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510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四分之一圆弧外壳包裹,内部分三个区域,分别为涡轮电动机装载区,雾霾污水融合区,水力发电机装载区,所述各装载区电动机之间和发动机之间由上而下均匀等间距分布,所述雾霾与污水融合区处于涡轮电动机装载区与水力发电机装载区之间并且直通下水道,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蓄电池装载箱放置在外壳顶部。在PM2.5激光传感器检测到雾霾时,单片机控制通电,使用蓄电池产生电力驱动电动机涡轮逆向转动,雾霾被吸入然后随流水流入下水道。此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还解决了小区内的雾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用生活污水发电驱动电动机涡轮逆向转动吸收雾霾的居民楼应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在许多城市整日雾霾笼罩,这对人们的健康非常有害。另一方面,每个家庭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的量非常庞大,而这些水的再利用率几乎为零,形成了巨大的浪费。居于这两种现状,本专利技术将完美解决这两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小区内楼层产生的生活污水所具有的势能通过小型水利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在PM2.5激光传感器检测到雾霾时,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开关打开,使用蓄电池产生电力驱动涡轮电机逆向转动,雾霾被吸入然后随流水流入下水道。此专利技术不仅达到了节能的目的,还解决了小区内的雾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该装置采用了生活污水发电驱动涡轮电机,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还达到了雾霾处理和节能减排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具体包括四分之一圆弧外壳包裹,内部分三个区域,分别为涡轮电动机装载区,雾霾污水融合区,水力发电机装载区,所述各装载区电动机之间和发动机之间由上而下均匀等间距分布,所述雾霾与污水融合区处于涡轮电动机装载区与水力发电机装载区之间并且直通下水道。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蓄电池装载箱放置在外壳顶部。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还包括外接下水道水管;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蓄水箱下端沿外壳处开有宽5mm小口,蓄水箱上端靠近水力发电装载区一侧开有100mm口;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水力发电机装载区的水力发电机为稳压水力发电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体现在:1.将利用率基本为零的生活污水用来发电可以提高生活污水利用率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2.采用PM2.5激光传感器精确检测雾霾状况,通过单片机控制涡轮电动机的逆向转动进而吸入雾霾,从而解决小区内的雾霾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雾霾污水融合区内蓄水箱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机程序流程图图中:1—PM2.5激光传感器,2—涡轮电机装载区外壳,3—雾霾污水融合区外壳,4—水力发电机装载区外壳,5—楼体,6—蓄电池保护外壳,7—涡轮电机固定套,8—涡轮电机,9—风扇,10—同步带,11——固定支座,12—挡板,13—水力发电机,14—水管,15—蓄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居民楼最高三层内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入蓄水箱15,蓄水箱下端开口处缓慢流出污水沿外壳3内壁流入下水道,此蓄水箱15续满水后污水直接从外沿留出进入下水道。其它每层楼所产生的污水从水管14直接流出,推动水力发电机13水车转动发电,发出的电量通过导路对蓄电池保护壳6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当小区内雾霾浓度达到预设值时,PM2.5激光传感器1感知并传递信号给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蓄电池放电,驱动涡轮电动机8通过同步带10带动风扇9反向转动,转动过程中吸入雾霾。在雾霾污水融合区中,空气中的雾霾与污水充分融合随后一起流入下水道。为了更好地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有益效果的实现,下面结合单片机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作进一步说明雾霾吸收功能。如图所示,单片机控制系统首先初始化PM2.5激光传感器,然后设定空气中PM2.5预定值K(此处指雾霾产生时的PM2.5值),PM2.5激光传感器实时检测空气中PM2.5值Kr,当空气中PM2.5值Kr超过预定值K时,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打开电源开关驱动涡轮电动机8带动风扇9逆向旋转,雾霾被吸入雾霾污水融合区与污水混合后一起流入下水道,待PM2.5值恢复正常值后,断开开关停止驱动涡轮电机。本实施例中蓄水箱满水后下端小口可持续流淌6小时,可在雾霾发生时不至于断水(一般家庭中用水间隔时间不超过6小时)。水力发电机数目等于去掉最高三层所剩楼层数,发动机每4层一个,每个发动机带动3个风扇旋转。小区内每栋楼每天产生大量生活污水,以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能量来源。蓄电池有过冲保护功能,以防止过冲导致蓄电池寿命缩短。在涡轮电动机装载区进风口处外壳上有网状孔,方便雾霾吸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四分之一圆弧外壳包裹,内部分三个区域,分别为涡轮电动机装载区,雾霾污水融合区,水力发电机装载区,所述各装载区电动机之间和发动机之间由上而下均匀等间距分布,所述雾霾与污水融合区处于涡轮电动机装载区与水力发电机装载区之间并且直通下水道,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蓄电池装载箱放置在外壳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发电雾霾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四分之一圆弧外壳包裹,内部分三个区域,分别为涡轮电动机装载区,雾霾污水融合区,水力发电机装载区,所述各装载区电动机之间和发动机之间由上而下均匀等间距分布,所述雾霾与污水融合区处于涡轮电动机装载区与水力发电机装载区之间并且直通下水道,所述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蓄电池装载箱放置在外壳顶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劲松郑伟何磊张瑾陈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