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69117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9:49
一种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珠粒的直径为0.5~6mm,含水率为90~99%,骨架密度为1.1~1.8g/cm

Quaternate cellulose bead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uses

A kind of quaternated cellulose bea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 diameter of the bead is 0.5 ~ 6mm, water content is 90 ~ 99%, and the skeleton density is 1.1 ~ 1.8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功能材料

技术介绍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棉花的纤维素含量大于90%,为天然的最纯纤维素来源。纤维素及其衍生化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生物和医学等诸多领域。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对开发新能源、发展新型材料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珠粒作为惰性材料高分子珠粒,具有成本低廉、质地坚硬、球形结构良好、生物相容性高、可修饰性强、可再生降解以及独特的尺寸形态和可控精细结构等优点,在交叉学科和高端领域将有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罗晓刚等(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9,171,340-347)通过挤压滴落固化法成功地制备了毫米级的纤维素珠粒;此外,申请号CN201410667306.2的申请文件也公开了一种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案为将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预冷至-12~-5℃,然后加入纤维素,搅拌溶解,脱泡、除杂制得纤维素溶液;将制得的纤维素溶液吸入到注射器中,采用注射挤压滴落法在固化液中进行固化,最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得到纤维素珠粒;这些方案均制备的是纤维素珠粒这种物质,但是还没有对纤维素珠粒进行改性的报道。但是如果能够对纤维素珠粒进行改性,既可提高纤维素珠粒的稳定性,如耐氧化性,抗酸碱性,抗生物降解性;也可以改善珠粒的表面活性,如活性基团,孔结构,以期满足现代新型材料的要求。纤维素珠粒的改性技术大致分为共混改性和化学改性;共混改性是将纤维素和其它一种或多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掺混,最终形成纤维素与其它物质的复合珠粒,如加入磁性离子可以赋予其磁靶向性并增强机械性能,加入其他多糖类高分子,提高其功能性,拓展其应用领域;化学改性是通过改变珠粒表面结构或化学成分来改善珠粒的性能,纤维素结构单元上的羟基能够参与醚化,酯化,氧化,接枝共聚等。纤维素珠粒表面通过修饰一些新基团或高分子链,能提高其界面性能,应用于生物载体,色谱分离,吸附等领域;而如何提供一种能用于生物载体,色谱分离,吸附等领域的改性纤维素珠粒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界面性能得到提高,并被赋予了功能性,可以运用于生物载体,色谱分离,吸附等领域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其特征在于:该珠粒的直径为0.5~6mm,含水率为90~99%,骨架密度为1.1~1.8g/cm3,孔度为90~9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化学式是C6H14ClNO)加入到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通过注射挤压滴落法在固化液中进行固化成球,获得的球经过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即得到季铵化纤维素珠粒。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结构式为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纤维素溶液为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在-12.5~-5℃条件下溶解纤维素得到。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纤维素溶液中的纤维素脱水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比值为0.1~3:1。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如果过量的话,所得到的季铵化纤维素是溶于水的,就得不到固体珠粒。纤维素脱水葡萄糖单元的化学式为C6H10O5,结构式为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一定温度为-4~45℃。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一定时间为1h~7d(天)。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注射挤压滴落法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45~1.6mm。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挤压滴落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和固化液液面的距离为0~25cm。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限定在这个范围,是因为在这个范围内能够得到形状较圆润的珠粒,超过这个范围季铵化纤维素溶液落到固化液液面产生剧烈撞击会导致形状破坏和不规则,得到的就是形状不规则的颗粒而不是珠粒。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固化液种类为水,无机盐水溶液和稀酸水溶液中任意一种或它们的混合。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直径为0.5~6mm。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具体的制备步骤包括:(1)制备季铵化纤维素溶液:将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预冷至-12.5~-5℃作为溶剂,然后加入纤维素;待溶解纤维素后,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均匀,离心脱泡除杂,在一定温度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得到季铵化纤维素溶液;(2)将步骤(1)制得的季铵化纤维素溶液通过注射器挤压滴落法在固化液中固化,经过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得到季铵化纤维素珠粒。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碱为NaOH或LiOH。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1)中,在所述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中,所述碱的质量分数为5~10%,所述尿素或硫脲的质量分数为10~15%。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注射器的针头直径为0.45~1.6mm,优选为0.8mm。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挤压滴落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和固化液液面距离为0~25cm,优选为5cm。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固化液种类为水,无机盐水溶液和稀酸水溶液中任意一种或它们的混合,优选为质量百分比为10%NaCl水溶液。按上述方案,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洗涤为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可用作吸附染料、重金属、抗生素等物质的吸附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均相改性方法制备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利用季铵基团的功能特点大大拓展了纤维素珠粒的应用领域,比如利用其正电性可以吸附带负电的物质,利用其亲和性用于蛋白质固定等。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对带负电的染料、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作为化工新材料应用于如生物载体,色谱分离,吸附等领域。2、本专利技术以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原料,将其溶解于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的溶剂中制备得到纤维素溶液,然后采用均相改性法制备季铵化纤维素溶液,再通过挤压滴落固化法制备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纤维素的溶解和纤维素珠粒的形成过程是物理过程,相比于其他使用有机溶剂的方法,此过程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从纤维素溶液制得季铵化纤维素溶液是化学过程,此过程通过均相反应在纤维素链上引入季铵基团,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便利,成本低廉,重复性好,无毒无污染,适用于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大规模制备。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粒径分布均一,可用作固定床吸附装置填料,用于动态吸附。该珠粒对于染料,重金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药品以及工农业废水中染料、重金属、抗生素等物质的吸附,也可用于色谱固定分离,血液净化,酶、蛋白质和细胞的生物载体等领域。4、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素,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或者反应温度和时间来改变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改性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在水相中拍摄的照片;图2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季铵化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其特征在于:该珠粒的直径为0.5~6mm,含水率为90~99%,骨架密度为1.1~1.8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季铵化纤维素珠粒,其特征在于:该珠粒的直径为0.5~6mm,含水率为90~99%,骨架密度为1.1~1.8g/cm3,孔度为90~9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括:将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加入到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均匀,在一定温度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通过注射挤压滴落法在固化液中进行固化成球,获得的球经过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即得到季铵化纤维素珠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溶液为碱/尿素水溶液或碱/硫脲水溶液在-12.5~-5℃条件下溶解纤维素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纤维素溶液中的纤维素脱水葡萄糖单元的物质的量比值为0.1~3: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定温度为-4~45℃,所述的一段时间为1h~7d,所述的注射挤压滴落法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直径为0.45~1.6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滴落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和固化液液面的距离为0~25c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季铵化纤维素珠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刚袁俊刘英格刘超朱星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