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43619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夹过滤装置、居住区和蓄水池,所述居住区和景观区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滤污池,所述过滤装置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沉淀池,且过滤装置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的底端均通过渗滤管与输入主管相连通,所述输入主管的输出端与蓄水池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蓄水池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主管,且输出主管上均匀设置有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在居住区以及景观区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且在过滤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滤污池,且在过滤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渗滤管,使得渗滤管与输入主管连接,实现将水体导入蓄水池内进行收集,便于后续的水资源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装置
,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因而一种蓄水装置应运而生,但传统的蓄水装置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蓄水装置多为直接将水体导入至蓄水池内,使得水体内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垃圾,待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不仅会堵塞导水管,且不利于蓄水池的长时间使用,同时传统的此类装置不能有效收集居住区所积累的废水以及地面上的污水收集,以及景观区所积累的雨水,使得水体直接蒸发,不能对水体进行再次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能与生态环境形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夹过滤装置、居住区和蓄水池,所述居住区和景观区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且过滤装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滤污池,所述过滤装置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沉淀池,且过滤装置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集水室,所述集水室的底端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夹过滤装置(1)、居住区(2)和蓄水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区(2)和景观区(4)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1),且过滤装置(1)的一侧均设置有滤污池(13),所述过滤装置(1)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沉淀池(14),且过滤装置(1)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集水室(16),所述集水室(16)的底端均通过渗滤管(17)与输入主管(3)相连通,所述输入主管(3)的输出端与蓄水池(5)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蓄水池(5)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主管(7),且输出主管(7)上均匀设置有支管(11),所述支管(11)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景(8)、滴灌用水区域(10)以及喷灌用水区域(12)相连通,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夹过滤装置(1)、居住区(2)和蓄水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居住区(2)和景观区(4)处均设置有过滤装置(1),且过滤装置(1)的一侧均设置有滤污池(13),所述过滤装置(1)内部的顶端均设置有沉淀池(14),且过滤装置(1)内部的底端均设置有集水室(16),所述集水室(16)的底端均通过渗滤管(17)与输入主管(3)相连通,所述输入主管(3)的输出端与蓄水池(5)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蓄水池(5)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主管(7),且输出主管(7)上均匀设置有支管(11),所述支管(11)的输出端分别与水景(8)、滴灌用水区域(10)以及喷灌用水区域(12)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钖钖汪小圆孙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