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09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3)和连挂装置(4),所述连挂装置(4)包括车钩体(43)、钩舌(45)、脱钩杆(47)和复位弹簧(48),所述车钩体(43)同一端形成钩槽(44)和钩销(46),所述钩舌(45)位于钩槽(44)与钩销(46)之间且与车钩体(43)活动连接,脱钩杆(47)与钩舌(45)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8)相对两端分别与车钩体(43)、脱钩杆(47)连接,缓冲器(3)连接在车钩体(43)自由端。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地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自动连挂,通过扳动脱钩杆即可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相互脱开,操作很方便,具有结构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实施成本低等突出优点。

A semi-automatic coupling buffe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连挂
,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国内客运动车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货运动车组刚刚起步,有好多技术还在研究探索中,例如,车钩缓冲装置等。现国内的货运机车大多采用100型车钩缓冲装置,动车组大多采用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这两种车钩缓冲装置对货运动车组而言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自身重量较重,其制作工艺要求也较高,因此,不仅生产周期长,而且价格昂贵。尤其是对于窄轨距货运动车组而言,由于这种货运动车本身的体积较小,其载货量也较小,因此,其运行时所需要的牵引力也相对较小,如果仍然采用现有的用于车辆之间连挂和牵引的车钩或者锁链,则导致其运营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体积小、自重轻。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器和连挂装置,所述连挂装置包括车钩体、钩舌、脱钩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车钩体同一端形成钩槽和钩销,所述钩舌位于钩槽与钩销之间且与车钩体活动连接,所述脱钩杆与钩舌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相对两端分别与车钩体、脱钩杆连接,所述缓冲器连接在车钩体自由端。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包括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贯穿前丛板、后丛板以及连接弹簧,另一端上形成连挂通孔,且所述连接弹簧位于前丛板与后丛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器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前丛板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车钩体自由端开设连接孔和U形开口槽,且所述连接孔贯通所述U形开口槽,所述缓冲器与车钩体之间通过销轴贯穿连接孔、连挂通孔而形成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销轴贯穿连接孔、连挂通孔后,在销轴上连接开口销,所述开口销位于车钩体外侧。优选地,所述车钩体同一端的钩槽为凹锥形结构,钩销为与钩槽相配合的凸锥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钩舌呈半圆结构。优选地,所述车钩体中的钩舌的转动角度是4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缓冲器固定连接在车辆端部,通过缓冲器可以减轻车辆连挂时的纵向冲击,在相邻的两节车辆需要进行连挂作业时,通过其中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销插接入另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槽中,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自动相互连挂,当相邻的两节车辆之间需要解除相互连挂状态时,作业人员只需要扳动脱钩杆,通过其中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销完全脱离另一节车辆端部的车钩体上的钩槽,即可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相互脱开,因此,操作很方便,而且,与现有的密接式车钩结构相比较,其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实施成本也更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车辆的主视图。图2为车辆的仰视图。图3为车辆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所示上座构造的放大图。图6为图1或者图2中的缓冲器的主视图。图7为图6所示的缓冲器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B-B向的剖视图。图9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图10为牵引杆连挂装置的构造示意图(爆炸图)。图11为牵引杆缓冲装置相互连挂(手动型连挂缓冲结构)的构造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C-C向的剖视图。图13为图11中的卡环的剖视图。图14为图11中的牵引杆的剖视图。图15为车钩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图16为车钩缓冲装置的构造示意图(俯视图)。图17为本技术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的构造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的车钩的剖视图。图19为图17中的车钩处于相互锁紧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0为图17中的车钩处于相互脱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防脱轨装置,2-走行装置,3-缓冲器,4-连挂装置,5-销轴,6-连接螺栓,7-斜撑,8-波纹渡板,9-车厢,10-车架,11-底门,12-双联杆,13-第一顶杆,14-第二顶杆,15-下座,16-上座,17-牵引电机,18-支架,19-减震垫,20-耐磨环,21-卡环,22-开口销,23-钢轨安装粱,31-螺母,32-垫圈,33-后丛板,34-连接弹簧,35-前丛板,36-连接件,37-连挂通孔,38-缓冲垫,40-牵引杆,41-连接孔,42-连接卡槽,43-车钩体,44-钩槽,45-钩舌,46-钩销,47-脱钩杆,48-复位弹簧,421-卡接面,422-加工面,101-稳定轮,102-支撑轴,103-安装架,201-轴箱体,202-车轮,203-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的车辆,具体包括防脱轨装置1、走行装置2以及车厢9和车架10,所述车厢9呈漏斗形,采用不锈钢制造,在车厢9的厢体外面设有纵横交错的折弯槽钢,所述折弯槽钢形成网状结构,且与厢体焊接在一起,有效地增加了车厢9的刚度。在车厢9入口部的相对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波纹渡板8,当若干节车厢9串接起来后,在装货时,通过波纹渡板8可以防止货物掉落到相邻的两节车厢9之间的间隙中。在车厢9上设置卸货机构,所述卸货机构包括若干底门11和开闭门机构,如图1、图2所示,可以在车厢9底部设置6扇底门11和3套开闭门机构,所述的开闭门机构安装在车架10下部,包括手柄、传动轴、双联杆12、第一顶杆13和第二顶杆14,所述双联杆12通过传动轴与车厢9之间形成活动连接,且双联杆12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顶杆13一端、第二顶杆14一端形成活动铰接,所述第一顶杆13的另一端、第二顶杆14的另一端分别与独立的底门11形成活动铰接,所述的底门11与车厢9之间形成活动铰接;所述手柄控制双联杆12相对于车厢9转动,从而使底门11可以相对于车厢9张开或者关闭,每两扇底门11通过一个开闭门机构将底门11打开或者关闭。在车厢9进入货场卸货区时,通常是采用碰撞方式,通过开闭门机构也可以依次将底门11打开。所述底门11相对于车厢9的张角最好是42度,如图1所示,以尽量增大卸货面积,减小卸货时间。所述的车架10主要由两根边梁、前后两根牵引梁、中间两根横梁固定连接而构成“目”字结构。其中的边梁、横梁都采用箱型结构,且边梁采用鱼腹形式,以有效提高车架10的刚度。在车架10顶部固定连接车厢9,且车厢9与车架10之间所形成的安息角是56度,如图1所示,以便于车厢9的快速卸货。所述车厢9的左右两边、车架10上部的空间,可以用于走管、走线。在车厢9前后两端与车架10之间分别设置两根斜撑7,以有效地减小车厢9在重载状态下的变形。所述车架10底部通过轴箱体201固定连接走行装置2,所述走行装置2主要包括车轮202和轮轴203,所述轮轴203的相对两端安装车轮202,在轴箱体201上设置弹簧,所述轴箱体201上的弹簧优选采用橡胶弹簧,所述走行装置2与车架10之间通过轴箱体201上的弹簧直接连接在一起,即走行装置2是采用车架10承载方式,以使车体的重量通过轴箱体201上的橡胶弹簧传递到轮对上,每个机车、车辆通常配置2个轮对。另外,所述走行装置2还可以包括牵引电机17,所述牵引电机17的动力输出轴为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3)和连挂装置(4),所述连挂装置(4)包括车钩体(43)、钩舌(45)、脱钩杆(47)和复位弹簧(48),所述车钩体(43)同一端形成钩槽(44)和钩销(46),所述钩舌(45)位于钩槽(44)与钩销(46)之间且与车钩体(43)活动连接,所述脱钩杆(47)与钩舌(45)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8)相对两端分别与车钩体(43)、脱钩杆(47)连接,所述缓冲器(3)连接在车钩体(43)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器(3)和连挂装置(4),所述连挂装置(4)包括车钩体(43)、钩舌(45)、脱钩杆(47)和复位弹簧(48),所述车钩体(43)同一端形成钩槽(44)和钩销(46),所述钩舌(45)位于钩槽(44)与钩销(46)之间且与车钩体(43)活动连接,所述脱钩杆(47)与钩舌(45)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8)相对两端分别与车钩体(43)、脱钩杆(47)连接,所述缓冲器(3)连接在车钩体(43)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器(3)包括前丛板(35)、后丛板(33)以及连接弹簧(34)和连接件(36),所述连接件(36)一端贯穿前丛板(35)、后丛板(33)以及连接弹簧(34),另一端上形成连挂通孔(37),且所述连接弹簧(34)位于前丛板(35)与后丛板(3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型连挂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器(3)还包括缓冲垫(38),所述缓冲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卿陈传彬陈强黎焕先彭长福隆孝军江太宏刘凤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