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321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主要包括承载基体和功能面层,所述的功能面层置于承载基体的上方,所述的承载基体包括棱柱体、倒棱台,所述的倒棱台置于所述棱柱体的下方,所述的棱柱体的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凸榫和两个凹槽,铺装时和邻近的路面砖上的两个凸榫和两个凹槽咬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重新设计块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使路面砖集缝隙渗水与砖间蓄水功能于一体,大大减轻排水压力,同时储备的雨水蒸发可降低地表温度,缓解热岛效应,真正实现生态和环境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砖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
技术介绍
透水路面砖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有机体,能改变传统的排水方式,大大增加排水速度,为整个海绵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目前,大多数透水路面砖采用孔隙率较大的透水性材料。主要出现四个问题:一是透水性能较好的路面砖,抗压强度低,只适用于非承载路面。二是长期使用后,透水砖的表面以及孔隙易被各种污物堵塞而不能自动清除,导致透水性能退化,生态效应急剧衰减。三是长期使用后,砖和地面连接的牢固性差,易松动,造成路面砖不平稳甚至翘起,严重影响行走。四是蓄水能力差,城市热岛效应严重。为克服现有路面砖中存在的不足,技术人通过重新设计块型且功能面层采用特质材料以及防滑措施,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排水系统后,能集渗水与蓄水功能于一体且易保养修复的耐磨防滑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路面砖存在的强度低、易堵塞、易松动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缝隙渗水、砖间蓄水、结构牢固紧凑、可防止使用期间各砖块之间出现高度差现象,表面耐磨防滑,可实现安全步行或行驶,后期保养修复方便、可维修的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所述的路面砖包括承载基体和功能面层,所述的功能面层置于承载基体的上方,所述所述的承载基体包括棱柱体、倒棱台,所述的倒棱台置于所述棱柱体的下方,所述的棱柱体的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凸榫和两个凹槽,铺装时和邻近的路面砖上的两个凸榫和两个凹槽咬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层采用天然骨料或者再生骨料混凝土,来源广,成本低。进一步的,所述的路面砖的横截面为正方形、长方形、棱形、平行四边形,便于拼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倒棱台顶面和棱柱体底面一致,所述倒棱台底面为顶面的0.4-0.6倍,与地面连接的牢固性好,不易松动。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凸榫和两个凹槽在棱柱体的侧面呈对位或邻位分布,防止铺设面高低不平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榫凸出长度为15-50mm,凸出宽度为30-60mm,高为50-100mm,所述的凸榫宽度和凹槽宽度一致,在铺装时起到定位互锁作用,所述凹槽凹进去深度比凸榫凸出长度小10-30mm,使雨天雨水可以快速通过砖间缝隙渗透到地下。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榫和凹槽形状为U形、耳朵形、梯形、圆弧形。进一步的,所述的功能面层采用高强耐磨砂浆,厚为40-60mm,表面有凸起3-5mm的图案,具有防滑耐磨的效果,所述图案边缘连接有至少两个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直径1-2mm,在功能面层边缘呈60-75°向斜下方延伸至路面砖的棱柱体侧面上,增加了路面砖的透水性。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基层和功能面层通过高频振动与挤压的方式进行结合。进一步的,所述的路面砖采用工厂预拼装、现场吊装施工的方式,加快施工速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倒棱台和地面连接的牢固性好,不易松动;凸榫和凹槽的设计使相邻路面砖互锁,结构牢固紧凑,有效防止使用期间各砖块之间出现高度差现象;功能面层具有凸起的图案,具有防滑耐磨的效果。本技术通过重新设计块型,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使路面砖集缝隙渗水与砖间蓄水功能于一体,大大减轻排水压力,同时储备的雨水蒸发可降低地表温度,可缓解热岛效应,真正实现生态和环境效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耐磨防滑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凸榫和凹槽采用耳朵形对位连锁砖结构三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拼装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防滑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拼装整体及吊装示意图;其中,1-棱柱体、2-倒棱台、3-凸榫、4-凹槽、5-图案、6-排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一种耐磨防滑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耐磨防滑缝隙透水连锁路面砖,路面砖包括承载基体和功能面层,功能面层置于承载基体的上方,承载基体包括棱柱体1、倒棱台2,倒棱台2置于棱柱体1的下方,棱柱体1的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铺装时和邻近的路面砖上的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咬合连接。路面砖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倒棱台2顶面和棱柱体1底面一致,倒棱台2底面为顶面的0.5倍。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在棱柱体1的侧面呈对位或邻位分布。凸榫3凸出长度为30mm,凸出宽度为40mm,高为80mm,凸榫3宽度和凹槽4宽度一致,凹槽4凹进去深度比凸榫3凸出长度小20mm。凸榫3和凹槽4形状为耳朵形。功能面层采用高强耐磨砂浆,厚为50mm,表面有凸起3-5mm的图案5,且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所述图案5边缘连接有至少两个排水孔6,所述的排水孔6直径1.5mm,在功能面层边缘呈70°向斜下方延伸至路面砖的棱柱体1侧面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砖包括承载基体和功能面层,所述的功能面层置于承载基体的上方,所述的承载基体包括棱柱体(1)、倒棱台(2),所述的倒棱台(2)置于所述棱柱体(1)的下方,所述的棱柱体(1)的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铺装时和邻近的路面砖上的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咬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砖包括承载基体和功能面层,所述的功能面层置于承载基体的上方,所述的承载基体包括棱柱体(1)、倒棱台(2),所述的倒棱台(2)置于所述棱柱体(1)的下方,所述的棱柱体(1)的侧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铺装时和邻近的路面砖上的两个凸榫(3)和两个凹槽(4)咬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基层采用天然骨料或者再生骨料混凝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砖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棱形、平行四边形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棱台(2)顶面和棱柱体(1)底面一致,所述倒棱台(2)底面为顶面的0.4-0.6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防滑连锁缝隙透水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倩申屠倩芸方明晖童彦伟王莉娜王敏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