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893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包括履带、机体和滚轮,所述履带设在滚轮上,所述履带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滚轮一周,所述滚轮设在履带中间,且滚轮套设在履带中间的转轴上,滚轮上设有导向槽,机体上设有导向圈,滚轮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圈在履带内稳定滚动,不易上下晃动,限位板保证了滚轮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的传动效率,降低了磨损,运行成本较低,且滚轮上的限位块和履带上的限位槽对应设置,保证了滚轮和履带同步传动,传动效率较高,还减少了滚轮与履带之间的磨损,使用寿命较长,适合推广。

A crawler type intelligent robot driv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awler robot drive roller, comprising a track, and a roller body, wherein the track in the roller, the track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a distance size limiting groove, the limit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pacing block, a limit block circular array in distribution the wheel for a week, the track and the roller roller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the middle of the track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a guide ring body, roller steady rolling through the guiding groove and the guide ring is not easy to track, shaking up and down limit plate to ensure the wheel does not appear the shaking phenomenon and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intelligent robot crawler drive roller, reducing wear, low operation cost, and the roller spacing block and the track spacing groove of the corresponding set, ensure the roller and track synchronization Transmission,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lso reduce the wear between the roller and the track, long service life,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
本技术涉及履带式智能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
技术介绍
履带式智能机器人有着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适合在大多数地势上作业,应用广泛,但它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履带式智能机器人的传动滚轮往往容易出现晃动和不稳的现象,降低了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的传动效率,且磨损较为严重,运行成本较高;2.履带式智能机器人的传动滚轮出现问题时不易拆装与检修,且传动滚轮与履带之间往往因摩擦较小而出现传动效率较低的现象,传动滚轮传动数圈履带往往只能移动一小段距离,不仅降低了传动效率还增加了装置之间的摩擦,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包括履带、机体和滚轮,所述履带设在滚轮上,所述履带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滚轮一周,所述滚轮设在履带中间,且滚轮套设在履带中间的转轴上,所述转轴设在履带一侧的机体上,滚轮靠近机体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机体与滚轮相近的一侧设有导向圈,所述履带两侧均设有限位板,内端限位板上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端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外端的外螺纹上设有六角形螺母。优选的,所述滚轮设有多个,两侧滚轮为传动滚轮,中间滚轮为从动滚轮。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和导向圈均呈圆环状结构,且导向槽和导向圈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履带和限位板均呈椭圆框体状结构,所述滚轮呈圆滚状结构,且限位板内圈直径小于滚轮外圈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同时贯穿履带和外端限位板设置,外端限位板和内端限位板之间即通过连接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滚轮上设有导向槽,机体上设有导向圈,滚轮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圈在履带内稳定滚动,不易上下晃动,限位板保证了滚轮不会出现左右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的传动效率,降低了磨损,运行成本较低;2.两侧限位板通过连接杆和螺帽固定在履带上,滚轮设在履带内,易于拆装与检修,且滚轮上的限位块和履带上的限位槽对应设置,保证了滚轮和履带同步传动,传动效率较高,还减少了滚轮与履带之间的磨损,使用寿命较长,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向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导向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履带、2机体、3限位板、4转轴、5滚轮、6限位槽、7限位块、8导向槽、9导向圈、1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包括履带1、机体2和滚轮5,履带1设在滚轮5上,滚轮5设有多个,两侧滚轮5为传动滚轮,中间滚轮5为从动滚轮,履带1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限位槽6,限位槽6内设有限位块7,限位块7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滚轮5一周,滚轮5设在履带1中间,且滚轮5套设在履带1中间的转轴4上,转轴4设在履带1一侧的机体2上,滚轮5靠近机体2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8,机体2与滚轮5相近的一侧设有导向圈9,导向槽8和导向圈9均呈圆环状结构,且导向槽8和导向圈9对应设置,履带1两侧均设有限位板3,履带1和限位板3均呈椭圆框体状结构,滚轮5呈圆滚状结构,且限位板3内圈直径小于滚轮5外圈直径,内端限位板3上固定设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同时贯穿履带1和外端限位板3设置,外端限位板3和内端限位板3之间即通过连接杆10连接,连接杆10外端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10外端的外螺纹上设有六角形螺母。工作原理:滚轮5上的导向槽8在机体2上的导向圈9转动,滚轮5通过导向槽8和导向圈9在履带1内稳定滚动,不易上下晃动,限位板3设在滚轮5两侧,且限位板3内圈直径小于滚轮5外圈直径,保证了滚轮5不会出现左右晃动与脱落的现象,提高了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的传动效率,降低了磨损,运行成本较低,两侧限位板3通过连接杆10和螺帽固定在履带1上,打开螺帽即可将外侧限位板3拿下,再将滚轮5卸下后可将内侧的限位板3拿下,易于拆装与检修,且滚轮5上的限位块7和履带1上的限位槽6对应设置,滚轮5转动时限位块7会卡合在限位槽6内,从而带动履带1移动,保证了滚轮5和履带1同步传动,传动效率较高,还减少了滚轮5与履带1之间的磨损,使用寿命较长,适合推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包括履带(1)、机体(2)和滚轮(5),所述履带(1)设在滚轮(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1)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内设有限位块(7),限位块(7)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滚轮(5)一周,所述滚轮(5)设在履带(1)中间,且滚轮(5)套设在履带(1)中间的转轴(4)上,所述转轴(4)设在履带(1)一侧的机体(2)上,滚轮(5)靠近机体(2)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8),机体(2)与滚轮(5)相近的一侧设有导向圈(9),所述履带(1)两侧均设有限位板(3),内端限位板(3)上固定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外端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10)外端的外螺纹上设有六角形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智能机器人传动滚轮,包括履带(1)、机体(2)和滚轮(5),所述履带(1)设在滚轮(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1)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内设有限位块(7),限位块(7)呈圆形阵列分布在滚轮(5)一周,所述滚轮(5)设在履带(1)中间,且滚轮(5)套设在履带(1)中间的转轴(4)上,所述转轴(4)设在履带(1)一侧的机体(2)上,滚轮(5)靠近机体(2)的侧面上设有导向槽(8),机体(2)与滚轮(5)相近的一侧设有导向圈(9),所述履带(1)两侧均设有限位板(3),内端限位板(3)上固定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外端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10)外端的外螺纹上设有六角形螺母。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市龙文区健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