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638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包括有放置层,所述放置层下方设置有可移动的底架,所述放置架与底架通过立杆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远离立杆一侧形成有用于接液盘进入至容纳空间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管件承接时,接液盘能够从开口处进入到容纳空间内,使底架位于接液盘下方、放置架位于接液盘上方;管件能够堆叠在放置架上,管件上残留的润滑油滴落在接液盘内;当进行管件运输时,操作者只需拖动底架带动放置层整体移动,接液盘通过开口脱离容纳空间,即可转移放置架上堆叠的所有管件,使得放置装置具有放置储存和转移运输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A pipe fittings place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holding device comprises a placing layer, the placement of a movable chassis set the bottom layer, the positioning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by the vertical rod connection and a containing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two, the holding space away from the pole is formed at one side for receiving liquid enters into the receiving space the opening. By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when fitting up, to a liquid receiving plate from the opening into the containing spac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drip tray below the chassis, rack in the drip tray above; pipe fittings can stacked on the rack, fitting residual oil drops in the liquid collecting plate; when fitting during transportation, the operator simply drag the bottom drive placed layer overall mobile, a liquid receiving plate through the opening from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can transfer all pipe rack stack, the placement device has placed the storage and transfer of transport function, help 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放置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管件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滚丝加工是一种多功能冷挤压成形机床,滚丝机能在其滚压力范围内冷态下对工件进行螺纹、直纹、斜纹滚压等处理,是一种先进的无切削加工,能有效地提高工件的内在和表面质量,在滚丝机加工细长管件表面上的螺纹时,需要向的管件喷射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放置成品管件的放置架2,放置架2设置在滚丝机1出料口一侧,滚丝机在加工管件3表面的螺纹时,滚丝机1内的管件3一边旋转一边进给,使管件3表面形成螺纹线,在滚丝机1出料口一侧设置有架体4,架体4下方设置有接液盘6,在架体4上沿管件3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撑体5,管件3完成加工的部分在支撑体5上转动和滑移,管件3上的润滑油随管件3转动,加工完后的管件3码放在放置架2上,在放置架2下方设置有接液盘6,管件3上残留的润滑油滴落在接液盘6内,接液盘6内的润滑油经过简单过滤后再次回到滚丝机1内进行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放置架2内成品管件3的转运过程中,需要借助转运小车进行,操作者需要将成品管件3从放置架2上取出,然后再次堆叠在转运小车上,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放置装置,该管件放置装置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底架以及容纳空间,使得放置装置具有放置储存和转移运输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包括有放置层,所述放置层下方设置有可移动的底架,所述放置架与底架通过立杆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远离立杆一侧形成有用于接液盘进入至容纳空间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管件承接时,接液盘能够从开口处进入到容纳空间内,使底架位于接液盘下方、放置架位于接液盘上方;管件能够堆叠在放置架上,管件上残留的润滑油滴落在接液盘内;当进行管件运输时,操作者只需拖动底架带动放置层整体移动,接液盘通过开口脱离容纳空间,即可转移放置架上堆叠的所有管件,使得放置装置具有放置储存和转移运输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层包括连接于立杆且呈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引导轨道,所述引导轨道背离横杆一端能够延伸至任意两相邻支撑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人工推动的方式,将管件推入至引导轨道上端,管件沿引导轨道滚动至横杆上,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放置架相比,通过引导轨道放置管件时操作者不需要将管件整体抬起后放置,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与立杆之间连接有斜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进入横杆的管件能够沿斜杆向上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横杆上,避免了因管件之间与立杆撞击造成局部变形;同时斜杆还可以对横杆产生拉力,使横杆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而不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杆与引导轨道之间形成有呈“V”字型的放置空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件码放在“V”字型的放置空间内,具有较高的堆叠稳定性,有利于管件稳定堆放以及后期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空间开口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架,另一端抵接于横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液盘进入容纳空间时,支撑杆转动使支撑杆与横杆分离,此时容纳空间的开口处打开,接液盘能够顺利的进入到容纳空间内;在转移过程中,横杆上堆叠的螺纹管会使横杆开口变形下坠,转动支撑杆使其上端抵接在横杆上以提供支撑力,支撑杆起到减少整体结构的形变量,有利于延长管件放置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支撑杆沿底架宽度方向转动并嵌设于收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接液盘发生碰撞后,支撑杆转动后贴合在收纳槽底部,避免了支撑杆对接液盘进入管件放置装置时产生的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抵接于横杆的端部呈弧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弧面结构的支撑杆端部起到方便转动的作用,减缓支撑杆上端与横杆之间发生结构卡死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转动支撑杆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把手拉动支撑杆转动,使贴合在收纳槽底部的支撑杆再次抵接在横杆上,保证横杆远离立杆的一侧有足够的支持力,把手的设置起到省力调节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远离立杆一端开设在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插接配合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固定连接于架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端部的插接槽与插接块配合使用,使横杆在承接管件的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重量,防止横杆因长时间上受力过大而导致横杆远离立杆一端向下倾斜的情况,减缓了横杆与立杆的连接处的形变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杆上设置有扶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扶手便于控制管件放置装置移动,操作者推动(或拉动)扶手使管件放置装置进入(或离开)接液盘,以便于操作者发力。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管件放置装置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再次码放到转运小车后才能整体进行转运的请款,避免了管件在多次移动过程中发生因碰撞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同时较大程度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实际工作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成品管件放置方式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管件放置装置使用时的状态;图3是实施例管件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滚丝机;2、放置架;3、管件;4、架体;41、插接块;5、支撑体;6、接液盘;7、放置空间;8、管件放置装置;81、底架;811、收纳槽;82、万向轮;83、立杆;84、横杆;841、插接槽;85、引导轨道;86、斜杆;87、支撑杆;871、把手;88、扶手;9、容纳空间;9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应用于滚丝机1加工后管件3的码放和转移,在滚丝机1出料口一侧设置有架体4,架体4一侧设置有接液盘6,在架体4上沿管件3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支撑体5,管件3完成加工的部分在支撑体5上转动和滑移,上述的管件放置装置8设置于架体4一侧。结合图3所示,管件放置装置8自下而上设置有底架81和放置层,底架81呈长方形框架结构,在底架81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管件放置装置8移动的万向轮82,在底架81远离架体4一侧向上竖直延伸有两相互平行的立杆83,放置层包括有沿底架81宽度方向水平延伸的两根横杆84,横杆84、底架81均与立杆83一体成型设置,放置层与底架81之间形成有用于接液盘6进入的容纳空间9,在容纳空间9远离立杆83一次设置有开口91,管件放置装置8进入接液盘6后,底架81位于接液盘6下方,两根横杆84构成的放置架2位于接液盘6上方,完成加工后的管件3堆叠在横杆84上,使管件3上残留的润滑油能够滴落在接液盘6内。在横杆84背对立杆83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倾斜的引导轨道85,引导轨道85从横杆84向上延伸至任意两支撑体5之间,操作者把管件3放置在引导轨道85上,管件3沿引导轨道85滚动直至管件3位于横杆85上;立杆83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件放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包括有放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层下方设置有可移动的底架(81),所述放置架(2)与底架(81)通过立杆(83)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9),所述容纳空间(9)远离立杆(83)一侧形成有用于接液盘(6)进入至容纳空间(9)的开口(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包括有放置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层下方设置有可移动的底架(81),所述放置架(2)与底架(81)通过立杆(83)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9),所述容纳空间(9)远离立杆(83)一侧形成有用于接液盘(6)进入至容纳空间(9)的开口(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层包括连接于立杆(83)且呈水平设置的横杆(84),所述横杆(84)连接有呈倾斜设置的引导轨道(85),所述引导轨道(85)背离横杆(84)一端能够延伸至任意两相邻支撑体(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84)与立杆(83)之间连接有斜杆(8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86)与引导轨道(85)之间形成有呈“V”字型的放置空间(10)。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管件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蔚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森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