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纳米纤维的稳定过滤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18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1:57
提供了包含纳米纤维的过滤介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有关组件、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介质可包括设计成赋予所述过滤介质有益特性的第一纤维网和第二纤维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纤维网可提供高的颗粒效率,第二纤维网可提供合适的容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与第二纤维网可具有相似或基本上相同的某些特性(例如,水接触角、表面能)。第一与第二纤维网之间的相似性可用于提高过滤介质在多种条件(例如,高温、高压、蒸气灭菌)下的结构稳定性和/或对某些流体(例如,水)的渗透性。如本文所述的过滤介质可特别好地适用于涉及液体过滤的应用。

Stable filter media containing nanofibers

A filter medium containing nanofiber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are provided. In some implementation schemes, the filter medium may include a first fiber net and a second fiber network designed to give beneficial properties to the filter media. For example, in some of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s, the first fiber network provides high granular efficiency, and the second fiber network provides the appropriate capacity. In some of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s, the first and second fiber networks have similar or basically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water contact angle, surface energy).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fiber network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permeability of filter media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high 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steam sterilization) and / or permeability to some fluids (e.g., water). As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the filter media can b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liquid fil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纳米纤维的稳定过滤介质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一般地涉及过滤介质,具体地,涉及包含纳米纤维的过滤介质,其可用于多种应用(例如,灭菌级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过滤元件可以在多种应用中用于除去污染物。这样的元件可以包括可由纤维的网形成的过滤介质。纤维网提供允许流体(例如,气体、液体)流过该介质的多孔结构。流体内含有的污染物颗粒(例如,微生物颗粒、病毒颗粒、生物细胞、来自生物细胞的碎片和双分子聚集体)可被捕获在纤维网上或纤维网中。根据应用,可将过滤介质设计成具有不同的性能特征,例如增强的颗粒效率。一些过滤应用需要过滤介质满足一定的效率标准。例如,额定0.22微米或更小的灭菌级过滤器需要满足ASTMF838-05规定的效率标准。在一些现有的过滤介质中,所需的效率是以过滤介质的其他有益特性(例如在多种条件下的渗透性和结构稳定性)为代价而实现的。例如,一些常规过滤介质利用聚合物膜在多种条件下实现所需的颗粒效率和稳定性。然而,在多种条件下稳定的合适聚合物膜通常具有相对低的孔隙率和/或高的阻力,这至少部分是由开放连通孔的有限网络造成的。作为另一实例,许多现有过滤介质使用包含相对较小直径的纤维的效率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含纳米纤维的稳定过滤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介质,包括: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或等于约0.5微米,最大孔径小于或等于约1.0微米;和第二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最大孔径大于或等于约3微米且小于或等于约70微米,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相差小于或等于约15达因/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17 US 14/690,3451.一种过滤介质,包括: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或等于约0.5微米,最大孔径小于或等于约1.0微米;和第二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最大孔径大于或等于约3微米且小于或等于约70微米,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相差小于或等于约15达因/cm。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相差小于或等于约5达因/cm。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直接相邻,并且具有大于或等于约0.01lb/in且小于或等于约10lb/in的剥离强度。4.一种过滤介质,包括: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平均纤维直径小于或等于约0.5微米,最大孔径小于或等于约1.0微米;和第二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最大孔径大于或等于约3微米且小于或等于约70微米,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直接相邻,并且具有大于或等于约0.01lb/in且小于或等于约10lb/in的剥离强度。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临界表面张力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相差小于或等于约15达因/cm。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相差小于或等于约7达因/cm。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接触角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接触角相差小于或等于约20°。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接触角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接触角相差小于或等于约15°。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约70%且小于或等于约90%。10.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约50%且小于或等于约90%。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平均纤维直径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平均纤维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约1且小于或等于约70。1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过滤介质,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和/或所述第二纤维网中的合成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约80%。1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卜杜拉耶·杜库雷兰德尔·B·凯斯勒
申请(专利权)人:霍林斯沃思和沃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