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085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无弹力布等,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所述超细玻璃棉由玻璃纤维和粘结剂构成,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5~3μm,粘结剂占超细玻璃棉的质量比为5%~15%。该材料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同时具有轻质、柔软、憎水、阻燃等优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防寒服主要用于高原地区、高寒地区和冬季时的户外操作以及冷链行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里面的一部分防寒,外面的一部分起挡风的作用,内层部分主要使用一层尼龙衬里、稳定和保护隔热材料的薄膜,再加上厚厚的一层保暖材料。对防寒服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防风透气:防寒服的外层织物一般采用厚尼龙面料,衬里是一种特殊织物,上面有一些小孔,衣内的湿气可以通过这些小孔透出去,又能阻止水珠和风渗透进来。(2)防绒: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层,二是将高密度织物通过后处理提高其本身的防绒性能,三是在羽绒面料里层添加一层防绒布。(3)轻薄柔软:直接影响一件羽绒服的整体重量以及穿着的舒适度。目前市面上的防寒服大都采用棉花、羽绒、聚酯纤维等作为保暖材料填充在服装内部,其中棉花、羽绒防水性差、非常容易吸水,严重影响其保暖效果;棉花、聚酯纤维的保暖效果较差,需要增加材料的厚度和用量,使得服装变得臃肿、穿起来不方便;羽绒价格昂贵,增加了防寒服的成本;聚酯纤维为有机材料,阻燃性能差,易燃烧。申请号为201520740990.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热服,隔热服为人体上身形状其下端设有腰带,上端环颈部设有绳套,绳套内安有颈部束绳,隔热服两端设有衣袖,衣袖下端设有手套;隔热服外层为帆布层,中间层为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布层,里层为牛皮层;三层材料为热压层叠组成或由粘结剂粘结制成。该技术具有不透蒸汽的特点,能防止化学强酸、碱腐蚀使用人员的特点,巧妙的将帆布隔热耐磨,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布耐酸碱腐蚀和牛皮不透蒸汽的特点结合起来。申请号为201620287155.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保温服装材料,所述面料由外到内依次由表层、保暖层、发热层和保健层粘接构成,所述的保健层由棉线和竹纤维交织而成,通过拉毛工艺在表面形成毛绒层。该保温面料设置绒毛层,使其与人体接触摩擦后可快速产生热量,使得面料具有较快的制热作用;通过各层之间的有序结合,使得各层之间具有协同联合作用,同时可以更好的发挥各层之间的功能作用,可使得该保温面料既具有很好的保暖特性,又具有抗菌、抑制细菌生产等保健作用。然而,对于极寒地区长时间使用而言,上述专利中所采用的保温层隔热性能有限,憎水性能没有得到提高,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保温隔热性能优异,兼具憎水、阻燃、轻质、柔软等性能的新型服装保温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质、柔软、憎水的高性能服装保温材料。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无弹力布等,所述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60mm,面密度为50~400g/m2。进一步的,所述超细玻璃棉由玻璃纤维和粘结剂构成,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5~3μm,所述粘结剂占超细玻璃棉的质量比为5%~1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厚度为0.1~2mm,面密度为10~100g/m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聚丙烯酸酯和软化水按照1∶(2~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聚丙烯酸酯水溶液,将硅烷偶联剂和软化水按照1∶(15~2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2)按照质量比将50~100份聚丙烯酸酯水溶液、5~8份瓦克硅油、2~5份硅烷偶联剂、2~5份柔性剂、500~1000份软化水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并超声振荡10~3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3)在使用火焰喷吹工艺制备玻璃棉时,将配置好的粘结剂溶液喷洒在玻璃纤维上,其中粘结剂溶液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10~25)∶1,然后在固化炉中加热成型,制备得到超细玻璃棉;(4)在超细玻璃棉两面通过热熔胶贴覆一层布料,然后经过绗缝加以固定,得到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应用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超细玻璃棉面密度低,具有极低的导热系数,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使得该材料用于极寒地区时仍保有很好的保温性能;(2)粘结剂的主要成分采用聚丙烯酸酯,同时添加了少量柔性剂,可以提高超细玻璃棉的柔性和可回弹性,与传统玻璃棉材料相比不会产生刺激性气体,无毒无害,而且具有很好的阻燃效果;(3)粘结剂中添加了瓦克硅油,显著增强了超细玻璃棉的憎水性,可以防止该材料遇水时失去保温效果,非常适用于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示10为保温层,20为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厚度为30mm,面密度为200g/m2,超细玻璃棉由玻璃纤维和粘结剂构成,其中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5~3μm,粘结剂占超细玻璃棉的质量比为10%。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厚度为0.5mm,面密度为50g/m2,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酸酯和软化水按照1∶3的质量比混合得到聚丙烯酸酯水溶液,将硅烷偶联剂和软化水按照1∶18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2)按照质量比将60份聚丙烯酸酯水溶液、6份瓦克硅油、3份硅烷偶联剂、2份柔性剂、800份软化水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并超声振荡18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3)在使用火焰喷吹工艺制备玻璃棉时,将配置好的粘结剂溶液喷洒在玻璃纤维上,其中粘结剂溶液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20∶1,然后在固化炉中加热成型,制备得到超细玻璃棉;(4)在超细玻璃棉两面通过热熔胶贴覆一层布料,然后经过绗缝加以固定,得到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厚度为40mm,面密度为250g/m2,超细玻璃棉由玻璃纤维和粘结剂构成,其中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5~3μm,粘结剂占超细玻璃棉的质量比为12%。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厚度为1mm,面密度为60g/m2,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丙烯酸酯和软化水按照1∶2.5的质量比混合得到聚丙烯酸酯水溶液,将硅烷偶联剂和软化水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硅烷偶联剂水溶液;(2)按照质量比将70份聚丙烯酸酯水溶液、6.5份瓦克硅油、3.5份硅烷偶联剂、3份柔性剂、650份软化水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并超声振荡25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3)在使用火焰喷吹工艺制备玻璃棉时,将配置好的粘结剂溶液喷洒在玻璃纤维上,其中粘结剂溶液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20∶1,然后在固化炉中加热成型,制备得到超细玻璃棉;(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无弹力布等,所述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由中间的保温层和两侧的保护层组成,所述保温层材料为超细玻璃棉,所述保护层材料为无纺布、无弹力布等,所述保温层和保护层由热熔胶粘结在一起,并通过绗缝加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10~60mm,面密度为50~400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玻璃棉由玻璃纤维和粘结剂构成,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为0.5~3μm,所述粘结剂占超细玻璃棉的质量比为5%~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装保温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厚度为0.1~2mm,面密度为10~100g/m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照峰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南航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