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69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前壳,前壳包括金属部件和塑胶部件,金属部件设有若干个预留孔,塑胶部件上设置有与预留孔一一对应的螺丝柱,螺丝柱穿设于预留孔内,塑胶部件在预留孔处设置有连接螺丝柱的连接部,螺丝柱和连接部相对设置在金属部件的两侧,螺丝柱通过连接部与金属部件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前壳的金属部件上设置有预留孔,塑胶部件形成与预留孔对应的螺丝柱,后壳上设置有与螺丝柱对应的安装孔,装配壳体时,自攻螺丝穿过安装孔拧入螺丝柱内,使前壳和后壳连接固定,满足了固定壳体所需的锁紧力,也省略了电焊铜螺母或者机床攻丝的步骤,简化了壳体的生产步骤,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技术属于电子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工具。近来,随着金属外观和金属边框的推广,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因其耐磨性、精美的外观以及良好的握持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而金属壳体的电子设备无论是通过板材冲压成型还是应用精密数控机床(CNC)的方式加工成型,都需要考虑壳体的锁紧固定。现有技术中,固定金属壳体的主流方式有两种:一、在金属壳体上点焊铜螺母,使用螺丝进行配合固定;二、采用机床攻丝的方式,直接在金属壳体上铣出螺纹,使用螺丝进行配合固定。此两种方式加工量巨大,加工时间长,导致成本居高不下,且加工步骤多,壳体良率低,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前壳包括注塑为一体的金属部件和塑胶部件,所述金属部件设有若干个预留孔,所述塑胶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预留孔一一对应的螺丝柱,所述螺丝柱穿设于所述预留孔内,所述塑胶部件在所述预留孔处设置有连接所述螺丝柱的连接部,所述螺丝柱和所述连接部相对设置在所述金属部件的两侧,所述螺丝柱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金属部件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螺丝和后壳,所述后壳通过所述螺丝与所述前壳螺接固定,所述后壳在所述螺丝柱处对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丝穿设于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螺丝柱内,实现前壳和后壳的装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螺丝为自攻螺丝,所述自攻螺丝包括头部以及沿所述头部向外延伸的的杆部,所述杆部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所述螺丝柱开设有内壁光滑以供所述自攻螺丝拧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一端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通过自攻螺丝在连接孔内攻出螺纹实现螺丝和螺丝柱的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周围设有与所述头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锁固所述螺丝。优选地,所述螺丝柱的外径为3.15mm-3.25mm。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孔径为1.00mm-1.05mm。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深度为3.92mm。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子设备,前壳的金属部件上设置有预留孔,塑胶部件形成与预留孔对应的螺丝柱,后壳上设置有与螺丝柱对应的安装孔,装配壳体时,自攻螺丝穿过安装孔拧入螺丝柱内,使前壳和后壳连接固定,满足了固定壳体所需的锁紧力,也省略了电焊铜螺母或者机床攻丝的步骤,装配简单,简化了壳体的生产步骤,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加工成本。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装配螺丝前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装配螺丝后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螺丝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技术,并且本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前壳1,前壳1包括注塑为一体的金属部件11和塑胶部件12,金属部件11设有若干个预留孔111,塑胶部件12上设置有与预留孔111一一对应的螺丝柱121,螺丝柱121穿设于预留孔111内,塑胶部件12在预留孔111处设置有连接螺丝柱121的连接部122,螺丝柱121和连接部122相对设置在金属部件11的两侧,螺丝柱121通过连接部122与金属部件11连接固定。制作前壳1时,将金属部件11放置到塑胶模具内,通过注塑机注塑形成与金属部件11连接为一体的塑胶部件12,金属部件11包裹在塑胶部件12内,同时,在塑胶模具上设计好螺丝柱121的形状,注塑完成后,在金属部件11一侧的预留孔处111形成相应的螺丝柱121,塑胶部件12在金属部件11另一侧的预留孔111设置有连接螺丝柱121的连接部122,螺丝柱121通过连接部122与金属部件11连接固定。需要说明的是,预留孔111和螺丝柱1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电子设备还包括螺丝2和后壳3,为了实现前壳1和后壳3的装配固定,后壳3通过螺丝2与前壳1螺接固定,后壳3在螺丝柱121处对应开设有安装孔31,螺丝2穿设于与安装孔31对应的螺丝柱121内。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为了使螺丝2更方便地拧入螺丝柱121内,螺丝2优选为自攻螺丝2,自攻螺丝2包括头部21以及沿头部21向外延伸的的杆部22,杆部22的外侧壁开设有螺纹,螺丝柱121开设有内壁光滑以供所述自攻螺丝拧入连接孔123,连接孔123的一端开口,开口朝向安装孔31,通过自攻螺丝在连接孔123内攻出螺纹实现螺丝2和螺丝柱121的连接固定。通过增加杆部22的外侧壁的螺纹圈数可以避免自攻螺丝2拧入螺丝柱121时出现滑牙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自攻螺丝2螺纹的圈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安装孔31周围设有与头部21相适配的凹槽32,凹槽用于锁固螺丝2。在装配时,将自攻螺丝2对准后壳3的安装孔31使其穿入,借助自攻螺丝2的杆部22外侧壁的螺纹使自攻螺丝2拧入前壳1的螺丝柱121内,自攻螺丝2的头部21锁止于凹槽32内,前壳1与后壳3连接固定,即完成装配。在本实施例中,螺丝柱121的外径优选为3.15mm-3.25mm,连接孔123的孔径优选为1.00mm-1.05mm,连接孔123的深度优选为3.92mm。通过增加连接孔123的深度可以保证自攻螺丝2的锁紧力,实现前壳和后壳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螺丝柱121的外径、连接孔123的孔径和连接孔123的深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根据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例如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此。综上所述,前壳的金属部件上设置有预留孔,塑胶部件形成与预留孔对应的螺丝柱,后壳上设置有与螺丝柱对应的安装孔,装配壳体时,自攻螺丝穿过安装孔拧入螺丝柱内,使前壳和后壳连接固定,满足了固定壳体所需的锁紧力,也省略了电焊铜螺母或者机床攻丝的步骤,装配简单,简化了壳体的生产步骤,从而降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加工成本。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包括注塑为一体的金属部件(11)和塑胶部件(12),所述金属部件(11)设有若干个预留孔(111),所述塑胶部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预留孔(111)一一对应的螺丝柱(121),所述螺丝柱(121)穿设于所述预留孔(111)内,所述塑胶部件(12)在所述预留孔(111)处设置有连接所述螺丝柱(121)的连接部(122),所述螺丝柱(121)和所述连接部(122)相对设置在所述金属部件(11)的两侧,所述螺丝柱(121)通过所述连接部(122)与所述金属部件(11)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1)包括注塑为一体的金属部件(11)和塑胶部件(12),所述金属部件(11)设有若干个预留孔(111),所述塑胶部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预留孔(111)一一对应的螺丝柱(121),所述螺丝柱(121)穿设于所述预留孔(111)内,所述塑胶部件(12)在所述预留孔(111)处设置有连接所述螺丝柱(121)的连接部(122),所述螺丝柱(121)和所述连接部(122)相对设置在所述金属部件(11)的两侧,所述螺丝柱(121)通过所述连接部(122)与所述金属部件(11)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螺丝(2)和后壳(3),所述后壳(3)通过所述螺丝(2)与所述前壳(1)螺接固定,所述后壳(3)在所述螺丝柱(121)处对应开设有安装孔(31),所述螺丝(2)穿设于与所述安装孔(31)对应的螺丝柱(121)内。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鸿敏程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