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24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具有:容纳有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填充有选自稀有气体及氮气中的气体的加压气体室、以及在上述燃烧室与上述加压气体室之间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室之间被第1封闭构件封闭,上述加压气体室与上述扩散室之间被第2封闭构件封闭,上述燃烧室具有使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和产生能够使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的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将上述气体发生器置于高温气氛中时,上述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发生膨胀而使上述第2封闭构件向上述扩散室侧开裂后,由于上述扩散室内的压力升高或气体流入引起的冲击,上述第1封闭构件变形或上述第1封闭构件向上述燃烧室侧移动,使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室、及上述燃烧室内部与上述气体发生器外部连通。

Gas generator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gas generator, which is containing the combustion chamber, the igniter and the gas generating agent is filled with pressurized gas from the gas chamber, rare gases and nitrogen in and betwee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pressurized gas chamber has a gas outlet of the diffusion chamber betwee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the diffusion chamber is first closed closed component, between the pressurized gas chamber and the diffusion chamber is closed second components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closed, the closure member first deformed or moved in space, and the first component to the closure member deformation or moving space of at least one of the above. The gas generator in high temperature atmosphere, the gas pressurized gas chamber expands the closure member into the diffusion chamber side of the second crack, because The impact of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in the diffusion chamber or the inflow of gas is described. The above first seals are deformed or the first closed components move towards the combustion chamber side, so that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diffusion chamber and the above combustion chamber part outside the gas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气囊装置等的气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体发生器中,具有在筒状壳体内具有填充有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和高压填充有气体的加压气体室、并在燃烧室和加压气体室之间具有包含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的气体发生器。在燃烧室与扩散室之间、以及加压气体室与扩散室之间,分别利用封闭构件封闭,扩散室的气体排出口处于开口状态。在包含这种类型的气体发生器的气囊装置因火灾等而被置于高温状态时,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会发生膨胀而达到高压状态,封闭构件受到破坏而开口,因此上述加压气体会通过扩散室而从气体排出口排出。之后,如果保持这样的高温状态,则最终会造成作为封闭空间的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发生着火燃烧而产生燃烧气体,而如果在此阶段筒状壳体的强度由于热而降低,则也存在以下隐患:上述燃烧气体的产生使得密闭的燃烧室的压力升高,筒状壳体本身受到破坏。在US-BNo.6,447,008中公开了以下气体发生器:在加压室9和装料室2之间形成有出料室7,各室分别通过密封盘25、分割壁6划分。在外部温度变为高温、由于装料3的燃烧而导致装料室2升压的情况下,密封止动件23脱落并飞向加压室9,同时分离壁6的周缘部(与室壁部10的抵接部分)破坏,分离壁6向出料室7移动,由此,装料室2经由排出口26而与壳体的外部连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具有:位于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侧的容纳有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位于与上述第1端部为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的填充有选自稀有气体及氮气中的气体的加压气体室、以及在上述燃烧室与上述加压气体室之间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室之间利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抵接的第1封闭构件封闭,上述加压气体室与上述扩散室之间利用固定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的第2封闭构件封闭,其中,上述燃烧室具有使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和用于产生能够使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的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上述气体发生器置于由火引起的高温气体氛围中时,在通过上述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发生膨胀而使上述第2封闭构件从上述加压气体室侧向上述扩散室侧开裂,从而使气体流入上述扩散室之后,通过上述扩散室内的压力升高或气体流入引起的冲击,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上述第1封闭构件向上述燃烧室侧移动,由此,上述燃烧室与上述扩散室连通,并且,上述燃烧室内部与上述气体发生器外部连通。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下面详细的说明和所附的附图而进一步得到完全理解,但这些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不受其限制。[图1]图1中,(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b)为显示(a)的工作后的状态的图。[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图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图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图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发生器的长轴方向的剖面图。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US-BNo.6,447,008的气体发生器以首先使装料室2侧工作为前提。由于外部温度升高时加压气体室也被加热,因此加压室9内的压力也升高。可认为在此状态下密封盘25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压力,密封止动件23变得不易飞出,因此能否进行期待的动作尚不清楚。另外,在首先使加压室9侧升压的情况下,由于沿反方向(从加压室9向出料室7)施加负载,因此成为密封盘25难以破坏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即使在置于由火引起的高温气体氛围中这样的情况下,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的气体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具有:位于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侧的燃烧室、位于与上述第1端部为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的加压气体室、以及在上述燃烧室与上述加压气体室之间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在工作时,如下所述地动作。在点火器工作而使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着火燃烧时,产生燃烧气体。在受到由上述燃烧气体产生的压力而导致第1封闭构件开裂而开口时,燃烧气体流入扩散室内。在由于流入扩散室内的燃烧气体引起的压力升高、或由于受到上述燃烧气体的压力的破坏机构的存在而导致第2封闭构件开裂而开口时,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流入扩散室内。之后,流入扩散室内的燃烧气体和加压气体从气体排出口排出。作为上述破坏机构,已知有例如在JP-ANo.2014-094614号公报的图1中记载的多功能构件、在JP-ANo.2014-144736号公报的图1中记载的多功能构件。即使在并不是像上述那样的进行正常动作的情况、而是发生了诸如气体发生器被置于由火灾等引起的高温状态时这样的异常情形时,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也可以以尽可能提高安全性的方式动作。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作为用于在上述异常情形发生时进行提高安全性的动作的机构,具有下述(I)和(II)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I)在燃烧室内形成的用于上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II)配置在燃烧室内的用于产生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的构件。机构(I)在工作前的状态下在燃烧室内即具有空间。机构(II)在工作前的状态下在燃烧室内不具有空间,但在从扩散室侧向第1封闭构件施加压力时产生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置于由火灾引起的高温状态时,加压气体室的压力上升,第2封闭构件开裂而开口。在气体从上述开口部流入扩散室内而导致扩散室的压力升高时,第1封闭构件会受到向点火器侧的挤压,但此时,如果燃烧室内整体致密地填充有气体发生剂,则气体发生剂以支撑第1封闭构件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第1封闭构件变得难以变形及移动。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具有上述机构(I)和机构(II)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因此燃烧室与扩散室连通。因此,即使在其后由于周围环境的进一步的温度升高而导致燃烧室内的气体发生剂着火燃烧并产生燃烧气体的情况下,燃烧室也会通过第1封闭构件的变形或移动而成为与扩散室连通的状态,因此燃烧气体通过扩散室从气体排出口排出。因此,不会对气体发生器的壳体施加过度的压力,可防止壳体被破坏。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封闭构件及第2封闭构件均为用于将筒状壳体内部隔开并封闭的构件,因此为板形状。第1封闭构件及第2封闭构件的配置使得其各自的直径方向与筒状壳体的长轴方向正交。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是指:通过第1封闭构件发生破裂、变形、或弯折,使得在燃烧室与扩散室之间产生能够使燃烧气体通过的程度的间隙。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第1封闭构件发生移动是指:以使得第1封闭构件的直径方向相对于筒状壳体的长轴方向变得倾斜的方式进行移动等,使得在燃烧室与扩散室之间产生能够使燃烧气体通过的程度的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包括通过第1封闭构件变形且移动,使得在燃烧室与扩散室之间产生能够使燃烧气体通过的程度的间隙的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气体发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其为下述气体发生器:在上述燃烧室内具有使得上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上述空间由在上述气体发生剂与上述第1封闭构件之间,与上述气体发生剂接触且与上述第1封闭构件隔开距离配置的具有连通孔的保持件形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体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气体发生器,其具有:位于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侧的容纳有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位于与所述第1端部为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的填充有选自稀有气体及氮气中的气体的加压气体室、以及位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加压气体室之间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扩散室之间利用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抵接的第1封闭构件封闭,所述加压气体室与所述扩散室之间利用固定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的第2封闭构件封闭,其中,所述燃烧室具有所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和用于产生使得所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的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置于由火引起的高温气体氛围中时,在通过所述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发生膨胀而使所述第2封闭构件从所述加压气体室侧向所述扩散室侧开裂,从而使气体流入所述扩散室之后,通过所述扩散室内的压力升高或气体流入引起的冲击,所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所述第1封闭构件向所述燃烧室侧移动,由此,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扩散室连通,并且,所述燃烧室内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2 JP 2015-1041701.气体发生器,其具有:位于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侧的容纳有点火器和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位于与所述第1端部为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的填充有选自稀有气体及氮气中的气体的加压气体室、以及位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加压气体室之间的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扩散室之间利用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抵接的第1封闭构件封闭,所述加压气体室与所述扩散室之间利用固定于所述筒状壳体的内周壁面的第2封闭构件封闭,其中,所述燃烧室具有所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和用于产生使得所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的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在所述气体发生器置于由火引起的高温气体氛围中时,在通过所述加压气体室内的气体发生膨胀而使所述第2封闭构件从所述加压气体室侧向所述扩散室侧开裂,从而使气体流入所述扩散室之后,通过所述扩散室内的压力升高或气体流入引起的冲击,所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或所述第1封闭构件向所述燃烧室侧移动,由此,所述燃烧室和所述扩散室连通,并且,所述燃烧室内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在所述燃烧室内具有使得所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在所述气体发生剂与所述第1封闭构件之间,与所述气体发生剂接触且与所述第1封闭构件隔开距离配置的具有连通孔的保持件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在所述燃烧室内具有使得所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所述空间由在所述气体发生剂与所述点火器之间,与所述气体发生剂接触且与所述点火器隔开距离配置的具有连通孔的保持件形成,通过所述扩散室内的压力升高或气体流入引起的冲击,所述第1封闭构件发生变形时,所述保持件向所述点火器侧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中,在所述燃烧室内具有使得所述第1封闭构件能够发生变形或移动的空间,所述空间是在第1保持件与第2保持件之间形成的空间,所述第1保持件配置于所述第1封闭构件侧、且具有连通孔,所述第2保持件在轴向上与所述第1保持件隔开间隔地配置于所述点火器侧、且具有连通孔,所述第1保持件的所述第1封闭构件侧的面和所述第2保持件的所述点火器侧的面与气体发生剂接触,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睦治福本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赛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