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16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解决了现有的可见光微变焦镜头整个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大,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技术方案是:包括前镜筒、后镜筒、压圈、隔圈、镜架、可沿光轴移动的微调焦透镜及依次固定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后镜筒前端与前镜筒后端固定连接组成镜筒,每个透镜均安装在镜架内并用压圈压紧后连接在镜筒上,第一、二、三、四透镜之间均用隔圈隔开;第一透镜为硫化锌ZnS透镜,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为锗Ge透镜,第三透镜为氟化镁MgF2透镜,微调焦透镜为锗Ge透镜,第五透镜为硫化锌ZnS透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成像稳定、在‑40℃~60℃温度范围内实现被动无热化后稳定成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光学材料的折射率值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同时镜筒材料也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当环境温度大幅变化时,如100℃温度范围,光学镜头的像面将发生离焦现象,成像探测器将无法获得满足要求的图像。变焦光学镜头是指光学镜头的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化时,镜头的焦平面位置保持不变同时在变焦过程中成像始终保持清晰。微变焦镜头由于对焦距调节的精度要求更加精确,所以温度的变化对微变焦镜头的影响就更为明显。拓宽可见光微变焦镜头的使用温度范围,就必须消除温度的影响,同时对镜头进行变焦光学设计。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消除温度影响的方法是主动无热化设计方法,即在光学系统中外加测温反馈系统及机械调焦等机构,使探测器光敏面总是工作在相应温度的最佳成像面。这种方法使整个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变大,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解决了现有的可见光微变焦镜头整个系统的体积和复杂性大,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前镜筒、后镜筒、压圈、隔圈、镜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镜筒(10)、后镜筒(11)、压圈(7)、隔圈(9)、镜架(8)、可沿光轴移动的材料为锗Ge的微调焦透镜(5)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一透镜(1)、材料为锗Ge的第二透镜(2)、材料为氟化镁MgF2的第三透镜(3)、材料为锗Ge的第四透镜(4)和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五透镜(6);所述后镜筒(11)前端与前镜筒(10)后端固定连接组成镜筒,每个透镜均安装在镜架(8)内并用压圈(7)压紧后连接在镜筒上,第一、二、三、四透镜之间均用隔圈(9)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镜筒(10)、后镜筒(11)、压圈(7)、隔圈(9)、镜架(8)、可沿光轴移动的材料为锗Ge的微调焦透镜(5)以及依次固定设置在同一光轴上的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一透镜(1)、材料为锗Ge的第二透镜(2)、材料为氟化镁MgF2的第三透镜(3)、材料为锗Ge的第四透镜(4)和材料为硫化锌ZnS的第五透镜(6);所述后镜筒(11)前端与前镜筒(10)后端固定连接组成镜筒,每个透镜均安装在镜架(8)内并用压圈(7)压紧后连接在镜筒上,第一、二、三、四透镜之间均用隔圈(9)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见光微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为非球面透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范哲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