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实验
,具体的为一种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可以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过程,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对施工现场周围已有建筑及构筑物的安全隐患起到有效的预测作用。
技术介绍
CD法(即中隔壁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Ⅳ级围岩)地段。在现有的CD法隧道施工技术中,多集中在特定的工程地质条件下的不同CD法施工,而没有相应的模拟装置,因此不能在实验室对CD法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能够精确模拟CD法隧道施工过程,从而确定影响地表变形的因素,以便为地表变形控制提供参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填充设有夯实的土体,所述土体内设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填充设有夯实的土体,所述土体内设有隧道孔洞,所述隧道孔洞内插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隧道孔洞的木棒,所述木棒沿其轴向方向分体设置为两半,并分别为左侧木棒和右侧木棒;还包括与所述左侧木棒对应设置并用于在所述左侧木棒从所述隧道孔洞中抽出过程中插入所述隧道孔洞内作为所述隧道孔洞的内壁衬砌的左侧内壁件和与所述右侧木棒对应设置并用于在所述右侧木棒从所述隧道孔洞中抽出过程中插入所述隧道孔洞内作为所述隧道孔洞的内壁衬砌的右侧内壁件;所述模型箱的上方还设有地表变形测量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填充设有夯实的土体,所述土体内设有隧道孔洞,所述隧道孔洞内插装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隧道孔洞的木棒,所述木棒沿其轴向方向分体设置为两半,并分别为左侧木棒和右侧木棒;还包括与所述左侧木棒对应设置并用于在所述左侧木棒从所述隧道孔洞中抽出过程中插入所述隧道孔洞内作为所述隧道孔洞的内壁衬砌的左侧内壁件和与所述右侧木棒对应设置并用于在所述右侧木棒从所述隧道孔洞中抽出过程中插入所述隧道孔洞内作为所述隧道孔洞的内壁衬砌的右侧内壁件;所述模型箱的上方还设有地表变形测量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孔洞的径向截面呈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木棒和右侧木棒对称设置;所述左侧木棒和右侧木棒均为半圆形木棒,所述左侧内壁件和右侧内壁件均呈半圆拱形,且所述木棒的外径、左侧内壁件的外径和右侧内壁件的外径均与所述隧道孔洞的内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内壁件和右侧内壁件采用PE管切割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木棒和右侧木棒的同一端端面上分别设有手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箱采用钢化玻璃块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CD法隧道施工引起地表变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安继勋,虞伟,吕铁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