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53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属于石油储运技术领域。该堵漏夹具包括: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均包括半圆柱形的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径向方向两端的连接耳板,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对合形成圆柱形空腔;还包括:外形与第一夹块本体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第一夹块本体内表面的第一框架,以及外形与第二夹块本体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第二夹块本体内表面的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外轮廓分别与第一夹块本体和第二夹块本体的边缘平齐。该堵漏夹具可在保证主要部件完好的前提下,以极小的代价模拟对开式堵漏夹具现场安装、焊接、拆卸、验收等管道堵漏作业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储运
,特别涉及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
技术介绍
在石油储运的过程中,通过大口径长输管道来输送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多种介质。经过长年运行后,受老化腐蚀、焊缝缺陷、振动和冲刷等方面因素影响,长输管道极可能出现泄漏现象。当长输管道发生泄漏后,需要采用堵漏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以保证长输管道的正常生产运行。目前,本领域中常用的堵漏工具为对开式堵漏夹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对开式堵漏夹具包括两个夹块,两个夹块均包括半圆形的主体Y1和位于主体径向方向两端的连接耳板Y2,两个夹块对合形成圆柱形空腔。连接耳板Y2上开设有连接孔,两个夹块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压条Y3。在使用时,将两个夹块包覆在管道表面,堵住管道泄漏点,然后将螺栓穿过夹块的连接孔并拧紧螺栓,最后将堵漏夹具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焊接,从而使堵漏夹具与管道连为一体,将管道泄漏点封堵。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对开式堵漏夹具与管道安装好后,再拆卸时会损坏堵漏夹具,使得堵漏夹具不能重复使用。对于模拟管道泄漏情况开展教学实践、演练、员工培训等情况来说,需要反复进行堵漏夹具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包括:第一夹块本体(1)和第二夹块本体(2),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均包括半圆柱形的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径向方向两端的连接耳板,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对合形成圆柱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堵漏夹具还包括:外形与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内表面的第一框架(3),以及外形与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内表面的第二框架(4),所述第一框架(3)和所述第二框架(4)的外轮廓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式堵漏夹具,包括:第一夹块本体(1)和第二夹块本体(2),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均包括半圆柱形的主体和设置在主体径向方向两端的连接耳板,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对合形成圆柱形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堵漏夹具还包括:外形与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内表面的第一框架(3),以及外形与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并且可拆卸地卡嵌在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内表面的第二框架(4),所述第一框架(3)和所述第二框架(4)的外轮廓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和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的边缘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式堵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本体(1)的边缘处向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框架(3)的外形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夹块本体(2)的边缘处向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栋吴睿王翥翔巩国强张同乐韩宗奎熊宝虎张志鹏俞兆江王忠丁兆亮刘建军赵尉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