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535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受限空间的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轴承锁动垫圈与转动轴及轴承螺母配合结构。为了克服启动、变速、停车阶段轴承螺母与旋转轴发生相对运动,综合考虑高速轴系的平衡性能与安装空间的限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有效的轴承螺母防松动装置。该装置不增加摩擦功耗,方便在结构受限的腔体内进行轴端拆装与调整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松动装置主要由主轴、轴承、锁动垫圈与轴承螺母组成。锁动垫圈的片体与轴的浅槽配合,限制了两者之间圆周方向的相对运动,同时锁动垫圈的片体与轴承螺母的浅槽配合,限制了两者之间轴向的相对运动,这样就能保证轴承螺母与旋转轴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轴承松动与过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连接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受限空间的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轴承锁动垫圈与转动轴及轴承螺母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高速旋转的轴系,轴系平衡性能、轻质性能以及轴承防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平衡性能可通过动平衡试验来调整,轻质性能主要从轴系的材料入手。而对于轴承的防松,一般采用轴承螺母限制其轴向窜动,对于螺纹连接结构,当在高速旋转、冲击、振动、变载荷或高温、温度变化大等情况下,螺纹会发生松动,导致轴承窜动,严重危害轴的使用安全。轴承防松一般方法是采用摩擦防松即双螺母的方式,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缺点是此方法会增大摩擦力,高速旋转时对效率影响较大,且可靠性与稳定性较差,会出现防松失效与过紧现象。机械防松一般采用开口销与止动垫圈,而普通形式开口销与止动垫圈并不适用于结构受限的情况,并且机械防松会改变轴系平衡性能,安装与调试难度大。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环境是水下热动力航行器传动系统的高速旋转轴系,如图1所示,主轴1通过轴承2与高速旋转轴系的管道壳体5配合,由于水下热动力航行器本身内部空间局促,各个部件安装紧密,所以管道壳体5自身尺寸较小,而主轴1需要伸入管道壳体5内部安装,其安装空间就更小,所以常规的开口销与止动垫圈在这种受限安装空间中都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环境是水下热动力航行器传动系统的高速旋转轴系,在水下热动力航行器启动、变速、停车阶段轴承螺母4与主轴1发生相对运动,需要采用轴承防松手段防止轴承窜动。为了解决现有摩擦防松手段对高速旋转轴系效率影响较大,而机械防松手段由于安装空间受限无法安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高速轴系的平衡性能与安装空间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该装置不增加摩擦功耗,方便在结构受限的腔体内进行轴端拆装与调整间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包括主轴(1)、轴承(2)、锁动垫圈(3)与轴承螺母(4),主轴(1)通过轴承(2)与外部受限空间壳体(5)配合;轴承(2)外圈通过挡圈(6)轴向约束;所述轴承螺母(4)与主轴(1)一端螺纹固定,锁动垫圈(3)处于轴承(2)与轴承螺母(4)之间,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动垫圈(3)由环形圈和若干薄片组成;若干薄片沿环形圈周向分布,单个薄片沿环形圈轴向布置,薄片沿环形圈轴向的长度大于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轴向长度;薄片一端与环形圈内边固定连接或整体成型;所述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表面开有若干轴向凹槽,轴向凹槽数量不少于薄片个数;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凹槽深度不小于薄片厚度;所述轴承螺母(4)的内表面上开有若干轴向凹槽;所述锁动垫圈(3)套在主轴(1)上后,薄片能够处于主轴(1)上的轴向凹槽内;当轴承螺母(4)装配在主轴(1)上后,通过调整锁动垫圈(3)中环形圈的厚度,能够使当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时,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轴向凹槽与薄片位置也对应;薄片伸出主轴(1)端部的一段外翻,薄片一部分结构处于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轴向凹槽内,且薄片外端与轴承螺母(4)回弯固定。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两侧导斜角。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增加摩擦功耗,能够方便的在受限空间内进行轴端拆装与调整间隙。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轴承螺母防松动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轴承螺母防松动装置示意图;图3:主轴示意图;图4:锁动垫圈示意图;图5:轴承螺母示意图;其中:1、主轴2、轴承3、锁动垫圈4、轴承螺母5、壳体6、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实施例是用于某水下热动力航行器高速旋转机械动力系统,用于防止轴承螺母松动的情况发生。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包括主轴1、轴承2、锁动垫圈3与轴承螺母4,主轴1通过轴承2与外部受限空间壳体5配合;轴承2外圈通过挡圈6轴向约束;所述轴承螺母4与主轴1一端螺纹固定,锁动垫圈3处于轴承2与轴承螺母4之间,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如图4所示,所述锁动垫圈3为基于普通圆形垫圈结构的基础上自主设计结构,由环形圈和若干薄片组成;三个薄片沿环形圈周向均匀分布,单个薄片沿环形圈轴向布置;为安装方便,薄片两侧导斜角;薄片沿环形圈轴向的长度大于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轴向长度,以能实现薄片外端外翻和回弯;薄片一端与环形圈内边固定连接或整体成型。本实施例中因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弯折,为保证锁动垫圈使用的重复性与有效性,尽量减少高速轴系质量的增加,锁动垫圈采用轻质、塑性好的材料整体成型得到。所述主轴1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再加工,其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表面开有三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凹槽;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凹槽深度不小于薄片厚度,以便于薄片放置在凹槽内,且不阻碍轴承螺母4与主轴1螺纹配合。所述轴承螺母4也是在原有的结构上进行再加工,其内表面上开有三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轴向凹槽。所述锁动垫圈3套在主轴1上后,三个薄片分别处于主轴1上的三个轴向凹槽内;之后旋入轴承螺母4,当轴承螺母4装配在主轴1上后,通过研磨调整锁动垫圈3中环形圈的厚度,使当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时,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三个轴向凹槽与薄片位置也对应;之后将薄片伸出主轴1端部的一段外翻,使薄片一部分结构处于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轴向凹槽内,再将薄片外端与轴承螺母4回弯固定。锁动垫圈3的薄片与轴1的凹槽配合,限制了两者之间圆周方向的相对运动,同时锁动垫圈3的薄片也与轴承螺母4的凹槽配合,限制了两者之间轴向的相对运动,这样就能保证轴承螺母与旋转轴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轴承松动与过紧,从而保证在高速旋转、冲击、振动、变载荷或高温、温度变化大等情况下轴承螺母4与旋转轴在圆周方向与轴向不发生相对运动。同时多瓣结构可有效减小高速轴系的振动,定位性好,平衡性高,减少了拆装的次数。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包括主轴(1)、轴承(2)、锁动垫圈(3)与轴承螺母(4),主轴(1)通过轴承(2)与外部受限空间壳体(5)配合;轴承(2)外圈通过挡圈(6)轴向约束;所述轴承螺母(4)与主轴(1)一端螺纹固定,锁动垫圈(3)处于轴承(2)与轴承螺母(4)之间,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动垫圈(3)由环形圈和若干薄片组成;若干薄片沿环形圈周向分布,单个薄片沿环形圈轴向布置,薄片沿环形圈轴向的长度大于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轴向长度;薄片一端与环形圈内边固定连接或整体成型;所述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表面开有若干轴向凹槽,轴向凹槽数量不少于薄片个数;所述主轴(1)上的轴向凹槽深度不小于薄片厚度;所述轴承螺母(4)的内表面上开有若干轴向凹槽;所述锁动垫圈(3)套在主轴(1)上后,薄片能够处于主轴(1)上的轴向凹槽内;当轴承螺母(4)装配在主轴(1)上后,通过调整锁动垫圈(3)中环形圈的厚度,能够使当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时,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轴向凹槽与薄片位置也对应;薄片伸出主轴(1)端部的一段外翻,薄片一部分结构处于轴承螺母(4)内表面的轴向凹槽内,且薄片外端与轴承螺母(4)回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高速轴承螺母的防松动装置,包括主轴(1)、轴承(2)、锁动垫圈(3)与轴承螺母(4),主轴(1)通过轴承(2)与外部受限空间壳体(5)配合;轴承(2)外圈通过挡圈(6)轴向约束;所述轴承螺母(4)与主轴(1)一端螺纹固定,锁动垫圈(3)处于轴承(2)与轴承螺母(4)之间,轴承螺母(4)将锁动垫圈(3)与轴承(2)内圈轴向压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动垫圈(3)由环形圈和若干薄片组成;若干薄片沿环形圈周向分布,单个薄片沿环形圈轴向布置,薄片沿环形圈轴向的长度大于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段轴向长度;薄片一端与环形圈内边固定连接或整体成型;所述主轴(1)与轴承螺母(4)配合的一端的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郭兆元杨燕万荣华王贤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五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