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57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气瓶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阀体具有排气通道,阀体还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断的封头部分,活塞部分靠近排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以驱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的承压面,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将控压室与气瓶口导通的渗气孔,阀体上设置有带有封堵结构的泄压通道,泄压通道通过所述封堵结构导通后形成的出气口可将控压室与外界连通,泄压通道的出气口尺寸大于渗气孔的尺寸,通过活塞部分与控压室配合,利用压差式的结构将气体大流量输出,实现了先导式排气、大流量输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
技术介绍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用于气体输送的气瓶阀被广泛应用于焊接、切割、化工、医药、卫生、电子工业等民用领域,尤其是在气瓶的充气和排气方面涉及较广,而现有的气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流通通道,并在流通通道中设置往复移动的阀芯,通过阀芯的往复移动来实现流通通道的通断,进而实现气瓶的排气,一般是通过在阀芯和阀体之间设置弹簧,并在阀芯的一端设置截止阀,在需要排气时,打开截止阀,高压气体可顶推阀芯克服弹簧的作用向外移动,从而实现流通通道的导通,但在实际的排气过程中,由于弹簧对阀芯的作用力越来越大,而气瓶内的气体压力逐渐减小,阀芯的开启克服的作用力逐渐增加,满足瞬间开启、大流量输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先导式排气、大流量输出的功能的气瓶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气瓶阀的气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1种技术方案是:气瓶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由气瓶口和排气口连通而形成的排气通道,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所述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断的封头部分,活塞部分靠近排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受气瓶口处的压力以驱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的承压面,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将控压室与气瓶口导通的渗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带有封堵结构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通过所述封堵结构导通后形成的出气口可将控压室与外界连通,泄压通道的出气口尺寸大于渗气通道的尺寸。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2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为至少具有三个开口的多通结构,所述排气口位于阀芯的前侧,所述控压室位于阀芯的后侧,所述气瓶口位于阀芯的径向方向,所述渗气通道包括设置在阀芯上的沿径向方向与气瓶口连通的径向段和与径向段连通的沿阀芯轴线方向延伸并与控压室连通的轴向段,径向段和轴向段的设置方便加工,且渗气通道设置在阀芯内部,不会对阀芯与阀体之间的接触面造成干扰。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3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压室所在的阀体侧壁导向滑动配合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外径与对应的控压室的尺寸一致,所述环形台阶的后侧面构成所述承压面,环形台阶的设置可以保证高压气体推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而不会向排气口方向顶压。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4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3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环形台阶与对应的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5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压室内还设有用于在排气结束后带动阀芯向排气通道中移动的阀芯复位弹簧。在不需要排气操作时能够一直顶推阀芯将其封头部分伸入至排气通道中。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6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5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与阀芯上的承压面前后挡止配合的限位台阶。防止阀芯过度向排气口移动而与控压室脱离。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7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1~6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瓶阀还包括用于将封堵结构导通的操作机构。可将封堵结构通过操作机构导通,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8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7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机构为电动操作机构,其包括用于撞击封堵结构以使封堵结构导通的撞针和驱动撞针动作的电起爆器。撞击的方式能够比较迅速的导通封堵结构,原理简单,而且排气较快。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9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气瓶口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置有充气单向阀。将充气与排气集成到一个阀体上,结构更加紧凑。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10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阀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阀体内气压的安全阀。用于保证阀体的气压处于安全值内。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1种技术方案是:气瓶,包括瓶体和设置在瓶体上的气瓶阀,气瓶阀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由气瓶口和排气口连通而形成的排气通道,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所述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断的封头部分,活塞部分靠近排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受气瓶口处的压力以驱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的承压面,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将控压室与气瓶口导通的渗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带有封堵结构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在封堵结构导通后可将控压室与外界连通,所述泄压通道的出气口尺寸大于渗气通道的尺寸。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2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1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为至少具有三个开口的多通结构,所述排气口位于阀芯的前侧,所述控压室位于阀芯的后侧,所述气瓶口位于阀芯的径向方向,所述渗气通道包括设置在阀芯上的沿径向方向与气瓶口连通的径向段和与径向段连通的沿阀芯轴线方向延伸并与控压室连通的轴向段。径向段和轴向段的设置方便加工,且渗气通道设置在阀芯内部,不会对阀芯与阀体之间的接触面造成干扰。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3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压室所在的阀体侧壁导向滑动配合的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的外径与对应的控压室的尺寸一致,所述环形台阶的后侧面构成所述承压面。环形台阶的设置可以保证高压气体推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而不会向排气口方向顶压。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4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3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环形台阶与对应的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证了阀芯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5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压室内还设有用于在排气结束后带动阀芯向排气通道中移动的阀芯复位弹簧。在不需要排气操作时能够一直顶推阀芯将其封头部分伸入至排气通道中。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6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5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内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与阀芯上的承压面前后挡止配合的限位台阶。防止阀芯过度向排气口移动而与控压室脱离。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7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1~6中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瓶阀还包括用于将封堵结构导通的操作机构。可将封堵结构通过操作机构导通,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8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7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操作机构为电动操作机构,其包括用于撞击封堵结构以使封堵结构导通的撞针和驱动撞针动作的电起爆器。撞击的方式能够比较迅速的导通封堵结构,原理简单,而且排气较快。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9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气瓶口连通的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置有充气单向阀。将充气与排气集成到一个阀体上,结构更加紧凑。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10种技术方案是:在本专利技术气瓶的第2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阀体内气压的安全阀。用于保证阀体的气压处于安全值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瓶阀,在阀体内部设置有排气口和气瓶口形成的排气通道,还设置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瓶阀及使用该气瓶阀的气瓶

【技术保护点】
气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由气瓶口和排气口连通而形成的排气通道,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所述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断的封头部分,活塞部分靠近排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受气瓶口处的压力以驱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的承压面,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将控压室与气瓶口导通的渗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带有封堵结构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在封堵结构导通后可将控压室与外界连通,泄压通道的出气口尺寸大于渗气通道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和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由气瓶口和排气口连通而形成的排气通道,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控压室,所述阀芯包括位于控压室内的活塞部分和可伸入至排气通道中以控制排气通道的通断的封头部分,活塞部分靠近排气通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受气瓶口处的压力以驱动阀芯向控压室移动的承压面,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将控压室与气瓶口导通的渗气通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带有封堵结构的泄压通道,所述泄压通道在封堵结构导通后可将控压室与外界连通,泄压通道的出气口尺寸大于渗气通道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至少具有三个开口的多通结构,所述排气口位于阀芯的前侧,所述控压室位于阀芯的后侧,所述气瓶口位于阀芯的径向方向,所述渗气通道包括设置在阀芯上的沿径向方向与气瓶口连通的径向段和与径向段连通的沿阀芯轴线方向延伸并与控压室连通的轴向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压室所在的阀体侧壁导向滑动配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秦卢猛李旭东周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凯迈洛阳气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