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庆永专利>正文

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596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移动横梁,移动横梁上设置有抛光辊,抛光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上,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与移动横梁上设置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进气与出气,将采集的距离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充气及排气,以控制抛光辊的辊身与木板上板面的充分接触,进而确保抛光辊的抛光效果。

An automatic dedust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used in engrav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ust removing and polishing device for engrav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movable crossbeam is arranged above the workbench, the movable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polishing roller, both ends of the rotary polishing roll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two bearing seat, a first cylinder and two cylinder piston rod is arranged the first seat and two supporting seat respectively. With a moving beam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two distance distance sensor sensor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and two bearing support, detecting a first distance sensor and two distance sensor end points to the top of the workbench, the first distance sensor and two distance sensors will detect the distance of signal transmission to the control unit, the control unit for controlling the first air cylinder and two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air outlet, the distance signal sent to the control unit to control the first acquisition. The cylinder and the two cylinder are inflated and exhausting to control the full contact between the roller body and the board on the board to ensure the polishing effect of the polishing 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雕刻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雕刻机包括木工雕刻机、石材雕刻机、广告雕刻机、玻璃雕刻机、激光雕刻机、等离子雕刻机、激光切割机。数控雕刻机可对木门,家具,金属,亚克力等进行浮雕、平雕、镂空雕刻等,具有雕刻速度快和精度高等技术特点。木工雕刻机是数控行业专门制作木质家具和木质工艺品的一款机器。木工数控雕刻机一般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有可沿着所述导轨前后运动的移动横梁,在所述移动横梁上设置有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雕刻头。通过雕刻头的移动,在木板上雕刻出预先设定的花纹或图像。木工数控雕刻机完成木板工件的加工后,木板上遗留有许多木屑,加工部位还有毛边。因此,就需要对加工完的工件进行除尘和抛光操作,使之达到成品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抛光采用的方式是在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抛光辊,抛光辊的辊芯方向水平且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抛光辊转动,升降机构驱动抛光辊所在的支架上下方向移动并且与木板的板面靠近或远离,抛光辊沿着加工后的木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木板的抛光,现有的升降机构为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气缸,气缸分别布置在抛光辊的两端,两个气缸同步动作从而驱动抛光辊上升或下降,由于工作台上的木板两端会存在杂物或者凸凹不平的状态,当抛光辊两端的气缸动作,从而驱动抛光辊的两端同步下降,抛光辊与木板的上板面接触时,由于木板的不平整导致抛光辊与木板的上板面存在接触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木板的抛光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能够确保抛光辊对木板的抛光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的移动方向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横梁上设置有抛光辊,抛光辊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横梁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抛光辊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与移动横梁上设置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进气与出气。本技术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抛光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所述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的滑动方向竖直,所述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所述第一L形支架及第二L形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竖直布置。所述抛光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所述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的轴芯水平且与抛光辊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插接轴及第二插接轴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及第二支座上。所述移动横梁的两端设置有延伸支架,所述延伸支架滑动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抛光辊利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驱动,从而连动抛光辊的辊芯升降,第一距离传感器及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到工作台的距离,从而判断工作台上方的木板的水平度,进而将采集的距离信号发送至控制单元,用来控制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的充气及排气,以控制抛光辊的辊身与木板上板面的充分接触,进而确保抛光辊的抛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是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的侧向两种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移动横梁20,所述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与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横梁20上设置有抛光辊30,抛光辊30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上,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分别与移动横梁20上设置的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10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进气与出气;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上述雕刻机将木板加工好后,利用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动作,从而驱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下降,并且利用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检测端检测与工作台10的台面距离,从而控制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充气量,从而控制活塞杆的伸缩量,进而实现对抛光辊30的辊芯两端高度的控制,确保抛光辊30的辊面与木板板面接触的密切度,从而确保对木板抛光的效果;上述的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将检测的距离信号发送至机床的控制系统,利用控制系统来控制气源向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充气及排气,从而控制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伸缩量。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上,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的滑动方向竖直,所述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分别固定在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上;结合图2和图3所示,利用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驱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分别位于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上滑动,从而确保抛光辊30下降的准确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轨711及第二导轨721,所述第一导轨711及第二导轨721竖直布置;上述的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711及第二导轨721上,从而确保抛光辊30的竖直方向的平稳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轴31及二插接轴32,所述第一插接轴31及二插接轴32的轴芯水平且与抛光辊3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插接轴31及二插接轴32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上;由于抛光辊30的两端下降高度不一致,利用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动作,从而驱动抛光辊30的两端下降的,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抛光辊30的两端能够绕第一插接轴31及二插接轴32转动。所述移动横梁20的两端设置有延伸支架21,所述延伸支架21滑动设置在工作台10的两侧。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为进一步确保抛光辊30对木工表面抛光的效果,上述的抛光辊30伸出第一支座4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轮33,驱动轮为齿轮或者带轮,所述驱动轮33与电机80的输出轴连接,电机8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81或者带轮,齿轮81与驱动轮33啮合,或者带轮与驱动轮33通过皮带连接,从而驱动抛光辊30转动。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移动横梁(20),所述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与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横梁(20)上设置有抛光辊(30),抛光辊(30)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上,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分别与移动横梁(20)上设置的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10)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进气与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0)上方的移动横梁(20),所述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与工作台(10)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横梁(20)上设置有抛光辊(30),抛光辊(30)的辊芯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横梁(20)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上,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分别与移动横梁(20)上设置的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支座(41)及第二支座(4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的检测端指向工作台(10)的台面,第一距离传感器(61)及第二距离传感器(62)将检测的距离信号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气缸(51)及第二气缸(52)的进气与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雕刻机的自动除尘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辊(3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L形支架(71)及第二L形支架(72),所述第一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永吴鹏飞薛敬玉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冯庆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