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168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表,包括:表壳和表带,表带上设置有连接孔,表壳上设有卡钩和卡钩驱动结构,卡钩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内,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相对卡钩槽运动,使得卡钩的端部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手表中,表壳和表带的连接通过在表壳上设置的卡钩以及表带中的连接孔的配合完成,从而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生耳将表带和表壳连接起来的方式相比,表带的装拆过程不需要使用专业装拆工具,降低了装卸难度,也避免了生耳装拆过程中方法不当损坏生耳增加手表维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

A kind of wa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ch, and watch strap comprises a shell, watchb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hole, the cas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hook and the hook hook driving structure, installed on the case opened in the hook groove, the hook hook driving structure driven motion relative to the card slot, the end of the hook with the watchband connecting hole detachment or connection, and then complete the case and removing or installing watchb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watch, watchband case and connection through connection holes are arranged in the case of the hook and the watchband, and thu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rough ear compared to connect watchband and watchcase, watchband assembly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the use of professional installation tools,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handling, but also to avoid the birth process improper disassembly ear damage ear health watch repair time cost and increase economic burd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表表带与手表主体(如表壳)的连接大多是利用生耳轴接来实现。图9是现有技术手表表带和表壳的连接示意图,如图9所示,这种连接方式是通过将生耳82穿过表带81上的连接孔后,生耳82两端的弹头在生耳82内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分别卡合进手表主体83两侧对应的表带连接孔中,以此实现表带与手表主体的连接。这种表带连接结构的缺陷是:普通用户在没有专业装拆生耳工具的情况下,很难将生耳从手表主体中拆卸,无法满足手表用户自行快速更换表带的需求,用户体验不佳。另外,在装拆生耳的过程中,若使用的方法不当,极易损坏生耳,增加后续维修手表的时间成本与经济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通过改良传统生耳的结构,如在生耳套管外观开孔、内部增加开关或按键结构等解决生耳与表体装拆困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例如:(1)生耳套管是生耳结构重要部件之一,但其受表带厚度限制,套管的直径一般为1.5mm左右。再减去套管自身的壁厚,使得套管内部可利用空间很有限,因此,改良生耳在套管内增加复杂结构的方案势必会增加制造及组装的技术难度,提高成本。(2)生耳在连接表带时,需将生耳插入表带连接孔中,再通过生耳连接手表主体。因而,更换表带时需把生耳从原表带中拆除,重新安装于新表带后再连接到手表主体上,如此,每次更换表带都需重复生耳与表带的拆卸安装操作过程。改良生耳由于在套管内增加开关或按键等结构,更加大了生耳从表带中拆卸和安装的难度。(3)上述改良生耳,开关或按键安装于生耳套管内,在扳动开关或按压按键时生耳受力可能会在表带连接孔中轴向转动或窜动,影响开关的扳动或按键的按动手感。由此可知,现有技术表带连接结构依然存在制造和组装技术难度高、拆卸和安装困难,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表,以解决现有手表中表带连接结构拆卸和安装困难,制造和组装技术难度高、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表,包括:表壳和表带,表带上设置有连接孔,表壳上设有卡钩和卡钩驱动结构,卡钩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内,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相对卡钩槽运动,使得卡钩的端部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可选地,卡钩驱动结构包括:按键和弹性复位件,按键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按键槽内,按键上设有与卡钩的一端相对设置的斜面,卡钩的另一端能与表带连接孔脱离或连接。弹性复位件安装在表壳上且分别与表壳和卡钩抵接,当按下按键时,按键的斜面驱动卡钩在卡钩槽中向远离按键方向运动,使得卡钩压缩弹性复位件进而使得卡钩的另一端从表带的连接孔中脱离并收回至表壳内,当松开按键时,弹性复位件驱动卡钩在卡钩槽中向靠近按键方向运动,使得卡钩的另一端伸出表壳并卡入表带的连接孔。可选地,卡钩槽对称设置在按键槽的两侧,弹性复位件为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第一弹簧槽内,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卡钩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弹簧槽的槽壁抵接。可选地,卡钩的形状为U形,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从动端、连接部和安装端,卡钩槽的形状与卡钩的形状相匹配,卡钩槽分别与第一弹簧槽以及按键槽连通,U形卡钩的从动端与按键的斜面连接,连接部与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安装端能与表带的连接孔连接,可选地,按键槽中设置有第二弹簧槽,卡钩槽与按键槽相邻设置,按键的中部开有盲孔,盲孔中安装有第二弹性件,按键安装在按键槽内,并且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按键和第二弹簧槽的槽底抵接。可选地,表壳包括前壳,以及与前壳连接的后盖,按键槽设置在前壳的端部,后盖上开有安装时避让按键的按键孔,后盖与前壳安装在一起后,按键的上表面与后盖的上表面齐平。可选地,后盖内设置有多条筋板,后盖与前壳安装在一起后,筋板分别对前壳内按键槽中的按键以及卡钩槽中的卡钩进行限位,防止按键左右晃动,防止卡钩上下晃动。可选地,前壳的端部呈凹字形,卡钩槽的端部设有供卡钩伸出前壳或回收到前壳内的开口,开口的位置在表带与前壳连接时与表带的连接孔的位置对应。可选地,盲孔的形状为圆形。可选地,卡钩槽与卡钩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表壳上设卡钩和卡钩驱动结构,卡钩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内,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相对卡钩槽运动,使得卡钩的端部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通过生耳连接表带的普通连接方式因表带装拆困难,无法满足用户自行拆装表带需求的问题,增加了手表使用的灵活性与舒适性。此外,本技术的表带连接结构整体安装于表壳内部,相比于现有改良生耳省去了每次更换表带时将生耳从原表带中拆除以及再安装的步骤,不需要专业的装拆工具,使表带安装拆卸步骤更简洁,操作更简单,增强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表壳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卡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按键按压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按键按压状态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按键松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按键松开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手表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手表表带和表壳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在于:提供了一种易于手表中表带装拆的表带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特点为放弃采用生耳套管结构,直接在表壳内设计表带连接结构,通过按压按键的方式即可实现表带的装拆,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市面上通过生耳连接表带的普通手表产品表带装拆困难的问题。方便手表用户在没有专业装拆工具的情况下即可轻松完成表带的拆卸与安装,满足了用户因表带损坏或追求时尚更换表带时自行拆装表带的需求,增加了手表使用的灵活性与舒适性。以下结合图1至图8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这种手表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手表包括:表壳和表带1,表带1上设置有连接孔10,表壳包括前壳20以及与前壳20连接的后盖21,表壳上设有卡钩3和卡钩驱动结构,卡钩3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201内,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3相对卡钩槽201运动,使得卡钩3的端部与表带1的连接孔10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1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如图1所示,卡钩驱动结构包括:按键5和弹性复位件,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为第一压缩弹簧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还可以是弹性片或者弹性块,对此不作限制,只要弹性复位件能够使卡钩3复位即可。按键5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按键槽203内。如图8所示,按键5上设有与卡钩3的一端相对设置的斜面52,卡钩3的另一端能与表带1的连接孔10脱离或连接。弹性复位件(即,第一压缩弹簧4)安装在表壳上且分别与表壳和卡钩3抵接。当按下按键5时,按键5的斜面52驱动卡钩3在卡钩槽201中向远离按键方向运动,并压缩弹性复位件使得卡钩3的另一端从表带1的连接孔10中脱离并收回至表壳内。当松开按键5时,弹性复位件驱动卡钩3在卡钩槽201中向靠近按键方向运动,使得卡钩3的另一端伸出表壳并卡入表带1的连接孔10。如图1所示,卡钩槽201对称设置在按键槽203的两侧,第一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手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和表带,所述的表带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表壳上设有卡钩和卡钩驱动结构,所述的卡钩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内,所述卡钩驱动结构包括:按键,按键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按键槽内,按键上设有与卡钩的一端相对设置的斜面,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相对卡钩槽运动,使得卡钩的端部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和表带,所述的表带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的表壳上设有卡钩和卡钩驱动结构,所述的卡钩安装在表壳上开设的卡钩槽内,所述卡钩驱动结构包括:按键,按键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按键槽内,按键上设有与卡钩的一端相对设置的斜面,卡钩驱动结构驱动卡钩相对卡钩槽运动,使得卡钩的端部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进而完成表带与表壳的拆卸或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驱动结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卡钩的另一端能与表带的连接孔脱离或连接,弹性复位件安装在表壳上且分别与表壳和卡钩抵接,当按下按键时,按键的斜面驱动卡钩在卡钩槽中向远离按键方向运动,使得卡钩压缩弹性复位件进而使得卡钩的另一端从表带的连接孔中脱离并收回至表壳内,当松开按键时,弹性复位件驱动卡钩在卡钩槽中向靠近按键方向运动,使得卡钩的另一端伸出表壳并卡入表带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卡钩槽对称设置在按键槽的两侧,所述弹性复位件为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安装在表壳上设置的第一弹簧槽内,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卡钩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弹簧槽的槽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卡钩的形状为U形,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从动端、连接部和安装端,卡钩槽的形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凯博金星辉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