轴上,从动齿轮固定在第二光轴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第一光轴上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第一机架上铰接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直流电机通过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第一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一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二滚筒固定连接,第一同步带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第一传送带套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一对滚珠丝杆对称铰接在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其中一根滚珠丝杆与第二光轴相连,每根滚珠丝杆上均套有滚珠螺母,两个滚珠螺母通过第一连接板相连,挡板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滚筒、第二弹簧铰链、第四滚筒、第二传送带、第一弹簧铰链、第二机架、第二直流电机、第三同步带轮、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第二同步带、第五滚筒、第四同步带轮;第三滚筒、第四滚筒和第五滚筒依次铰接在第二机架上,第二传送带套在第四滚筒和第五滚筒之间,第二直流电机通过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第三同步带轮安装在第二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同步带轮与第五滚筒固定连接,第二同步带安装在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之间;第一弹簧铰链和第二弹簧铰链安装在第二传送带的两侧、布置在第二传送带的两个对角处,第一弹簧铰链和第二弹簧铰链与第二传送带的传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三机架、第三直流电机、第三直流电机安装架、滑轮、滑轮座、第三连接板;第三机架上矩形整列布置滑轮座,滑轮铰接在滑轮座上,所有滑轮座的一端均与第三机架铰接,所有滑轮座的另一端均与第三连接板铰接,第三直流电机通过第三直流电机安装架安装在第三机架上,第三直流电机与第三连接板之间安装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条形扫码器、红外避障感应器和单片机;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安装在第二机架上、布置在第二传送带旁;第二光电开关和条形扫码器均布置在识别传送机构和传动机构之间;所述红外避障感应器安装在与第三连接板同一高度的第三机架上;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条形扫码器、红外避障感应器、第一直流电机、第二直流电机、第三直流电机均与单片机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地脚,所述第一地脚安装在第四滚筒一侧的第二机架的底部;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地脚,第三机架的下部一侧安装一对第二地脚,传动部分的带地脚端和转向部分的带地脚端靠在一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一整套的快递分拨系统过于昂贵,并且安装麻烦,因此,本技术提出了采用分离式的结构,由传动部分和分离部分两部分构成;本技术改变了整体式分拨装置为可分离式分拨装置,可根据场地任意拼装,大大降低了成本。本技术采用自动扫码装置来识别出快件的目的地信息,多组矢量轮组利用快件本身的惯性来分离发往不同地区的快件。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拓展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识别传送机构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传动机构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转向机构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仰视图;图10是本技术另外一种扩展示意图;图中: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第一机架101、第一光轴102、第二光轴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手柄106、第一滚筒107、第一传送带108、第一连接板109、挡板110、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第一同步带轮112、第一同步带113、第二滚筒114、第二同步带轮115、第一直流电机116、从动锥齿轮117、主动锥齿轮118、滚珠丝杆119、滚珠螺母120、第一地脚201、第三滚筒202、第二弹簧铰链203、第四滚筒204、第二传送带205、第一弹簧铰链206、第二机架207、第二直流电机208、第三同步带轮209、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210、第二同步带211、第五滚筒212、第四同步带轮213、第三机架301、第三直流电机302、第三直流电机安装架303、第二连接板304、滑轮305、第二地脚306、滑轮座307、第三连接板308、第四连接板309、第一光电开关4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现有快件分拨装置需要按照场地专门定制,价格昂贵。因此许多快递公司的快递分拨还是由人工完成,其分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本技术模块化,由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构成;本技术改变了整体式分拨装置为可分离式分拨装置,可根据场地任意拼装,大大降低了成本。本技术采用自动扫码装置来识别出快件的目的地信息,多组矢量轮组利用快件本身的惯性来分离发往不同地区的快件。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工作强度,提高了快件分拨的准确性。如图1所示,将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传动机构2依次布置形成一套分拨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传动机构2和转向机构3的数量。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包括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和控制单元;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依次布置;如图2-4所示,所述识别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01、第一光轴102、第二光轴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手柄106、第一滚筒107、第一传送带108、第一连接板109、挡板110、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第一同步带轮112、第一同步带113、第二滚筒114、第二同步带轮115、第一直流电机116、从动锥齿轮117、主动锥齿轮118、滚珠丝杆119、滚珠螺母120;所述第一光轴102和第二光轴103均铰接在第一机架101的一侧,主动齿轮104固定在第一光轴102上,从动齿轮105固定在第二光轴103上,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啮合传动,第一光轴102上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17,第一机架101上铰接有第一滚筒10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和控制单元;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依次布置;所述识别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01)、第一光轴(102)、第二光轴(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手柄(106)、第一滚筒(107)、第一传送带(108)、第一连接板(109)、挡板(110)、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第一同步带轮(112)、第一同步带(113)、第二滚筒(114)、第二同步带轮(115)、第一直流电机(116)、从动锥齿轮(117)、主动锥齿轮(118)、滚珠丝杆(119)、滚珠螺母(120);所述第一光轴(102)和第二光轴(103)均铰接在第一机架(101)的一侧,主动齿轮(104)固定在第一光轴(102)上,从动齿轮(105)固定在第二光轴(103)上,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啮合传动,第一光轴(102)上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17),第一机架(101)上铰接有第一滚筒(107)和第二滚筒(114),第一直流电机(116)通过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安装在第一机架(101)上,第一同步带轮(112)安装在第一直流电机(116)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115)与第二滚筒(114)固定连接,第一同步带(113)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112)和第二同步带轮(115)之间,第一传送带(108)套在第一滚筒(107)和第二滚筒(114)上,一对滚珠丝杆(119)对称铰接在第一传送带(108)的两侧,其中一根滚珠丝杆(119)与第二光轴(103)相连,每根滚珠丝杆(119)上均套有滚珠螺母(120),两个滚珠螺母(120)通过第一连接板(109)相连,挡板(110)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9)上;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三滚筒(202)、第二弹簧铰链(203)、第四滚筒(204)、第二传送带(205)、第一弹簧铰链(206)、第二机架(207)、第二直流电机(208)、第三同步带轮(209)、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210)、第二同步带(211)、第五滚筒(212)、第四同步带轮(213);第三滚筒(202)、第四滚筒(204)和第五滚筒(212)依次铰接在第二机架(207)上,第二传送带(205)套在第四滚筒(204)和第五滚筒(212)之间,第二直流电机(208)通过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210)安装在第二机架(207)上,第三同步带轮(209)安装在第二直流电机(208)的输出轴上,第四同步带轮(213)与第五滚筒(212)固定连接,第二同步带(211)安装在第三同步带轮(209)和第四同步带轮(213)之间;第一弹簧铰链(206)和第二弹簧铰链(203)安装在第二传送带(205)的两侧、布置在第二传送带(205)的两个对角处,第一弹簧铰链(206)和第二弹簧铰链(203)与第二传送带(205)的传动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第三机架(301)、第三直流电机(302)、第三直流电机安装架(303)、滑轮(305)、滑轮座(307)、第三连接板(308);第三机架(301)上矩形整列布置滑轮座(307),滑轮(305)铰接在滑轮座(307)上,所有滑轮座(307)的一端均与第三机架(301)铰接,所有滑轮座(307)的另一端均与第三连接板(308)铰接,第三直流电机(302)通过第三直流电机安装架(303)安装在第三机架(301)上,第三直流电机(302)与第三连接板(308)之间安装有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条形扫码器、红外避障感应器和单片机;所述第一光电开关(401)安装在第二机架(207)上、布置在第二传送带(205)旁;第二光电开关和条形扫码器均布置在识别传送机构(1)和传动机构(2)之间;所述红外避障感应器安装在与第三连接板(308)同一高度的第三机架(301)上;所述第一光电开关(401)、第二光电开关、条形扫码器、红外避障感应器、第一直流电机(116)、第二直流电机(208)、第三直流电机(302)均与单片机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快件分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和控制单元;识别传送机构(1)、传动机构(2)、转向机构(3)依次布置;所述识别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01)、第一光轴(102)、第二光轴(103)、主动齿轮(104)、从动齿轮(105)、手柄(106)、第一滚筒(107)、第一传送带(108)、第一连接板(109)、挡板(110)、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第一同步带轮(112)、第一同步带(113)、第二滚筒(114)、第二同步带轮(115)、第一直流电机(116)、从动锥齿轮(117)、主动锥齿轮(118)、滚珠丝杆(119)、滚珠螺母(120);所述第一光轴(102)和第二光轴(103)均铰接在第一机架(101)的一侧,主动齿轮(104)固定在第一光轴(102)上,从动齿轮(105)固定在第二光轴(103)上,主动齿轮(104)和从动齿轮(105)啮合传动,第一光轴(102)上端固定有从动锥齿轮(117),第一机架(101)上铰接有第一滚筒(107)和第二滚筒(114),第一直流电机(116)通过第一直流电机安装架(111)安装在第一机架(101)上,第一同步带轮(112)安装在第一直流电机(116)的输出轴上,第二同步带轮(115)与第二滚筒(114)固定连接,第一同步带(113)安装在第一同步带轮(112)和第二同步带轮(115)之间,第一传送带(108)套在第一滚筒(107)和第二滚筒(114)上,一对滚珠丝杆(119)对称铰接在第一传送带(108)的两侧,其中一根滚珠丝杆(119)与第二光轴(103)相连,每根滚珠丝杆(119)上均套有滚珠螺母(120),两个滚珠螺母(120)通过第一连接板(109)相连,挡板(110)垂直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09)上;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三滚筒(202)、第二弹簧铰链(203)、第四滚筒(204)、第二传送带(205)、第一弹簧铰链(206)、第二机架(207)、第二直流电机(208)、第三同步带轮(209)、第二直流电机安装架(210)、第二同步带(211)、第五滚筒(212)、第四同步带轮(213);第三滚筒(202)、第四滚筒(204)和第五滚筒(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民张国强楼俊杰宣驰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