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行忠专利>正文

海绵城市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81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砖体上部设有孔洞,孔洞底部与砖体通槽下部相连;砖体下部设有两个通槽两个通槽沿着砖体下部长边方向贯通整个砖体,使砖体前部及后部相通,砖体下部中部设有与左通槽垂直相通的左沟道及与右通槽垂直相通的右沟道,所述砖体左部设有互锁凹槽,凹槽上设有两个凸起,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互锁凸槽横截面与砖体左部互锁凹槽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所述互锁凹槽和互锁凸槽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凸槽中间设有缺口,缺口贯穿凸槽与设在砖体下部的沟道相通,前部中间下部为内凹弧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透水砖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
技术介绍
透水砖是为解决城市地表硬化,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活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而诞生的环保建材新产品。现有的透水砖一方面相互之间没有互锁容易脱落破损,另一方面现有渗水砖只具有渗透功能不具有储蓄功能,容易造成堵塞及雨水资源的浪费,导致其失去透水能力。此外,现有透水砖内部没有和大气连通,透水砖内部水分不能与外界环境接触形成对流循环,使水分难以蒸发,不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砖,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砖体上部、砖体下部、砖体左部、砖体右部、砖体前部、砖体后部,砖体上部设有孔洞,孔洞横截面为圆形,砖体上部孔洞不少4个;孔洞底部与砖体通槽下部相连;砖体下部设有两个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均为半圆形孔洞,两个通槽沿着砖体下部长边方向贯通整个砖体,使砖体前部及后部相通,两个通槽分别位于砖体下部宽边的1/3、2/3处,砖体下部中部设有与左通槽垂直相通的左沟道及与右通槽垂直相通的右沟道,所述砖体左部设有互锁凹槽,凹槽上设有两个凸起,凸起7为半圆柱形,分别位于凹槽6长边的1/3和2/3处;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互锁凸槽横截面与砖体左部互锁凹槽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所述互锁凹槽和互锁凸槽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凸槽中间还设有缺口,缺口贯穿凸槽与设在砖体下部的沟道相通,所述砖体前部设有两个凸块,凸块呈梯形上大下小,分别位于砖体宽边1/3、2/3处;前部中间下部为内凹弧形面,所述砖体后部为平滑面;所述砖体的长与宽比为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透水砖砖体上具有的凸起、凸块使砖体间产生缝隙,利用缝隙进行透水,同时通过砖体下部通槽、砖体前部缝隙、砖体上部孔隙形成空气对流循环,该透水砖还可通过砖体左部的凹槽和砖体右部的凸槽可使砖体间互锁连接,避免砖块滑动,保证路面强度及稳定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巧妙,不仅通过砖块拼接时,可以实现透水砖之间的互锁、防移位功能,而且容易拼接,施工周期短,所述透水砖类似海绵,具有蓄水功能,同时,可以通过砖体下部通槽、砖体前部缝隙、砖体上部孔洞形成空气对流循环,孔洞横截面圆形,可使孔洞不易堵塞;通过砖体下部通槽、砖体前部缝隙、砖体上部孔洞形成空气对流循环,且砖体的缝隙、孔洞、通槽上下横截面不同,造成气压差,使水分快速蒸发,缓解热岛效应,特别适合于城市人行道、步行街、公寓停车场、机场等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砖体左部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砖体前部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海绵城市透水砖砖体底部俯视图;图5为图1的海绵城市透水砖安装示意图。(一块透水砖的右面与另一透水砖左面结合)图中数字表示:1-砖体上部;2-孔隙;3-砖体下部;4-1--左通槽,4-2-右通槽;5-砖体左部;6-互锁凹槽;7-凸起条;8-砖体右部;9-互锁凸槽;10-缺口;11-砖体前部;12-凸块;13-内凹弧形面;14-砖体后部,15--砖体下部3的右沟道,16--砖体下部3的左沟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技术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砖体上部1、下部3、左部5、右部8、前部11、后部14构成的砖体,所述砖体上部1设有孔洞2,所述砖体上部1上设有孔洞2,孔洞为圆柱形,孔洞贯穿砖体,孔洞底部与砖体通槽4下部相连。砖体上部孔洞不少4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砖体上部孔洞沿砖体长轴方向布置两排,每排3个孔洞,孔洞间距相同。孔洞可通过与砖体通槽4相连形成不同横截面产生压力差,使水分蒸发,所述砖体下部3设有左通槽4-1,右通槽4-2,左通槽4-1,右通槽4-2均为半圆形孔洞,通槽4沿着砖体下部3长边方向分布,贯通整个砖体,且与砖体前部及后部相连。并且两个通槽分别位于砖体下部3宽边的1/3、2/3处,砖体下部3中部设有与左通槽4-1垂直相通的左沟道15及与右通槽4-2垂直相通的右沟道16,通槽内可以收集雨水,增加透水砖的蓄水能力,所述砖体左部5设有互锁凹槽6,凹槽6上设有两个凸起7,所述砖体右部8设有互锁凸槽9,互锁凸槽9横截面与砖体左部互锁凹槽6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所述互锁凹槽6和互锁凸槽9截面均为三角形。可以使透水砖左右固定,避免滑动,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9,凸槽9中间还设有缺口10,缺口10贯穿整个凸槽与设在砖体下部3的沟道16相通,以便雨水流动,所述砖体前部11设有两个凸块12,凸块12呈梯形,上大下小,分别位于砖体宽边1/3、2/3处;前部中间下部为内凹弧形面13,所述砖体后部14为平滑面。所述砖体左部上部设有互锁凹槽,凹槽截面为三角形;砖体左部5的互锁凹槽6上设有的两个凸起7,凸起7为半圆柱形,分别位于凹槽6长边的1/3和2/3处。所述砖体的长与宽比为2:1。降雨时,雨水通过砖体左部5的互锁凹槽6上的两个凸起7及砖体前部11上的凸块12使砖体间产生缝隙,增加透水砖下渗能力,使雨水快速排至砖体下部3的通槽4中,相邻透水砖的通槽4相互贯通,形成大量相互流通的透水空间。晴天时,通过砖体前部11的缝隙和砖体上部1的孔洞2,使通槽4内储存的雨水与大气相通,并利用孔洞2和内凹弧形面13上下横截面不同产生不同压力差,使通槽4内降水快速蒸发至大气中,缓解热岛效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海绵城市透水砖

【技术保护点】
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砖体上部、砖体下部、砖体左部、砖体右部、砖体前部、砖体后部,砖体上部设有孔洞,孔洞横截面为圆形,砖体上部孔洞不少4个;孔洞底部与砖体通槽下部相连;砖体下部设有两个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均为半圆形孔洞, 两个通槽沿着砖体下部长边方向贯通整个砖体,使砖体前部及后部相通,两个通槽分别位于砖体下部宽边的1/3、2/3处,砖体下部中部设有与左通槽垂直相通的左沟道及与右通槽垂直相通的右沟道,所述砖体左部设有互锁凹槽,凹槽上设有两个凸起,凸起7为半圆柱形,分别位于凹槽6长边的1/3和2/3处;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互锁凸槽横截面与砖体左部互锁凹槽横截面形状相对应,所述互锁凹槽和互锁凸槽截面均为三角形;所述砖体右部设有互锁凸槽,凸槽中间还设有缺口,缺口贯穿凸槽与设在砖体下部的沟道相通,所述砖体前部设有两个凸块,凸块呈梯形上大下小,分别位于砖体宽边1/3、2/3处;前部中间下部为内凹弧形面,所述砖体后部为平滑面;所述砖体的长与宽比为2:1。

【技术特征摘要】
1.海绵城市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绵城市透水砖包括砖体上部、砖体下部、砖体左部、砖体右部、砖体前部、砖体后部,砖体上部设有孔洞,孔洞横截面为圆形,砖体上部孔洞不少4个;孔洞底部与砖体通槽下部相连;砖体下部设有两个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左通槽、右通槽均为半圆形孔洞,两个通槽沿着砖体下部长边方向贯通整个砖体,使砖体前部及后部相通,两个通槽分别位于砖体下部宽边的1/3、2/3处,砖体下部中部设有与左通槽垂直相通的左沟道及与右通槽垂直相通的右沟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行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行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