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1825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专道、护栏板和移动充电装置,护栏板上延充电专道长度方向上设有滑轨,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滑轨上,充电专道入口处和出口处的护栏板上的支撑架上分别设有入口扫描装置和读写天线,移动充电装置的前表面上设有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内设有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一侧设有接近开关,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包括电动伸缩杆和中空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与中空伸缩杆的自由端连接,中空伸缩杆内设有充电插头,电动汽车的一侧设置充电插座,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电快,占用空间小,充电方便快捷。

A rechargeabl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with mobile charg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harg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mobile, including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lanes, guardrail board and mobile charging device, charging only guardrail plate extension length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lide rail, a mobile charging device installed on the slide by sliding device for sliding, charging only support and entrance guard plate at the exit of the scann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entrance and reader antenna, mobile charg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DC output plug cavity, DC output plug plac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telescopic DC output plug, one side of the DC output plu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roximity switch, adjustable DC output plug comprises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hollow telescopic rod, the free end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and a hollow telescopic rod free end connected to the hollow telescopic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charging plug, electric steam A charging socket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car, and the charging s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plug. The utility model has fast charging, small occupancy space and convenient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力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降低交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是解决全球气体变化重要手段,电动汽车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小,根据国情来看,纯电动汽车应是大力推广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不会像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废气,不会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保护是十分有益的,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受限于目前的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都是个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法有在沿路各处设置有充电桩或充电站,但是充电桩或充电站一定时间内充电的车辆数量有限,因此需要设置更多的充电桩或充电站,增加了资本投入,也有技术类似充电宝一样的车载后备电源或拖挂式移动电源为电量不足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实现一边行驶一边充电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使电动汽车变得笨重,同时影响道路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快、占用空间小、充电方便快捷的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专道、位于所述充电专道一侧的护栏板和移动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内设置有车载电子标签,所述护栏板上延所述充电专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呈T型,所述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充电专道入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入口扫描装置,所述充电专道出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读写天线,所述读写天线用于读取所述车载电子标签内的车辆信息,所述入口扫描装置与所述读写天线通过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包括有上表面、前表面和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插座,所述前表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内设置有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包括电动伸缩杆和中空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接近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中空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内壁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伸缩杆的自由端,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固定设置有自动收放线轴,所述自动收放线轴上缠设有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壁上,所述电动汽车的一侧设置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内包括有蓄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CAN通信总线接口、电量计量系统和启动开关,所述蓄电池组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依次连接直流充电机和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所述CAN通信总线接口、电量计量系统和启动开关均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检测电路、单片机和CAN通信总线。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自由端距离所述中空伸缩杆自由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充电插头距离所述中空伸缩杆自由端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光伏太阳能板,所述光伏太阳能板通过光伏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块、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轨结构相匹配,所述连接块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位于所述滑轨内,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充电专道入口处和出口处均设置有减速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防护板上,并在移动充电装置一侧的路面上设置充电专道,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可直接开入充电专道,利用移动充电装置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电动汽车和移动充电装置同时行驶,实现了边开边充,不影响行程,也减少了充电桩或充电站的建设,节省了资本投入,同时,车体也变得轻盈;2、本技术在移动充电装置的前表面设置有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并在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的一侧设置有接近开关,当电动汽车靠近移动充电装置时,接近开关检测到电动汽车,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将直流充电插头伸出直流充电插头放置腔插入到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中,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实现了自动充电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插接,自动化程度高;3、本技术在充电专道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入口扫描装置和读写天线,当电动汽车通过充电专道入口时,入口扫描装置扫描车辆信息,并将扫描的车辆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读写天线共享,当电动汽车充电完成后,通过电量计量系统将电动汽车所充入的电量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读写天线共享,当电动汽车通过充电专道出口处时,读写天线读取电动汽车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共享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直接通过车载电子标签内的IC卡将充电的费用扣除,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充电过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汽车;2-充电专道;3-护栏板;4-移动充电装置;5-车载电子标签;6-滑轨;7-第一支撑架;8-入口扫描装置;9-第二支撑架;10-读写天线;11-无线通信系统;12-充电输入插座;13-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14-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15-接近开关;16-电动伸缩杆;17-中空伸缩杆;18-自动收放线轴;19-充电电缆;20-充电插头;21-固定杆;22-充电插座;23-蓄电池组;24-电池管理系统;25-CAN通信总线接口;26-电量计量系统;27-启动开关;28-直流充电机;29-光伏太阳能板;30-光伏控制器;31-连接块;32-第一滑轮;33-第二滑轮;34-减速带;401-上表面;402-前表面;403-侧表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包括电动汽车1、充电专道2、位于充电专道2一侧的护栏板3和移动充电装置4,电动汽车1内设置有车载电子标签5,护栏板3上延充电专道2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6,滑轨6呈T型,移动充电装置4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滑轨6上,充电专道2入口处的护栏板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7,第一支撑架7上固定设置有入口扫描装置8,充电专道2出口处的护栏板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9,第二支撑架9上固定设置有读写天线10,读写天线10用于读取所述车载电子标签5内的车辆信息,入口扫描装置8与读写天线10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1通信连接,充电专道2入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入口扫描装置8和读写天线10,当电动汽车1通过充电专道2入口时,入口扫描装置8扫描车辆信息,并将扫描的车辆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1与读写天线10共享,当电动汽车1充电完成后,通过电量计量系统26将电动汽车1所充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专道、位于所述充电专道一侧的护栏板和移动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内设置有车载电子标签,所述护栏板上延所述充电专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呈T型,所述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充电专道入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入口扫描装置,所述充电专道出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读写天线,所述读写天线用于读取所述车载电子标签内的车辆信息,所述入口扫描装置与所述读写天线通过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包括有上表面、前表面和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插座,所述前表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内设置有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包括电动伸缩杆和中空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接近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中空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内壁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伸缩杆的自由端,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固定设置有自动收放线轴,所述自动收放线轴上缠设有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壁上,所述电动汽车的一侧设置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述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汽车、充电专道、位于所述充电专道一侧的护栏板和移动充电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内设置有车载电子标签,所述护栏板上延所述充电专道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呈T型,所述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滑动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充电专道入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入口扫描装置,所述充电专道出口处的护栏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读写天线,所述读写天线用于读取所述车载电子标签内的车辆信息,所述入口扫描装置与所述读写天线通过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连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包括有上表面、前表面和侧表面,所述侧表面上设置有充电输入插座,所述前表面上设置有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内设置有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一侧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可伸缩直流输出插头包括电动伸缩杆和中空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接近开关电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中空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直流输出插头放置腔的内壁上且相互平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伸缩杆的自由端,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固定设置有自动收放线轴,所述自动收放线轴上缠设有充电电缆,所述充电电缆的一端连接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伸缩杆内壁上,所述电动汽车的一侧设置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座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