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1052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中心给料筒和分料盘;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联轴器、中心轴、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和至少一个底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解决了现有絮凝浓密工艺中絮凝沉降速率低、给料不均、絮凝效果差、浓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尾矿浓密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
技术介绍
选矿尾矿的浓密工艺受微细颗粒较低沉降速率影响,导致低浓度尾矿输送消耗大量电能,同时回水利用量减小且水质较差,在制约矿山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土壤和水资源等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作为应用在微细粒矿浆浓密相对较成熟的絮凝技术,尽管可增强尾矿的沉降速率和浓密效率,但单一絮凝药剂作用仍不能完全满足矿浆中微细颗粒沉降所需作用力。目前,现有尾矿浓密工艺中所采用的单一重力场浓密装置仍存在着给料不均、沉降紊流程度高、絮凝沉降速率低、溢流水质差、浓密效果差等问题。污水磁化处理可实现在较强外磁场作用下,有效增强水的物化活性,减小微细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厚度和ζ电位值,加强微细颗粒和水的分离,作为经济而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目前未能较好应用在矿山污水和尾矿浓密工艺中,相应的复合磁化水处理絮凝浓密装置也有待开发并应用在矿山尾矿浓密和矿山污水处理上。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可对提高浓密效率、提升回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并可在减少水资源污染的同时,有效提高矿山或污水处理等工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絮凝沉降速率低、浓密效果差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该装置给料系统可均匀给入料浆,减弱沉降系统中的紊流强度。配置的磁化系统增强了矿浆和絮凝剂的相互作用,复合磁化处理使矿浆中较大极性水分子团中的水分子重新排列,促进较大水分子团变成较小水分子团或单个水分子,同时可使水分子中氢键发生松弛并断裂,减小水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增强水的活性,减小矿浆中微细颗粒间的斥力,同时促使悬浮固体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层和类晶体结构改变,减小固体颗粒表面的水化膜厚度和ζ电位值,降低固体颗粒的稳定性,增强微细颗粒相互接触粘合概率,加速选矿尾矿中微细颗粒的絮凝沉降。驱动系统的配置可提升絮凝沉降速率,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有效对底流沉砂进行及时排料。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通过所形成的磁场-重力复合场可有效提高尾矿浓密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中心给料筒和分料盘;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联轴器、中心轴、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和至少一个底流管;所述给料管与所述中心给料筒连通,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中心给料筒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下方,下部位于所述沉降筒内;所述分料盘位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下方,所述分料盘中心与所述中心轴滑动连接;所述SN电控磁极对的S磁极和N磁极相对的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上部外侧;所述沉降筒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下方,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端盖,所述中心轴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位于所述沉降筒底部;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中心;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给料筒和所述分料盘在径向位于所述沉降筒的中心;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带动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转动;所述底座中心设置凹槽,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底流口;所述溢流管位于所述沉降筒的絮凝沉降区顶部与所述沉降筒连通,所述底流管接于所述底流口。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心给料筒为二段式圆柱形筒,上段筒径为下段筒径的1.5~2倍。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料盘为圆锥形。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用于磁化处理料浆的所述SN电控磁极对的磁场强度通过外接励磁调节电控柜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上。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为竖直布置的可调速电机。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径刮板包括三个长度不等的叶片,所述叶片竖直径向式布置,所述叶片末端设置轴向导流杆。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为二段式凹槽,所述凹槽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变径刮板位于所述二段式凹槽的上段凹槽内;所述固定径刮板位于所述二段式凹槽的下段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通过变径式中心给料筒配置磁化系统对给入料浆进行磁化处理,改变料浆中水分子或水分子团形态结构和料浆中微细颗粒的物化特性,加速微细颗粒和水分子的分离,提高微细颗粒的絮凝沉降速率,解决了现有絮凝浓密工艺中絮凝沉降速率低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与给料筒共同配置的锥形分料盘增加了布料均匀性,且减弱了给入料浆对沉降系统内流体的扰动性,解决了现有絮凝浓密工艺中给料不均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的串联应用加速了合格底流沉砂的及时有效排出;增强絮凝沉降速率,提升溢流水质量,进而提高微细粒料浆浓密效率,尤其矿山尾矿的浓密效率,解决了现有絮凝浓密工艺中絮凝效果差、浓密效率低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提高了矿山污水循环利用率,减少水污染,高浓度底流沉砂输运降低输运能耗并保护了矿山环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所述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所述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所述驱动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联轴器,2、给料管,3、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底流管,6、底座,7、电机,8、电机支架,9、端盖,10、第三螺栓,11、上法兰盘,12、溢流管,13、沉降筒,14、第四螺栓,15、下法兰盘,16、SN电控磁极对,17、中心给料筒,18、分料盘,19、中心轴,20、轴向导流杆,21、变径刮板,22、固定经刮板,23、凹槽,24、底流口,25、叶片。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2、中心给料筒17和分料盘18;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16;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13;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7、联轴器1、中心轴19、变径刮板21和固定径刮板22;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9和底座6;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12和至少一个底流管5;所述给料管2与所述中心给料筒17连通,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9上;所述中心给料筒17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9下方,下部位于所述沉降筒内13;所述分料盘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中心给料筒和分料盘;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联轴器、中心轴、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和至少一个底流管;所述给料管与所述中心给料筒连通,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中心给料筒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下方,下部位于所述沉降筒内;所述分料盘位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下方,所述分料盘中心与所述中心轴滑动连接;所述SN电控磁极对的S磁极和N磁极相对的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上部外侧;所述沉降筒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下方,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端盖,所述中心轴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位于所述沉降筒底部;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中心;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给料筒和所述分料盘在径向位于所述沉降筒的中心;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带动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转动;所述底座中心设置凹槽,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均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凹槽相连通的底流口;所述溢流管位于所述沉降筒的絮凝沉降区顶部与所述沉降筒连通,所述底流管接于所述底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磁化絮凝浓密装置,包括具有均匀给料功能的给料系统、对料浆进行磁化处理的磁化系统、内置絮凝沉降空间的沉降系统、用于导流和刮离沉砂的驱动系统、排出溢流和沉砂的排料系统和对装置进行固定和支撑的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系统包括给料管、中心给料筒和分料盘;所述磁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SN电控磁极对;所述沉降系统至少包括沉降筒;所述驱动系统至少包括电机、联轴器、中心轴、变径刮板和固定径刮板;所述固定系统至少包括端盖和底座;所述排料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溢流管和至少一个底流管;所述给料管与所述中心给料筒连通,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上;所述中心给料筒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端盖下方,下部位于所述沉降筒内;所述分料盘位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下方,所述分料盘中心与所述中心轴滑动连接;所述SN电控磁极对的S磁极和N磁极相对的固定安装于所述中心给料筒上部外侧;所述沉降筒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端盖下方,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端盖,所述中心轴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位于所述沉降筒底部;所述中心轴穿过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中心;所述中心轴、所述中心给料筒和所述分料盘在径向位于所述沉降筒的中心;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中心轴转动带动所述变径刮板和所述固定径刮板转动;所述底座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玉王学涛魏德洲高淑玲刘文刚张彩娥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