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1906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该系统包括:核心模块,用于对安全模块的加解密算法进行初始化;协议模块,用于将外部用户系统输入的用户数据转换为通信使用的字节码数据,以及将字节码数据转换为输出到用户系统的用户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加解密后的字节码数据进行传输;安全模块,用于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字节码数据进行加解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不同通信系统间使用同一框架进行IPC通信,开发者只需定义通信数据类型,提高开发效率;对数据流进行加密,防止第三方劫持通信数据,保证安全性;对数据进行分块加密,在接收端解密后进行数据整合,减小内存开销,优化内存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
技术介绍
IPC(Inter-processCommunications,进程间通信)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传播或交换信息。通信系统可以配置各种类型的通信设备和模块,如:异步传输模式、同步数字分层结构和因特网协议等。在这样的通信系统中,每种系统使用了与其他系统不同的进程间通信方法。IPC与每种系统的各个硬件设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依赖于每种系统的各个硬件设备。例如:异步传输模式系统使用了与同步数字分层结构系统所使用的IPC方法不同的IPC方法。这样的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由于各个设备和装置的不同而彼此不同,从而不同的通信系统间无法做到通用的流程,需要重新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以至于对IPC方法进行重复开发,浪费资源。除此之外,现有的IPC方法中数据交换均采用明文传输,容易被第三方软件劫持,造成泄密,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不仅实现了不同通信系统使用同一框架进行IPC通信,并且对传输数据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方法、可读介质和存储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核心模块、协议模块、传输模块和安全模块,其中,核心模块,用于对安全模块的加解密算法进行初始化;协议模块,用于将外部用户系统输入的用户数据转换为通信使用的字节码数据,以及将字节码数据转换为输出到用户系统的用户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加解密后的字节码数据进行传输;安全模块,用于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字节码数据进行加解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程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核心模块、协议模块、传输模块和安全模块,其中,核心模块,用于对安全模块的加解密算法进行初始化;协议模块,用于将外部用户系统输入的用户数据转换为通信使用的字节码数据,以及将字节码数据转换为输出到用户系统的用户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加解密后的字节码数据进行传输;安全模块,用于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字节码数据进行加解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程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模块还用于将字节码数据进行分割获得数据块,以及将数据块进行组装获得字节码数据;安全模块还用于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数据块进行加解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程间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核心模块还用于调用传输接口与外部用户系统建立通信通道。4.一种进程间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通过核心模块与第一用户系统建立通信通道,并对安全模块的加解密算法进行初始化;S2:通过协议模块将第一用户系统输入的用户数据转换为通信使用的字节码数据;S3:通过安全模块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字节码数据进行加密;S4:通过传输模块对加密后的字节码数据进行传输;S5:通过核心模块与第二用户系统建立通信通道,并对安全模块的加解密算法进行初始化;S6:通过传输模块接收加密后的字节码数据;S7:通过安全模块利用核心模块初始化的加解密算法对加密后的字节码数据进行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沛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