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发电船
本技术涉及适宜包括缓流在内的任何水况,并将其水能转变为机械能,从而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水力发电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水力发电技术,要依靠水库、山峡,要通过筑坝、截流、蓄水而提高水位和流速才得以实现。这不但会影响通航,淹没生态,搬迁移民,改变地表地貌,担心溃坝成灾,还会因山峡、水库等大落差水能区在西部,而需电大区在东部,西电东送要耗费大量的线损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实施现有水力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项不必筑坝、截流、蓄水而提高水位和流速,适用于任何自然流况水域并网发电的水力发电机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各种流况共性,设计出一水力发电船,且已制出实物,发出电能。其将相互平衡的两块内设空腔的漂浮体用机架联接固定成一个整体漂浮船,并锚定在岸上和(或)水下。每块漂浮体上设置一双向提水装置,用以通过注排增减腔中水量来维持船身平衡和吃水深度。漂浮船机架正中线上设置一驱动轴,一端通过驱动轮、离合器、变速器等传动装置,连接到发电机;另一端于两轴承间设置若干对以驱动轴为对称轴,以轮辐为边长,以略小于两轴承间的长度为宽的矩形合叶扇框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发电船,其包括一对对称的漂浮体(4),和漂浮体(4)内设置的空腔(15),以及漂浮体(4)上方设置的一套双向提水装置(6),两漂浮体(4)靠框架(3)连接成整体漂浮船,漂浮船正中线上设置的驱动轴(1),驱动轴(1)一端用驱动轮、离合器和变速器构成的传动装置(2)连接到发电机,驱动轴(1)上两轴承间设置若干对以驱动轴(1)为对称轴的合叶扇框架(7),合叶扇框架(7)外端装置若干能绕合叶轴(8)左右摆动180度的合叶扇(9),上下轮辐间设置一以驱动轴(1)为圆心,以稍小于轮辐与合叶扇(9)的长度差为半径的圆桶形导流圈(12),漂浮船体上水头非受力侧(B区)和下水头受力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发电船,其包括一对对称的漂浮体(4),和漂浮体(4)内设置的空腔(15),以及漂浮体(4)上方设置的一套双向提水装置(6),两漂浮体(4)靠框架(3)连接成整体漂浮船,漂浮船正中线上设置的驱动轴(1),驱动轴(1)一端用驱动轮、离合器和变速器构成的传动装置(2)连接到发电机,驱动轴(1)上两轴承间设置若干对以驱动轴(1)为对称轴的合叶扇框架(7),合叶扇框架(7)外端装置若干能绕合叶轴(8)左右摆动180度的合叶扇(9),上下轮辐间设置一以驱动轴(1)为圆心,以稍小于轮辐与合叶扇(9)的长度差为半径的圆桶形导流圈(12),漂浮船体上水头非受力侧(B区)和下水头受力侧(A区)各斜置若干块导流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发电船支撑在两个漂浮体(4)上,并通过双向提水装置(6)作用于漂浮体(4)内空腔(15)注排增减水量维持船体平衡和调节吃水深度;发电船整体通过锚拉环(5)牵拉,使之只能在原处随水位涨落而升降,却不能被冲走;当流水冲向发电船时,一半直接冲向受力侧(A区)冲击合叶扇(9),一半冲向非受力侧(B区)的导流板(11),折向冲入受力侧(A区),与直接冲向受力侧(A区)的流水合流冲击合叶扇(9),使合叶扇(9)自动闭合并贴靠在档铁(13)上,逐渐增大受力角度,直至垂直于流向接受流体动力而做功,同时合流流水在导流圈(12)的续导和封堵下,不能从中间泄向非受力侧(B区),却在合叶扇(9)背面与导流圈(12)的夹角区形成一负压区,引拉合叶扇(9)合力做功;合叶扇(9)被推引至下水头时自动开启,与流向平行,直至回到起点a,阻力一直几近于零;若干对对称合叶扇(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贯武,李经伟,王玥玥,李贞贞,陈朋辉,周小红,王通达,白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李贯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