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377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污染物的设备,具体是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本烟尘废气处理系统通过采用“T”字形进气通道及设置缓冲装置来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并且加设补液箱,可对处理箱内吸收液进行补充,从而可实现持续性的废气处理。

A flue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smoke and dus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absorbing pollutants, in particular to a smoke and dust treatment system. The smoke exhaust gas treatment system through the use of \T\ shaped inlet channel and the buffer device is arranged to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of waste gas and liquid contact time and contact area,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absorption smoke; and a fluid box, the treatment box absorption liquid is added, which can realize the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污染物的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吸收烟尘废气中污染物的设备。
技术介绍
烟尘废气是餐饮厨房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有害物质,其主要成分通常包括油脂、各种有机及无机有害气体、颗粒物。烟尘废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体也有较大危害,因此如果不及时处理,烟尘毁掉的不仅是蓝天,更严重的是威胁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鉴于烟尘废气危害,工业生产过程中尾气的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现有的烟尘废气处理装置结构复杂、工艺繁杂,处理效率较低,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另外,现有的烟尘废气处理装置补液时需要停止废气排入,降低废气处理效率,无法实现持续性的废气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烟尘废气处理装置处理效率较低、无法实现持续性的废气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通道,可容纳吸收输入废气中目标成分的吸收液的处理箱,对处理箱内吸收液进行补充的补液箱;进气通道设于处理箱内,补液箱设于处理箱外侧且通过连通管连通两者下部;所述烟尘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使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输出的废气进入吸收液内后向四周扩散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于处理箱内且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其将处理箱自上而下分隔成气室及吸收室;气室设有排气口,吸收室用于容纳吸收液,废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吸收室后,再穿过缓冲装置进入气室,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所述进气通道总体呈“T”字形,其包含水平通道、垂直通道;水平通道前端穿过处理箱的外壁与外界相通,为进气通道的进气端,水平通道的后端封闭;垂直通道上端与水平通道中部连通,下端为进气通道的排气端。本技术有益效果:1、所述进气通道的“T”字形设计可使废气相对均匀从垂直通道的排气端排出,并且缓冲装置使排气端输出的废气向四周均匀扩散进入吸收液内,从而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2、所述补液箱可对处理箱内吸收液进行补充,从而可实现持续性的废气处理。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气通道;2、处理箱;3、补液箱;4、缓冲装置;5、连通管;11、水平通道;12、垂直通道;21、排气口;22、除雾装置;23、排污口;31、液位控制装置;32、溢流口;41、导向板;42、冲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中的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通道1、处理箱2、补液箱3以及缓冲装置4。所述进气通道1、缓冲装置4均安装于处理箱2内;补液箱3安装于处理箱2外侧,并且通过连通管5连通补液箱3与处理箱2两者的下部。所述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工作时,处理箱2及补液箱3内均容纳吸收从进气通道1输入废气中目标成份的吸收液。由于处理箱2内吸收液吸收废气中目标成份时其有效成份会降低,补液箱3内的吸收液对处理箱2内的吸收液进行不断补充,从而本技术可实现持续性的废气处理。所述缓冲装置4与进气通道1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缓冲装置4将处理箱2自上而下分隔成气室及吸收室两个空间。气室的顶部设有排气口21,吸收室用于容纳吸收液,废气通过进气通道1进入吸收室后,再穿过缓冲装置4进入气室,最终从排气口21排出;缓冲装置4在此过程中,其作用是使从进气通道1的排气端输出的废气进入吸收液内后向四周扩散,从而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所述进气通道1总体呈“T”字形,包括水平通道11、垂直通道12。水平通道11前端穿过处理箱2的外壁与外界相通,为进气通道1的进气端,水平通道11的后端封闭;垂直通道12上端与水平通道11中部连通,下端为进气通道1的排气端。废气从进气端到排出端的过程中,一部分废气从进气端流动至水平通道11与垂直通道12的连通处(即垂直通道12的上端处)后,直接向垂直通道12的排气口21流动;另一部分废气从进气端流动至水平通道11的后端,之后返流至水平通道11与垂直通道12的连通处,最后直接向垂直通道12的排气口21流动;两部分废气在垂直通道12流动的过程中相互扰动,使其于水平方向的动量逐渐减少,并且使垂直通道12内废气逐渐均布。因而,进气通道1采用“T”字形设计也可以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以及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4为冲孔板,其水平设置并与进气通道1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废气从排气端输出后从上而下进入吸收液,由于浮力的作用,废气到达最低位置后向上浮起,冲孔板的阻碍作用使仅部分气体从冲孔板中靠近排出端的部分排出,其余气体逐渐从冲孔板中远离排出端的部分排出;此过程中,冲孔板将废气气泡进行分解从而增加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并且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为了降低气体从排气口21排出后的含水量,所述排气口21处还安装有除雾装置22。实施例二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的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缓冲装置4结构、补液箱3结构,以及处理箱2底部加设有排污口23。本实施例的缓冲装置4由导向板41及冲孔板42组成,导向板41及冲孔板42均总体呈环形且水平设置;导向板41的内侧与进气通道1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冲孔板42的内侧与导向板41的外侧四周相接。废气从排气端输出后从上而下进入吸收液,由于浮力的作用,废气到达最低位置后向上浮起,导向板41的阻碍作用使气体不能通过其向上流动,需从冲孔板42排出。而冲孔板42的阻碍作用使仅部分气体从冲孔板42中靠近排出端的部分排出,其余气体逐渐从冲孔板42中远离排出端的部分排出;此过程中,冲孔板42将废气气泡进行分解从而增加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并且导向板41、冲孔板42的阻碍作用增加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吸收烟尘废气的处理效率。本实施例的补液箱3结构包括液位控制装置31,所述液位控制装置31用于监测补液箱3内吸收液的液位,以及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对补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通道,可容纳吸收输入废气中目标成分的吸收液的处理箱,对处理箱内吸收液进行补充的补液箱;进气通道设于处理箱内,补液箱设于处理箱外侧且通过连通管连通两者下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输出的废气进入吸收液内后向四周扩散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于处理箱内且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其将处理箱自上而下分隔成气室及吸收室;气室设有排气口,吸收室用于容纳吸收液,废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吸收室后,再穿过缓冲装置进入气室,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所述进气通道总体呈“T”字形,其包含水平通道、垂直通道;水平通道前端穿过处理箱的外壁与外界相通,为进气通道的进气端,水平通道的后端封闭;垂直通道上端与水平通道中部连通,下端为进气通道的排气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废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通道,可容纳吸收输入废气中目标成分的吸收液的处理箱,对处理箱内吸收液进行补充的补液箱;进气通道设于处理箱内,补液箱设于处理箱外侧且通过连通管连通两者下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输出的废气进入吸收液内后向四周扩散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于处理箱内且与进气通道的排气端的四周相接,其将处理箱自上而下分隔成气室及吸收室;气室设有排气口,吸收室用于容纳吸收液,废气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吸收室后,再穿过缓冲装置进入气室,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所述进气通道总体呈“T”字形,其包含水平通道、垂直通道;水平通道前端穿过处理箱的外壁与外界相通,为进气通道的进气端,水平通道的后端封闭;垂直通道上端与水平通道中部连通,下端为进气通道的排气端。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阳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力宝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