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巩志科专利>正文

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2500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力发电系统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在河床上固装着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限位柱,过流体固定地坐在第一支撑柱上,限位柱分别与过流体相互固接;过流体设有若干条涵道,在过流体的侧部设置有泥沙冲洗孔;在每个涵道里装设着水轮机,在同一高度方向上安设着的所有水轮机依次串联;在第二支撑柱上固装着发电平台;在发电平台上安装着发电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竖直朝下,在动力输入轴上同轴固装着从动齿轮,在过流体顶面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立体串联水轮机组机械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在动力输出轴上同轴固装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明显提升重力势能转换与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力发电系统结构的改进,特别是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水力发电系统因其在被建设过程中时需要截流,不能在流淌的江河和大海中建造,所以应用范围受限,此外,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辅助以钢筋混凝土浇筑,不能实现整体安装,建造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在不截流、不筑坝的前提下,能够直接在大江大河及大海普遍适用,结构简单、合理,明显提升重力势能转换与发电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悬浮型水能利用发电装置,在河床上竖立固装着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限位柱,过流体固定地坐在第一支撑柱上而相对河床悬空并沿着河道长度方向纵向设置,限位柱分别位于过流体前端与后端两侧并与过流体相互固接,在过流体与河床之间留置有流沙通道;过流体设有若干条涵道,涵道在高度方向上呈层状布设且沿河道长度方向纵向延伸,每条涵道从过流体后端贯通至过流体前端以至沿纵向贯穿过流体,涵道在过流体后端面形成进流口且在过流体前端面形成出流口,在过流体的侧部设置有连通涵道的泥沙冲洗孔;在每个涵道里装设着水轮机,在同一高度方向上安设着的所有水轮机依次串联而形成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在第二支撑柱上固装着发电平台,发电平台位于过流体上方;在发电平台上安装着发电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竖直且其端头朝下,在动力输入轴上同轴固装着从动齿轮,在过流体顶面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立体串联水轮机组机械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在动力输出轴上同轴固装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本技术工作时,水流进入悬浮型水流体的多个入流口并冲击立体串联的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叶片,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同向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旋转,进而达到将水能(重力势能)转换成电能的目的。本技术可以实现逆转,所以适用于大海可逆式发电。本技术在不截流、不筑坝的前提下,能够直接在大江大河及大海普遍适用,结构简单、合理,明显提升重力势能转换与发电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第一局部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体第二局部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体第三局部的立体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在河床上竖立固装着第一支撑柱5-1、第二支撑柱5-2与限位柱6,过流体1固定地坐在第一支撑柱5-1上而相对河床悬空并沿着河道长度方向纵向设置,限位柱6分别位于过流体1前端与后端两侧并与过流体1相互固接,在过流体1与河床之间留置有流沙通道;过流体1设有若干条涵道18,涵道18在高度方向上呈层状布设且沿河道长度方向纵向延伸,每条涵道18从过流体1后端贯通至过流体1前端以至沿纵向贯穿过流体1,涵道18在过流体1后端面形成进流口且在过流体1前端面形成出流口,在过流体1的侧部设置有连通涵道18的泥沙冲洗孔15,方便高压水枪经泥沙冲洗孔15定期冲洗涵道18;在每个涵道18里装设着水轮机2,在同一高度方向上安设着的所有水轮机2依次串联而形成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在第二支撑柱5-2上固装着发电平台8,发电平台8位于过流体1上方;在发电平台8上安装着发电机4,发电机4的动力输入轴17竖直且其端头朝下,在动力输入轴17上同轴固装着从动齿轮7,在过流体1顶面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16,立体串联水轮机组机械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16,在动力输出轴16上同轴固装着主动齿轮3,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7相啮合。如图2所示,在河道两岸分别固装着两个桥墩10,第一桥梁9-1与第二桥梁9-2各自的两端分别固定地坐在一桥墩10上并以沿河道宽度方向从过流体1上方横向跨过过流体1,在每一桥梁上配装着螺杆13,在螺杆13上安装着可敞开或密闭涵道18进流口或出流口的闸板12,闸板12自身设有的内螺纹与螺杆自身设有的外螺纹活动连接配合,第一桥梁9-1与第二桥梁9-2通过第三桥梁11连接在一起,第三桥梁11与发电平台8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在河床位于过流体1上游的部位固设着拦阻网。如图3所示,拦阻网分组沿河道长度方向布设,每组拦阻网在河道宽度方向上由第一侧拦阻网14-1和第二侧拦阻网14-2组成,构成每组的第一侧拦阻网14-1和第二侧拦阻网14-2均相对河床竖立且相对彼此轴对称连接在一起,第一侧拦阻网14-1和第二侧拦阻网14-2均相对河道长度方向向河道下游倾斜相同的角度,继而每组拦阻网的后端所形成的尖角指向河道上游。如图3所示,为保障能够正常发电,在本技术上游设置多组拦阻网,拦截受河流冲击而从河道上游滚落下来的石粒,防止石粒进入涵道18而毁损本技术的水轮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河床上竖立固装着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限位柱,过流体固定地坐在第一支撑柱上而相对河床悬空并沿着河道长度方向纵向设置,限位柱分别位于过流体前端与后端两侧并与过流体相互固接,在过流体与河床之间留置有流沙通道;过流体设有若干条涵道,涵道在高度方向上呈层状布设且沿河道长度方向纵向延伸,每条涵道从过流体后端贯通至过流体前端以至沿纵向贯穿过流体,涵道在过流体前端面形成进流口且在过流体后端面形成出流口,在过流体的侧部设置有连通涵道的泥沙冲洗孔;在每个涵道里装设着水轮机,在同一高度方向上安设着的所有水轮机依次串联而形成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在第二支撑柱上固装着发电平台,发电平台位于过流体上方;在发电平台上安装着发电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竖直朝下,在动力输入轴上同轴固装着从动齿轮,在过流体顶面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立体串联水轮机组机械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在动力输出轴上同轴固装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型立体过流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河床上竖立固装着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限位柱,过流体固定地坐在第一支撑柱上而相对河床悬空并沿着河道长度方向纵向设置,限位柱分别位于过流体前端与后端两侧并与过流体相互固接,在过流体与河床之间留置有流沙通道;过流体设有若干条涵道,涵道在高度方向上呈层状布设且沿河道长度方向纵向延伸,每条涵道从过流体后端贯通至过流体前端以至沿纵向贯穿过流体,涵道在过流体前端面形成进流口且在过流体后端面形成出流口,在过流体的侧部设置有连通涵道的泥沙冲洗孔;在每个涵道里装设着水轮机,在同一高度方向上安设着的所有水轮机依次串联而形成竖向立体串联水轮机组;在第二支撑柱上固装着发电平台,发电平台位于过流体上方;在发电平台上安装着发电机,发电机的动力输入轴竖直朝下,在动力输入轴上同轴固装着从动齿轮,在过流体顶面上安装着动力输出轴,立体串联水轮机组机械传动连接动力输出轴,在动力输出轴上同轴固装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志科
申请(专利权)人:巩志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