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3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包括底架本体及设置于底架本体上的底架调节组件、第一设备调节组件和第二设备调节组件。底架调节组件用于调整底架本体的水平,第一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一设备,第二设备调节组件用以调整第二设备,使得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调整至对中状态,第一设备调节组件和第二设备调节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对应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对应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对应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底架,特别涉及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尤其适合于燃气轮机机组的安装。
技术介绍
当前,很多设备对自身的水平及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追求越来越苛刻。设备越趋向于水平,设备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越趋向理论位置时,相对而言可以加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对于转速高、部件同心度高的燃气轮机而言,自身的水平及各个部件间的位置关系要求非常高。现有燃气轮机的对中操作,对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联轴器将两个转子连接,提供转子间不对中的补偿。但这样的对中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包括用以安装一设备的底架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架本体上的设备调节组件,所述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设备至预定位置和姿态。所述设备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包括用以安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底架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架本体上的底架调节组件、第一设备调节组件和第二设备调节组件,所述底架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底架本体的水平,所述第一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调节组件用以调整所述第二设备,使得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调整至对中状态,所述第一设备调节组件和第二设备调节组件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对应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所述对应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所述对应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可使设备的水平及各部件间的位置得到保证。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底架用水平尺作为标准,在底架的前方设立一个点,后方设立两个点,在这三个点的位置设置底架调节组件用以调整底架水平且对地面固定。底架上设有设备调节组件以对设备进行微调且对底架固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底架调节组件和设备调节组件均设置为螺孔和螺栓通孔,装上对应的螺栓,和一平面对顶,即可进行对水平的微调,且不用放垫片,最后利用固定螺栓通过固定孔固定底架及设备。通过这样的螺孔,使得设备自身在三维空间可以任意小幅度的旋转摆动,提供了可调节部件与部件相互对中的能力。通过螺孔的布局,部件与部件的对中效果非常好,不需要使用对中补偿,非常适合对中要求高的设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底架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功能性强,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整机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底架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底架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底架的第一设备调节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底架的第二设备调节组件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专利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包括用以安装设备的底架本体10和设置在底架本体10上的底架调节组件和设备调节组件。底架调节组件用于调整底架本体10的水平及位置。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设备至预定位置和姿态,例如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以及相对于竖直方向上的倾斜程度。一般情况下,设备要保持水平最好,此时可认为倾斜程度为零,但有些情况下,需要设备保持一定的倾斜程度。所述设备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备。上述第一方向对应设备的轴向,第二方向对应设备的径向。上述设备调节组件可以调整一个设备的水平及位置,也可以调整多个设备至对中状态。多个设备可以是分离的多个设备,也可以是同一设备的多个不同部件,在以下的描述中,统一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来表示,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于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或者部件。本实施例中,设备可以是燃气轮机,即设备调节组件可以对安装在底架本体10上的燃气轮机进行水平和位置的微调,使得燃气轮机的水平及各部件间的位置得到保证,提高可调节部件与部件相互对中的能力。同时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底架本体10设计为长方形结构,包括第一侧框12、第二侧框14、第三侧框16和第四侧框18,其中第一侧框12与第三侧框16为相对的长侧框,第二侧框14与第四侧框18为相对的短侧框。侧框之间连接若干连接杆,用于支撑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框12和第三侧框16之间连接三个横杆,横杆上设置设备调节单元,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底架本体10设计为用以安装燃气轮机的长方形结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当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燃机类型以及实际的安装设计需求,底架本体10也可以设计成其他适合的形状。也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在底架本体10上设置的连接杆以及它们的数量、位置关系等均是本专利技术根据燃机实际的安装需要所设计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设备的实际安装需求,这些连接杆的设计方式以及其数量、位置关系等也可以实施成其他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对此限定。底架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底架调节单元,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底架调节单元,呈三角形分布在底架本体10的侧框上。每一底架调节单元包括底架调节螺孔20和底架调节螺栓(图未示),底架调节螺栓穿过底架调节螺孔20以对底架本体10进行水平微调。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底架调节单元还包括底架固定孔22和底架固定螺栓(图未示),调节水平后,底架固定螺栓穿过底架固定孔22将底架本体10固定至一表面,例如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底架本体10用水平尺作为标准,在底架本体10的一端设立一个点,另一端或其附近位置设立两个点,每一点即设置一个底架调节单元,利用这三个点对底架本体10进行水平调整以及相对地面固定。应当理解的是,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底架调节单元设置为3组,分布在各个侧框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具体设计需要,底架调节单元也可以设置为多于3组,其设置的位置也可以是底架本体10上的其他位置,只要能够满足可对底架本体10的水平及位置进行微调和/或对其进行固定的要求即可,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此限定。在对底架本体10进行微调时,通过转动底架调节螺栓,底架本体10可以在相互正交的两个平面内轻微转动,从而实现底架本体10的水平调节。底架本体10调整水平后,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安装一设备的底架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架本体上的设备调节组件,所述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设备至预定位置和姿态,所述设备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安装一设备的底架本体及设置于所述底架本体上的设备调节组件,所述设备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设备至预定位置和姿态,所述设备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和第三设备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在水平面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用以调节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架本体上的底架调节组件,所述底架调节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底架本体的水平并对其进行固定,所述底架调节组件包括若干底架调节单元,每一底架调节单元包括底架调节螺孔、底架调节螺栓、底架固定孔和底架固定螺栓,所述底架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底架调节螺孔以对所述底架本体进行水平微调,所述底架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底架固定孔将所述底架本体固定至一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调节组件包括用以调节所述设备的第一部位的第一设备调节单元和用以调节所述设备的第二部位的第二设备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单元与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底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以支撑所述设备的第一部位;一对第一调节板,该对第一调节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及一第二调节板,该第二调节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对第一调节螺孔,该对第一调节螺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贯穿该对第一调节板;以及一对第一调节螺栓,该对第一调节螺栓分别穿过该对第一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该设备的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第二调节螺孔,该第二调节螺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调节板;以及一第二调节螺栓,该第二调节螺栓穿过该第二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该设备的第一部位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对第三调节螺孔,该对第三调节螺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座,该对第三调节螺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以及一对第三调节螺栓,该对第三调节螺栓对应穿过该对第三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所述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该对第一调节板的其中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另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调节板部和第二调节板部,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板部上设有所述第二调节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对应配合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该对第三调节螺孔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单元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底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以支撑所述设备的第二部位;一对第三调节板,该对第三调节板相互平行且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以及一第四调节板,该第四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平行,所述第四调节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座的那一侧,同时所述第二调节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座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那一侧;所述第一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对第四调节螺孔,该对第四调节螺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别贯穿该对第三调节板;以及一对第四调节螺栓,该对第四调节螺栓分别穿过该对第四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该设备的第二部位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第五调节螺孔,该第五调节螺孔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第四调节板;以及一第五调节螺栓,该第五调节螺栓穿过该第五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该设备的第二部位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三设备调节元件包括:一对第六调节螺孔,该对第六调节螺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第二支撑座;以及一对第六调节螺栓,该对第六调节螺栓对应穿过该对第六调节螺孔抵顶所述设备以调节所述设备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微调设备水平及位置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该对第一调节板的其中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另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调节板部和第二调节板部,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板部上设有所述第二调节螺孔和与所述第二调节螺孔对应配合的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该对第三调节螺孔的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该对第三调节板的其中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四支撑部的一侧,另一个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撑部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侧;所述第四调节板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三调节板部和第四调节板部,所述第三调节板部和第四调节板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部和第二调节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洲陈鸿汪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