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07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2:47
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包括惯组,所述惯组一端设有凸台,另一端设有动齿盘,所述惯组两端设有可顶压凸台和动齿盘从而实现锁定惯组的顶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从惯组的两侧分别推动V型块和定齿盘向惯组作直线运动,使V型块和定齿盘分别和惯组上的凸台和动齿盘啮合,避免惯组轴系做直线运动,从而完成飞行器惯组与基座的可靠固联。而V型块和定齿盘均由精密导向模块支撑,并有导向杆限制其轴向偏转,因此保证了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的一致性,提高了自锁定机构的锁紧重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
本技术涉及惯性导航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锁定机构是通过推动惯组做直线运动直至惯组上的动齿盘与基座上的定齿盘啮合来实现自锁定的,这就需要自锁定机构轴线与惯组的旋转轴系轴线重合,即在支撑惯组的旋转轴上增加两套直线轴承,使旋转轴由直线轴承支撑,便于整个轴系做直线运动,这样就带来以下三个问题:1、惯组轴系在做直线运动时会出现细小的角度偏转,造成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不一致;2、直线轴承内再套旋转轴系在套直线轴承,造成结构复杂,装配工艺差,径向尺寸也大;同时自锁定推动机构与测角部件安装在同侧,使得轴系的轴向尺寸变大,因此这种锁定方式的结构过于庞大;3、自锁定的锁紧重复精度差(最好只能达到6角秒),也就造成了惯组轴系的零位重复型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在惯组左右两端的凸台和动齿盘,所述惯组两端设有可顶压凸台和动齿盘从而实现锁定惯组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有顶压凸台的V型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有与动齿盘啮合的定齿盘,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V型块和定齿盘向惯组方向直线运动与惯组上的凸台和动齿盘实现锁定惯组。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蜗杆和第一蜗轮轴,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蜗杆旋转,所述第一蜗杆与蜗轮轴啮合,所述第一蜗轮轴与V型块固定连接且驱动V型块向凸台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有左精密导向模块、左行程开关和左红外模块。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轴,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蜗杆旋转,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轴啮合,所述第二蜗轮轴与定齿盘固定连接且驱动定齿盘向动齿盘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有右精密导向模块、右行程开关和右红外模块。优选地、所述左精密导向模块包括左导向座,所述左导向座内设有左精密导向密珠轴承和左导向杆,所述左导向杆插入左精密导向密珠轴承内,所述左精密导向模块与右精密导向模块相同。优选地,所述左红外模块安装在第一步进电机上,所述左红外模块包括设置在第一步进电机上的左红外座,所述左红外座上设置有左红外线发射器和左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左红外模块与右红外模块相同。本技术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从惯组的两侧分别推动V型块和定齿盘向惯组作直线运动,使V型块和定齿盘分别和惯组上的凸台和动齿盘啮合,避免惯组轴系做直线运动,从而完成飞行器惯组与基座的可靠固联。而V型块和定齿盘均由精密密珠轴承支撑支撑,并有精密导向模块限制其轴向偏转,因此保证了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的一致性,提高了自锁定机构的锁紧重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顶压装置的剖视图;图2-3为本技术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精密导向模块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红外模块的剖视图;顶压装置1;第一驱动机构11;V型块111;第一步进电机112;第一蜗杆113;第一蜗轮轴114;第二驱动机构12;定齿盘121;第二步进电机122;第二蜗杆123;第二蜗轮轴124;动齿盘2;精密导向模块3;导向座31;精密导向密珠轴承32;导向杆33;凸台6;行程开关7;红外模块10;红外座101;红外线发射器102;红外线接收器10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包括支架和设在惯组左右两端的凸台6和动齿盘2,所述惯组两端设有可顶压凸台6和动齿盘2从而实现锁定惯组的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具体地,所述顶压装置1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第二驱动机构12,设置在第一驱动机构11上的V型块111和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12上的定齿盘1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12、第一蜗杆113和第一蜗轮轴114。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12驱动第一蜗杆113旋转,所述第一蜗杆113与蜗轮轴114啮合。第二驱动机构12包括第二步进电机122、第二蜗杆123和第二蜗轮轴124。第二步进电机122驱动第二蜗杆123旋转,所述第二蜗杆123与第二蜗轮轴124啮合。所述第一涡轮轴114和第二涡轮轴124分别驱动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向惯组方向直线运动与惯组上的凸台6和动齿盘2啮合连接实现锁定惯组。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均由精密密珠轴承9支撑,确保了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的一致性。更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上设有左精密导向模块3、左行程开关7和左红外模块1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上设有右精密导向模块、右行程开关和右红外模块。所述左精密导向模块3、左行程开关7、左红外模块10、右精密导向模块、右行程开关和右红外模块的结构相同。所述左精密导向模块3包括左导向座31,所述左导向座31内设有左精密导向密珠轴承32和左导向杆33。所述左导向杆33插入左精密导向密珠轴承32内。左精密导向模块3和右精密导向模块起到防止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产生轴向偏转,保证了电气零位和机械零位的一致性。所述左红外模块10包括设置在第一步进电机上的左红外座101,所述左红外座10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步进电机启动和停止的左红外线发射器102和左红外线接收器103。当电脑下达锁紧指令后,自检系统自动检测行程开关7和角位置信号,判断正常后,第一推力机构11和第二推力机构12同时工作,分别推动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做直线运动。同时左、右行程开关给出正在锁紧的脉冲信号,左、右红外模块给出第一、第二步进电机正在正常工作的信号,这时限制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的左、右精密导向模块中的左、右导向杆也跟随着做直线运动。当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分别与惯组上的凸台6和动齿盘2啮合紧密时,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的左、右红外模块分别给出已经锁紧到位的信号,第一步进电机112和第二步进电机122停止工作,锁紧过程结束。当电脑下达脱开指令后,自检系统自动检测行程开关和角位置信号,判断符合脱开指令条件后,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同时工作,分别推动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做直线运动。同时左、右红外模块给出第一步进电机112和第二步进电机122正在正常工作的信号,这时限制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的左、右导向模块中的左、右导向杆也跟随着做直线运动。当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分别触发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上的左、右行程开关时,左、右行程开关和左右红外模块分别给出已经脱开到位的信号,第一步进电机112和第二步进电机122停止工作,脱开过程结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在惯组左右两端的凸台(6)和动齿盘(2),所述支架两端设有可顶压凸台(6)和动齿盘(2)从而实现锁定惯组的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在惯组左右两端的凸台(6)和动齿盘(2),所述支架两端设有可顶压凸台(6)和动齿盘(2)从而实现锁定惯组的第一驱动机构(11)和第二驱动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设置有顶压凸台(6)的V型块(111),所述第二驱动机构(12)设置有与动齿盘(2)啮合的定齿盘(1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第二驱动机构(12)分别驱动V型块(111)和定齿盘(121)向惯组方向直线运动与惯组上的凸台(6)和动齿盘(2)实现锁定惯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行器的惯组自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包括第一步进电机(112)、第一蜗杆(113)和第一蜗轮轴(114),所述第一步进电机(112)驱动第一蜗杆(113)旋转,所述第一蜗杆(113)与蜗轮轴(114)啮合,所述第一蜗轮轴(114)与V型块(111)固定连接且驱动V型块(111)向凸台(6)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1)设有左精密导向模块(3)、左行程开关(7)和左红外模块(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军高曾闽高曾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祥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