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382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外丝接头、连接套筒以及内丝接头和锁紧套筒;外丝接头设有柱状本体,在柱状本体的上部设有与连接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柱状本体的下部设有波形棘齿,外丝接头的上部通过连接套筒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连接套筒和上部构件钢筋通过螺纹连接;内丝接头设有筒状本体,在筒状本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波形棘齿适配的棘齿槽,在筒状本体内侧下部设有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螺纹;在筒状本体的外侧设有与锁紧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缝;外丝接头的下部下压挤装在内丝接头中,波形棘齿与棘齿槽相互咬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方便,连接质量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拼装时使用的钢筋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以混凝土结构体系为主,如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构件尤其是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等)的钢筋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重点,目前主要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灌浆套筒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等。灌浆套筒的连接套筒采用铸造工艺制造而成,通过在钢筋与套筒间填充高强微膨胀水泥基材料来完成钢筋的连接,其缺点是:需二次注浆,施工不便,造价高且暂无有效的质量检测方法。浆锚搭接连接属于钢筋间接连接,预留钢筋插入预留孔洞,通过孔洞灌浆形成整体,其缺点是:需二次注浆,施工不便,搭接钢筋长,钢筋浪费严重。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是装配式结构体系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也是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其钢筋连接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受力性能好、施工便利、质量可靠和成本低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筋连接技术,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该装置施工方便,连接质量可靠。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外丝接头、连接套筒以及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丝接头和锁紧套筒;所述外丝接头设有柱状本体,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下部设有波形棘齿,所述外丝接头的上部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和上部构件钢筋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丝接头设有筒状本体,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所述波形棘齿适配的棘齿槽,在所述筒状本体内侧下部设有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锁紧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缝;所述外丝接头的下部下压挤装在所述内丝接头中,所述波形棘齿与所述棘齿槽相互咬合。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中部设有横隔板。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四条沿周向均布的所述开口缝。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外丝接头和内丝接头与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简便,外丝接头与内丝接头对准后通过上部构件的自重下压挤入即可将上部构件钢筋和下部构件钢筋连接在一起,便于实现预制构件钢筋的快速连接,不需要焊接和二次注浆,也不需要专用的安装工具,施工便利,连接效率高;采用波形棘齿与棘齿槽咬合并采用锁紧套筒锁箍的连接结构,兼具防退槽功能,连接质量稳定可靠,适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现对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1-1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外丝接头与内丝接头对准安装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丝接头与内丝接头下压挤入到位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锁紧套筒旋转到位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连接最终状态的示意图。图中:1、外丝接头;2、上部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下文简称上部构件钢筋;3、连接套筒;4、内丝接头;4-1、开口缝;4-2、横隔板;5、下部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下文简称下部构件钢筋;6、锁紧套筒;7、上部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下文简称上部构件;8、下部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下文简称下部构件;9、后浇混凝土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和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7,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与上部构件钢筋2连接的外丝接头1、连接套筒3以及与下部构件钢筋5连接的内丝接头4和锁紧套筒6。所述外丝接头1设有柱状本体,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套筒3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下部设有波形棘齿,所述外丝接头1的上部通过所述连接套筒3与上部构件钢筋2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和上部构件钢筋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丝接头4设有筒状本体,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所述波形棘齿适配的棘齿槽,在所述筒状本体内侧下部设有与下部构件钢筋5连接的内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锁紧套筒6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缝4-1。所述外丝接头1的下部下压挤装在所述内丝接头4中,所述波形棘齿与所述棘齿槽咬合。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中部设有横隔板4-2,能够增加内丝接头4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四条沿周向均布的所述开口缝4-1,便于内丝接头4在内部挤压力作用下产生径向弹性变形。上述钢筋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一)在上部构件钢筋2的下端以及下部构件钢筋5的上端加工外螺纹。二)采用连接套筒3,将外丝接头1与上部构件钢筋2连接在一起;将内丝接头4连接在下部构件钢筋5上,将锁紧套筒6连接在内丝接头4的外侧下部。三)上部构件7吊装到位,并使外丝接头1和位于其下方的内丝接头4对齐。四)利用上部构件7的自重,使外丝接头1的下部下压内丝接头4的上部,在外丝接头1的挤压作用下,内丝接头4的上部因设有开口缝4-1会张开,沿径向产生向外的弹性变形,使外丝接头1的下部进入到内丝接头4中,当外丝接头1的波形棘齿与内丝接头4的棘齿槽全部相互咬合后,外丝接头1和内丝接头4连接在一起,内丝接头4上部张开的四瓣筒壁恢复原位。五)旋转锁紧套筒6,使其上移至内丝接头4的端部,将设有开口缝4-1的筒状本体上部锁箍在一起,防止内丝接头4的上部因受力再次产生向外的变形。六)在位于上部构件7和下部构件8之间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混凝土结构9。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外丝接头、连接套筒以及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丝接头和锁紧套筒;所述外丝接头设有柱状本体,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下部设有波形棘齿,所述外丝接头的上部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和上部构件钢筋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丝接头设有筒状本体,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所述波形棘齿适配的棘齿槽,在所述筒状本体内侧下部设有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外侧设有与所述锁紧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上部筒壁上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缝;所述外丝接头的下部下压挤装在所述内丝接头中,所述波形棘齿与所述棘齿槽相互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中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外丝接头、连接套筒以及与下部构件钢筋连接的内丝接头和锁紧套筒;所述外丝接头设有柱状本体,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上部设有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的外螺纹,在所述柱状本体的下部设有波形棘齿,所述外丝接头的上部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与上部构件钢筋连接,所述连接套筒和上部构件钢筋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内丝接头设有筒状本体,在所述筒状本体的内侧上部设有与所述波形棘齿适配的棘齿槽,在所述筒状本体内侧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治章少华牛四欣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锡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