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26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通过支撑柱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底部通过顶部固定座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两个支柱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的内腔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母,支撑板顶部的一端通过底部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的顶部通过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母的内部。该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通过支柱、第二固定板、第一螺母、第二转动轴、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一螺纹杆之间的配合,方便在使用时调整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提高太阳的光照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增加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在物理学上称为太阳能光伏,简称光伏。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实施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每个地势的太阳光照角度不同,为了使太阳能电池的效果达到最好,我们需要将太阳能电池调节到一定的程度,使太阳可以更完美的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目前使用的太阳能电池大多是设计好角度后直接固定在底座上,这样导致很多角度不易达到,从而导致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降低,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具备便于调节底座的角度,从而调整太阳能电池的角度,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太阳能电池角度无法调节,影响太阳能电池工作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的内腔贯穿连接有转动轴承(3),所述转动轴承(3)的内部套装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底部远离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有顶部固定座(7),所述顶部固定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8),两个所述支柱(8)远离顶部固定座(7)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9)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9)位于支撑板(1)的顶部,第二固定板(9)内腔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母(10),支撑板(1)顶部远离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顶部的内腔贯穿连接有转动轴承(3),所述转动轴承(3)的内部套装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5)底部远离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6)转动连接有顶部固定座(7),所述顶部固定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柱(8),两个所述支柱(8)远离顶部固定座(7)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9)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9)位于支撑板(1)的顶部,第二固定板(9)内腔的中部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母(10),支撑板(1)顶部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有底部固定座(12),所述底部固定座(12)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3),所述第一轴承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4),所述第二转动轴(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6),所述第一螺纹杆(16)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母(10)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第一固定板(5)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弹簧(18)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垫(19),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垫(19)的顶部通过钢化玻璃(20)固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20)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垫(23),所述第二固定垫(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24),所述第二轴承座(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25),所述第三转动轴(25)外表面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6),所述固定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清扫块(27),所述清扫块(27)位于钢化玻璃(20)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轴(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8);所述支撑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9),两个所述固定柱(29)的外部均活动套接有圆环柱(30),两个所述圆环柱(30)的底部通过底座(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环柱(30)内侧的中部均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母(34),两个所述第二螺母(34)的内部螺纹套接有第二螺纹杆(35),所述第二螺纹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7),所述防滑垫(37)位于圆环柱(30)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平潭诚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